人工智能是“十四五”规划明确优先发展的前沿科技领域之一。“十四五”时期,数据驱动和场景驱动正在成为新趋势,智能化正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为我国塑造发展新优势提供了重要机会窗口,以人工智能、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渗透,推动科技经济社会各领域向智能化加速跃升。

  2022年,东莞站上“双万”新起点,未来将展现更加壮阔迷人的发展前景,但也有更多值得研究和探索的新问题、新情况、新成果、新路径。在新起点上,东莞经济发展处于增速换档、结构调整的叠加阶段,全面深化改革处于攻坚期,迫切需要在提高软实力方面下大功夫,紧紧围绕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定位敢打敢拼、激流勇进。今后五年,是东莞增创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新优势、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

  一方面,东莞作为我国的制造业名城,是我国极少数拥有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和完善的配套能力的城市,以人工智能、5G、物联网、大数据等代表新一轮信息技术前沿的高新科技企业在东莞批量落地生根,这些在东莞聚集的智能经济集群为各类智能化技术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加快升级,将诞生更多颠覆性的商业模式,蕴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

  另一方面,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需要大量新型人才的支撑。竞跑“双万”新赛道,东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目前我市最大短板在于城市综合环境竞争力不足,对高端项目、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不够强,把人口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还需要下更大功夫。

  未来的城市竞争,本质上就是高新技术的竞争。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核心力量,正在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如何更好的驱动和应对新型、高效、智能化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了当下每一个城市,尤其是东莞这种制造业大城所面临的产业难题。

   法:

  一、强化制度保障,完善基础建设。

  历史上任何一次产业革命的发生,都不是经过政府的规划得来的。政府必须从制度建设作为切入口,完善制度体系,包括填补法规制度上的空白、积极推动技术发展的法规、技术的专利保护等;同时大力保障基础建设,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给予研究人才自由创新的空间和自由、完备的配套生活设施,让他们能自由发挥。这些是可以从制度方面进行规划的,是政府必须做也是可以做的事。

  二、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民间投资。

  政府积极牵头对智能化领域的民间投资给予政策倾斜、积极扶持初创型、智能型企业发展,积极给予迁入奖励、融资奖励、研发投入奖励、租金优惠等政策补贴;建设新型信息化产业集群园区,配备园区专用公共算力,完善产业配套;建立产业投资基金,引入专业金融管理机构,积极拓宽吸纳民间资金,充分调动民间资金的积极性。将优势力量集中发挥出来。

  三、打造城市名片,积极引进人才。

  东莞是制造行业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由来已久的名气是这个城市的吸引人才一大优势。利用好这张名片的优势,结合东莞传统制造业的人才优势,融入高校、民间培训机构等社会力量,有针对性的开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课程,引导学生进入的同时,鼓励传统软件行业人才转型,打造出属于东莞特有的信息化、智能化的新城市名片。

提案者: 袁嘉豪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