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东莞市出台《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中明确提出聚焦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以财政资金不少于100亿元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产业新支柱。中小制造企业为数量最大、最具活力、成长最快的创新力量群体,提升实体经济强优,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如何顺利全面推进“上云用数”数字化转型是当前东莞市各级政府和企业关注的焦点。

  一、存在问题:

  1.中小制造企业上云成本高且数字化转型意识薄弱,参与意愿低

  企业经营管理方式较落后,对信息化需求低,对工业数字化缺乏长远认识。其一,企业侧重追求短期利润,规模资金技术因素,在业务数字化改造投入受限;其二,上云平台投入产出见效周期长,企业权衡“上云”投入和企业发展投入关系,持观望态度。

  2.中小型制造业上云困难,投资力度待加强

  东莞市遴选数字经济龙头企业,连续三年在政策、土地、金融、服务等方面“一企一策”给予全方位扶持,另一方面对省级技术改造项目、“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项目等分别给予最高5000万和500万奖励。政策扶持大多集中在龙头和标杆性企业,对于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支持力度不够,又因其自身规模和实力受限订单需求量萎缩问题等,企业后续生存艰难。

  3.中小制造企业对“上云”数据安全问题顾虑

  制造行业数据的特点:与生产联系紧密,对信息系统稳定性要求高,数据承载很高的价值。大多都采用硬件存储方式为保证7*24小时持续稳定运行。大量的企业设备接入“上云”公共网络,其企业数据同时接入工业互联网平台进行共享,就会出现版权归属、数据泄露等风险问题,因害怕数据泄露或丢失的风险会影响到企业业务,所以不敢轻易将数据和业务迁移上云。

  4.中小制造企业缺乏“数字化”复合型人才配套

  企业开展“上云用数”涉及多个厂区之间业务、办公场景数据互通,需要配备学科交叉融合明显,岗位职责特色鲜明,可以覆盖网络、平台和安全等功能,对人才要求较高,但是现实中企业招聘或是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还无法满足。

   法:

  二、建议:

  1.加强对中小制造企业“上云用数”的扶持,降低上云成本

  中小型企业“上云用数”功能需求为增加企业订单效益,难点在于如何降低上云成本。建议东莞市政府采取分级管理方式,在中小型企业中选取一批作为中小型企业的示范项目,同时对“上云”互联网企业给予适当的补贴和政策倾斜,这样可以让中小型互联网企业对接中小型制造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降低其上云成本。

  2.地方产业集群建设推动工业数字化与制造企业深度融合

  东莞市政府按照产业集群分类培育工业互联网标杆项目,以标杆示范带动行业优化升级。以产业集群效应带动产业集聚程度,形成产业园区建设,有利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打造一批“5G+工业数字化”示范工程。借助产业园区集聚效益,整合“上云”需求制造业和“云服务”商对接,建立不同类别的数字化制造业,对接不同的产业集群,提升制造企业转型效率。

  3.构建数字化安全体系,为东莞制造业“上云”保障安全

  首先,在国家的基础上建立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控体系,强化信息安全管理,对企业涉及到的网络、设备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提升企业的信任感。将安全防护主体责任落实到企业,推动企业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和管理制度。其次,针对东莞市的工业云平台进行安全评估和监督,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4.深化地方院校产教融合,为东莞培养复合型的工业互联网人才

  东莞市政府牵头,推动在莞几所本专科高校与制造企业深度产教融合:参与制订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实训基地;各院校开设工业互联网专业,共同构建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模式,各方相互协作,培养优秀的复合型工业互联网人才,服务东莞。

提案者: 民盟市委会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