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产业,是指由于产业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顺应了社会发展的潮流或拥有巨大盈利潜力,而获得了高速发展的机会的产业或领域。

  一、抢抓新风口产业是新形势下我市稳增长的战略选择

  (一)抓风口产业是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工作部署。抢抓产业新风口是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实现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产业风口,各有关部门和镇街要提高嗅觉敏锐性,及时挖掘发现,不断优化企业孵化环境,加快形成新的增长点。

  (二)抢抓新风口产业是推动我市产业立新柱要求。目前我市产业规模集群主要以电子信心和装备制造为主,新材料、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产业能级较小,“一业独大”的现象仍未改变,通过产业发展新风口,能够推动我市产业立新柱,培育发展动能。

  (三)抢抓新风口产业是推动资本链接化的要求。在产业风口在过程中,资本处于关键角色,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各类资本与先进产业、先进产业紧密结合、共荣共损,对技术与人才、产业与技术、产业与人才等资源要素发挥强大链接、整合作用。

  二、我市具有抢抓新风口产业良好的基础条件

  (一)高位推进新兴产业发展。我市统筹推出60平方公里土地,规划建设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立了“1+N”政策体系,统筹30平方公里土地,规划建设十大标准化产业片区,为抢抓产业发展新风口提供了充实的土地资源保障。

  (二)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随着东莞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为招引国际先进产业、先进技术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十三五”期间,东莞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创新要素加速集聚,高标准推进松山湖科学城建设,为风口产业发展奠定了科技基础。

  (三)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壮大。电子信息制造业是我市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占到全省近四分之一。此外,我市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制造业、新能源产业、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产、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近几年也快速发展,形成了完整的新兴产业体系。

   法:

  三、我市抢抓产业发展新风政策与建议

  (一)加快形成抓产业风口的共识。当前我市大部分镇街基层抓产业风口的意识不强,嗅觉敏锐性不高,更关注产房是否可以整体打包出租、租金的价格是否可以上浮等短期利益,未看到后续风口项目成长后对当地税收、就业等的贡献,拖慢了落地进度。

  (二)建立长效的风口产业培育机制。要全市上下一盘棋,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加强协调配合,加强全市对培育风口产业所需的低成本空间、项目落地配套、人才服务、融资支持等方面系统性、整体性的设计,形成持之以恒、上下协同培育新兴风口产业的长效机制。

  (三)明确我市风口产业发展重点。对东莞具有基础优势、市场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进行梳理谋划,确定工业软件、新一代显示技术、声学、集成电路等为我市重点发展新风口产业。具体聚焦智能移动终端及可穿戴设备、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数字经济、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机器视觉、智能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新材料、锂电池等11个细分产业领域,编制重点产业链招商地图。

  (四)出台风口产业培育政策体系。制定我市风口产业发展规划,围绕风口产业培育要素,抓紧出台我市风口产业政策体系、积极利用战略科学家团队、科技创业人才、重点领域研发计划专项政策,对风口项目给予支持;联动国资平台、社会资本搭建以科创引导基金为牵引的科技产业投融资体系。

  (五)聚焦风口产业龙头企业招引。依托十大标准化产业片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以及镇街300亩以上连片产业用地等载体,聚焦我市风口产业发展重点,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行业排名前十的龙头企业“揭榜招商”,以龙头企业带动风口产业链的形成和风口产业快速发展。

提案者: 刘川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