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我市现代服务业,是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是实现我市转型升级的一个战略重点,也是提高我市城市品位和人民生活品位的关键手段。最近几年,在东莞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引导下,我市现代服务业努力突破各种发展障碍,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从总体来看,体制机制不健全、扶持力度不到位、企业经营管理缺乏经验、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仍制约了我市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一、机构不健全,缺乏规划引导。我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规划整体上缺乏强化引导,过去几十年里,东莞制造业受到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普遍认为制造业投资收益快,拉动地方经济增长效果好,于是过分强调了制造业的发展,缺乏正确引导规划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之间的关系,忽视了服务业对实现新型制造业升级的重要推动作用,同时也脱离了东莞优势产业的依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现代服务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二、产业转型压力加大,扶持力度不到位。随着东莞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与扩张,也拉动着我市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近几年来持续出现的用工荒造成企业用工成本越来越大,受市场经济和国际环境影响,大部分代加工的传统制造业面临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的境地。国家、广东省、东莞市各种扶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虽好,但执行不到位便让政策成为空话。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或落实力度不到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企业投资积极性,不利于我市现代服务业的稳步运行。
三、经营管理水平不达标,缺乏竞争力。目前我市服务产业中,传统服务业比重仍较大且比较分散,各地服务业都有分布,但服务品种不够多、比较单一;现代服务业规模也不够大、融资能力不够强、抵御外部环境风险能力较弱,经营不规范且缺乏经验,方式方法都比较落后,市场竞争能力远远达不到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服务业市场的快速成长和健康发展,从而影响整体层次的提升。
四、业内人才匮乏,服务业劳动力补充滞后。制约东莞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另一关键要素是人才问题,特别是缺乏知识密集型现代服务业专业人才,服务业人才培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另基层的劳动力市场补充亦不及时,需求规划相对滞后。
办 法:
立足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问题,结合东莞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巨大空间,现对如何加快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以下几点建议:
一、立足东莞发展实际与特点,充分肯定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性。市委、市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对发展现代服务业工作予以高度重视,要深入实际,进行认真调研加大政策扶持,完善工作机制,特别是在东莞被贯以“制造业之都”美誉的光环下,更要静下沉思,东莞要想打造成为资源型、技术型的新型城市,不能总是沉浸在辉煌制造业的光环里,要利用制造业发展的契机,大力培育发展现代化服务产业体系,把服务业作为我市经济发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大气力抓好,全方位推进。树立现代化理念,精品意识和为民服务理念,着力抓好现代服务业项目建设,建议结合现我市现代服务业内部结构调整,制定和修编相关行业规划和专项规划。比如:进一步整合我市会展资源,提高展馆使用率,加大财政扶持,培育名牌展会,建议从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划拨专款,推动城市等级、经济发展与会展业发展的循环互动,并适当补贴来莞参展企业,提高参展积极性,有利于提升我市城市形象和加强会展服务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立足规划引导,加大扶持力度。市委、市政府在引导民营企业向制造业发展的同时,更要重视并支持民营资本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服务业项目审批流程,开辟服务业重大项目“绿色通道”。财税部门要对东莞的现代服务企业进行摸底、合理规划,并引导现代服务企业用好用足国家、广东省和东莞市现有扶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各项财税收优惠、补贴政策等,把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各项优惠措施真正落在实处。
三、优化地区结构,创建大型现代服务产业园。东莞目前的现代服务产业没有总体的规划,各镇区各自发展,导致部分业态分布零散,没有形成规模化,从而使人气聚集力及影响力不够。如东莞会展行业,除了有东莞国际会展中心外,部分镇区(如厚街、虎门、长安等)还有自己的展馆。如电子批发市场,每个镇都有一个,但是经发现,部分镇的电子批发市场客流寥寥,生意惨淡。鉴于东莞各镇区都有自己的产业分布特色,政府可统一调研规划,重点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产业群体,集中规划,重点投资,将特色服务产业打造成为一个具有规模效应的大型产业园区。
四、抓好现代服务业集聚街/中心建设。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大力发展面向民生的服务业,全面促进服务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在经营上要冲破传统束缚,放开手脚,引进世界现代服务业先进经验,改变老观念、旧方式。把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摆在突出位置,科学调整服务业发展布局,引导相关服务业企业向区、街、中心集聚,建立优胜劣汰机制,积极扶持并支持申报市级、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单位,发挥重点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同时加大服务业招商引资力度,促进人口集中,推动产业集聚,扩大服务半径、增强辐射效应,全面提升我市的服务业发展水平。
五、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拓宽投融资渠道。进一步完善公路、铁路、民航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使公交体系能够连接千街万道,形成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
六、加强服务业人才培养与技术引进。优化引进人才的现行政策,协调解决配偶就业、子女就学等问题,同时加大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服务水平,拓宽服务领域,促进就业和人才合理配置。引进先进技术,提高服务的知识密集度与技术含量,增强运行的稳定性,培育服务业新的增长点,增强跨区域辐射能力。
我市要积极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还要积极研究开拓市场,大力优化发展环境,强化保障措施,加快推进发展,积极引导创新,加强组织领导,并加大对服务业发展在用地、融资、人才、税费、资金、品牌创新等方面支持力度,切实推进我市现代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