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市委会: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夯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空间资源保障的建议》(第20230353号)提案收悉,根据自然资源管理职责,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自2019年成立市自然资源局以来,我局在自然资源管理职能转变的新形势新要求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重要工作,深入开展了自然资源数据系统建设、镇村工业园摸查及产业用地分析识别等一系列工作,摸清并形成了较为丰富翔实的自然资源管理数据底数,并锚定、整备和盘活了一批产业用地空间,可为摸清存量产业项目、增量产业用地情况及研究符合产业用地改造模式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并为建立增量招商地图数据库提供空间保障。
一、自然资源数据系统建设情况
在全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的大框架下,我局全面履行自然资源管理“两统一”核心职责,搭建了市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自然资源一张图),为摸清市域土地资源底数提供了有力支撑。其中,重点建设了“一图”“一平台”和N应用,自然资源信息化总体架构已基本搭建成型。平台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为基础,按公共基础数据、专业基础数据、业务管理数据和专题数据等梳理入库,形成了标准统一的全周期、全领域、全要素、自然资源“一张底图”。主要成效有三方面:
(一)形成土地资源分布一张图。梳理了增量土地资源、存量土地资源(含批而未供、供而未用(闲置)、城市更新资源)、土地收储资源的空间位置、数量、面积以及权属信息,摸清全市土地资源的家底,明确“哪里有地可用”的问题。
(二)形成底线管控一张图。根据国土空间规划的三区三线的划定、明确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耕地集聚区、城市开发边界等管控要求,建立底线管控范围,强化管控力度,守住底线,明确“哪里的地不能用”的问题。
(三)形成开发利用一张图。梳理了历史业务批准发证及建设用地使用信息,形成已开发利用的土地情况。进一步结合重大项目、“工改工”、城市更新等台账,辅助强化土地市场和开发利用监测,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明确“哪里的地已经使用”的问题。
二、镇村工业园摸查工作情况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省委深改委批复同意东莞建设广东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和贯彻落实2019年1号文《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拓展优化城市发展空间加快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工作部署,加快推进镇村工业园改造升级背景下,我局于2019年、2020年分别开展了全市镇村工业园摸底调查工作项目。具体成效如下:
(一)摸查对象和内容。查清了全市规模以上(2公顷以上)工业园的数量、用地面积、建成时间、建筑面积、权属情况、使用现状、产业类型等,具体到工业园内各个企业的位置、面积大小、权属、地类、容积率、土地来源、土地利用、建筑面积、建筑密度、建筑结构、建筑层数、建设年代、规划情况、是否纳入“三旧改造”以及经营企业的数量、名称、行业类型、就业人口、租金等。
(二)建设共享数据库,上线在“一张图”平台。参照国家相关自然资源信息属性标准、企业信息社会属性标准结合省市地方具体情况建立综合信息数据库,上线在“一张图”平台,共享给工信等职能部门参考应用。也为我市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业园升级改造及工业用地市场配置改革,完善政府对工业用地收储、回购、二次开发管理,推动工业用地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较为详实的数据基础。
(三)探索建立工业园数据库联动更新共享机制。本次工业园区调查的自然资源类信息要素较为完备、可信度高,但相关经济、社会类信息要素欠缺,应积极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在此成果数据基础上,探索补充完善相关的经济、社会、环保类信息,逐步形成多部门多数据共享联动更新机制。
(四)深入发掘数据内涵、开展专项课题研究。这次调查成果通过线上线下应用取得了预期效果;正在积极推动开展城市更新、土地收储、拓空间、国土空间规划、国土资源治理等相关课题研究,全面支撑自然资源管理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宏观决策。
三、产业用地整备工作情况
我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委黄坤明书记“制造业当家”的指示及市委市政府“产业立市、产业兴市”战略,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标准化产业片区、城市更新、土地专项清理等,摸清产业用地可利用增量和存量情况,为招商留足空间。近三年来,我市共收储土地近4万亩,通过“工改工”盘活土地3.3万亩,办理工业用地提容超2万亩,为东莞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去年,为贯彻落实市委连片产业空间整备工作部署,满足龙头企业落户东莞的用地需求,市积极开展了“标准化”产业片区土地整备工作,我局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通过规划引领,划定了10个产业片区,同时,选派6个工作组共50名领导干部、业务骨干分赴各片区属地镇街现场驻点办公,下沉一线全程参与土地整备收储工作,一年来共收储整备土地3187亩,特别是谢岗银瓶片区仅用3个月就实现了“生地”整备到“熟地”摘牌,成功出让土地1045亩,顺利招引A公司特重大项目落地(总投资额65亿元),跑出了东莞土地整备新速度。
今年,我市突出以制造业当家,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坚持强化党政统筹,大力整备连片产业用地,加快打造现代化产业园区,建设一批面向优质企业的高品质、低成本、快供给的产业空间,促进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此市委市政府专门印发了《关于整备连片产业用地打造现代化产业园区的实施方案》和《关于落实 2023 年现代化产业园区建设“硬任务”的实施方案》(东委办字〔2023〕7 号)以及《东莞市“三旧”改造补偿安置成本核算暂行指引》(东府办〔2023〕5 号)文件,按照“6033 战略”的整体实施框架,由镇街(园区)“一把手”牵头,成立专人专职跨部门的产业园区现场指挥部,市自然资源局和相关职能部门强化政策技术支持、密切配合,重点以新增用地、“工改工”用地、工业保护线内低效用地等为基础,识别出一批重点产业片区,作为现代化产业园区的空间载体,打造可承接现代化产业的大空间大平台;综合运用“三旧”改造、土地整备、闲置盘活等多种手段工具,推动五年内整备 10 万亩连片产业空间,形成“10 个 4500 亩、16 个 3000 亩、6 个 1500 亩”的现代化产业园区,从中整理释放出 3 万亩产业净地,构建 1.5 亿平方米高品质工业上楼空间,建设 3000 万平方米低成本产业空间,通过重大项目净地招拍挂方式以及土地出让价格,市镇联合招引龙头企业和链主企业,并围绕龙头企业和链主企业,形成完整的生产链,实现东莞产业空间“从零散到集聚”“从无园到有园”“从传统到现代”的全面转变,为东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综上所述,通过开展自然资源数据系统建设、镇村工业园摸查及产业用地整备等一系列工作,我局摸清并形成了较为丰富翔实的自然资源管理数据底数,可为我市相关职能部门下来进一步摸清存量产业项目、增量产业用地等情况及研究符合东莞市情的产业用地改造模式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同时,我局将立足全市一盘棋,全面统筹整合新增和存量资源,综合运用“三旧”改造、土地整备、闲置盘活等多种手段工具,推动五年内整备10万亩连片产业空间,为下来建立增量招商地图数据库,推动招商引资腾出更多的发展空间,夯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产业空间资源保障。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贵单位对市自然资源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东莞市自然资源局
2023年6月8日
九三学社市委会: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夯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空间资源保
障的建议》(第 20230353 号)提案收悉,感谢贵单位对我市“科
技创新+先进制造”空间资源保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根据贵单位 提案建议,现将相关情况答复如下:
如您所反映的那样,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开发利用,我市 镇村工业园数量众多,据市自然资源局调查数据显示,我市 5 公
顷以上的镇村工业园共 1823 个,用地面积 52.4 万亩,约占全
市工业用地的 82%。数量庞大的镇村工业园为支撑我市工业尤 其是制造业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由于早期 粗放的开发管理模式,导致镇村工业园普遍存在空间布局分散, 土地利用低效;土地权属复杂,改造难度大;产业定位不清晰, 产出效益偏低;管理机制不完善,综合治理困难等问题。为解决 以上问题,我局重点做好几项工作:
一是开展重点调研。通过实地调研石龙生物医药基地、石排 专精特新园区等大型连片工改区域,组织市直有关部门、园区改
造所涉镇街及园区开发主体召开专题座谈会等形式,详细了解镇
村工业园改造升级的痛点、难点问题。同时,赴佛山顺德考察学 习镇村工业园升级改造的先进经验,并吸收上级文件精神,参考 广州、深圳、佛山、惠州等城市推动工业园区发展的有关做法。 二是印发出台政策。我局起草并经市政府审定同意后,印发 了《东莞市镇村工业园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 年)》
(东工信〔2023〕37 号),提出了推动镇村工业园提质增效相关
政策措施。该政策以镇村工业园提质增效为总目标,以园区改造 升级为切入点,以“工改工”、“工改产”为主攻方向,着力破解镇 村工业园空间分散、产业低端、产出低效、管理粗放等难题,通 过实施“优化园区产业空间布局、提升园区开发运营水平、引导 优质产业资源集聚、健全园区综合治理体系”等重点任务,强化 组织、政策、管理、机构保障,引导镇村工业园主动改、加快改, 以高品质空间承载高质量产业,推动形成产业集聚度高、经济贡 献大、创新能力强、管理服务优、综合治理好的园区发展新格局, 实现集约、高效、低碳、绿色、安全、可持续发展。同时,紧抓 “连片融合改造、高质量产业导入、全生命周期监管”三个关键点, 遴选一批改造意愿强、用地规模大、具有较强示范性的镇村工业 园纳入市级试点工业园培育建设,通过全链条参与、全要素支撑, 市镇共建打造工业园提质增效样板,探索可复制路径和可推广经 验。
三是组织开展工业园区产业状况调查。通过委托东莞市地理 信息与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将全市规上企业经济数据与东莞市工 业园区空间情况进行匹配,摸清现有镇村工业园产业发展状况,
对相关数据进行系统梳理,形成镇村工业园产业数据库,并根据
亩均产值效益初步识别低效园区。 下来我局将继续深化开展东莞市工业园区摸底调研,对全市
产业空间尤其是工业厂房情况开展摸查,建立产业空间信息情况 全流程跟踪管理系统,将收集到的工业厂房空间数据入库,探索 搭建定期更新机制。针对低效园区,定期进行通报,引导相关职 能部门在用地、用能、用电、用水、环保督查、安全监管、违建 清拆、金融信贷、税务稽查、财政奖补等方面实行差别化配置政 策,倒逼其改造提升,促进我市产业空间格局的良性发展,为后 续的招商腾出更多的发展空间,夯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产 业空间资源保障。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贵单位对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工作的 关心和支持。
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3 年 6 月 14 日
办理单位: 市自然资源局,市工信局),市投资促进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