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政府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和广大市民的密切配合下,我市市容市貌、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发展均有不同层面上的提升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城市管理问题也日益突出,城市规划、社会保障、环境绿化、公共安全、文明生活等问题制约了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城市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竞争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而重要的问题。

  我市的城市规划编制内容是否符合我市实际发展要求,城市规划在实施上是否遇到了障碍,城市管理中是否存在漏洞等,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同时还要正视目前我市城市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如城市管理执法不够文明、城市管理体制不顺畅、市民城市意识有待提高、城市管理综合效能不够理想、综合执法管理力度仍不够到位等。

  办    法:

  如何保证我市城市化进程的顺利进行,如何解决城市发展中的各种管理问题,需要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完善城市管理体制,明确落实城市管理责任

  城市管理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工作,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大原则,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体制。结合东莞城市区域布局特点与发展实际,以市为指导中心,各镇街设立相应的城市管理机构,并每年签订城市管理责任目标任务书,明确各方管理责任与义务,防止因多头管理、职责不清出现的互相推诿扯皮和内耗现象,将城市管理与综合执法有效结合起来,形成合力,促使城市管理的相关部门办事更高效、运作更协调、行为更规范、执法更统一。

  二、突出重点难点整治,加强对流动商贩的管理

  对于一些严重影响城市管理水平的重点难点问题,要敢于重视,要敢于攻坚克难,扎扎实实地解决问题,一个一个的去击破,通过逐步解决重难点问题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城市管理中流动商贩的管理是比较头疼的问题,考虑到商贩也是为生计奔波,到处摆摊也是迫于生计的无奈行为,城市执法部门若是一味只站在维护市容市貌等的角度去驱赶他们,只会适得其反。可以从双方立场同时考虑,在每一个商业地段辟一个专门的地方集中让流动商贩租用,收取一定的管理费,以避免流动商贩到处摆摊,影响市容市貌。

  三、加强队伍建设,采用试点专项整治机制

  执法形象是由内而外的综合管理水平的体现,是衡量执法工作优劣的一个重要的砝码,对城市经济和社会环境会带来直接的影响。而最近频频出现城管执法形象与手段负面的新闻舆论与报道,为执法人员的执法办法是否恰当敲了警钟,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和执法管理水平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首先,在执法过程中做到着装整齐,动作规范,能够准确依照法规,用最规范、最有说服力的语言加以引导,用最恰当的动作加以提示,用最规范的程序进行管理。其次各级管理人员要认真负责,政府官员要以身作则,采用试点专项整治机制,加强“定人、定点、定时间、定责任”的阵地式管理,每天亲自安排工作人员巡视,整治占道市场、市容环境卫生、露天烧烤等不合要求的地方,采用规范执法办法进行有效管理,或拟定报告并规定几天内派人去整治。政府官员对东莞环境卫生、绿化及整个城市的管理工作的重视与示范整治,不仅可保证城市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也可有力推动城市管理纳入规范化的轨道。

  四、维护城市品牌形象,坚持市容市貌的整治

  我市成功通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评选,创建“文明东莞”、“和谐东莞”的城市品牌形象,但缺乏一套比较成熟和完善的城市管理模式和方法,文明东莞,依然看到随处丢弃的垃圾、公众场合做低俗行为、户外广告满天飞、遇到当街抢劫甚至砍人等现象。城市品牌形象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直接展现的东西,而是需要时间沉淀与悉心维护的。

  建议我市可效仿全国卫生标杆城市,借鉴其优秀的做法。增加城市公共设施的修建和管理,每500米设置一个公共厕所,每50米摆放一个公共垃圾桶,为促使人们形成不随地大小便、不随手乱扔垃圾、爱干净、讲卫生的好习惯创立一个良好的客观条件。同时加大市容市貌整治力度,使户外广告、门店招牌、市政设施、市容秩序等从根本上得到改观,提升我市市容管理品位。坚持精细化执法管理,着力打造示范街,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示范街道。

  五、城市道路施工集中规划,统一施工

  城市道路的畅通程度是体现城市管理水平的一个缩影,如果一个城市天天都在施工,造成环境受影响,居民出行不便等,说明这个城市的管理存在问题。城市各个政府职能部门应该站在城市规划的大方向,充分考虑到城市公路、铁路、地铁的统一建设,同时也要考虑到排水、燃气输送、电力输送等管道的统一建设,使道路施工具有统筹规划性,一次解决所有问题。

  六、加大宣传力度,完善引导监督机制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做到“严”字当头,“实”字到位,“新”字改革。任何城市管理中的秩序、文明都不可能在放任自流中形成,而必须通过正反两个方面来规范。对不文明行为要进行劝导、罚款,媒体曝光,甚至服劳役,同时政府要不断以各种形式对其市民进行城市管理方面的宣传教育,使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遵守各项法律规章、维护城市环境的重要性。

  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群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通过实行政务公开、市民投诉、新闻舆论曝光等方式,对政府的城市管理工作和违反城市管理的行为实施有效的监督。同时要把管的力量、责任落实到最基层、最前沿,定责到岗、定位到人,形成全息网格化管理工作格局。适时创新管理,引入试点管理机制,从而让我们的城市运行得更加安全有序,真正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提案者: 叶宝维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