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媒体融合发展一直是我国新闻行业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打造新型传播平台,建成新型主流媒体”,并做出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和全效媒体”的重要阐述,赋予了全媒体概念新的内涵。

  2022年4月,中宣部、财政部、国家广电总局联合下发通知,要求“聚焦深化改革、深度融合目标,研究制定推进试点建设的具体举措,细化建设项目,明确任务书、时间表,扎实推进,确保实效”,标志着我国地市级媒体融合已进入发展关键期。

  东莞一直以来都是媒体竞争的“红海”。众多国家级媒体、省级媒体、港澳媒体以及商业互网络媒体都在东莞驻有分设机构,形成“一城多媒、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近年来,东莞日报社和东莞广播电视台两家市直媒体积极搭建媒体融合平台,分别打造了“东莞+”和“知东莞”两大客户端,初步实现了从传统媒体到全媒体的融合转型。截止到2022年12月,“东莞+”APP下载量突破300万,“知东莞”APP下载量为382万,两者相加不足700万,而“南方+”APP下载量已超过8000万。在“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中,本土两大市直主流媒体仍未形成合力,且都面临新媒体人才短缺、平台开发建设投入不足等问题。

  2022年9月,我市正式成立“东莞融媒集群”,初步构建起以“东莞发布”官方号、东莞日报社、东莞广播电视台为龙头,3个园区和32个镇(街)融媒中心全覆盖的“3+3+32”东莞融媒集群,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但这距离媒体深度融合的要求仍有差距。

   法:

  根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加快推动媒体融合”的要求,建议我市加速市直媒体的深度融合,建议在平台再造、流程优化、信息服务等方面进行更加科学的规划论证,以互联网思维精准定位,真正实现“1+1>2”的融合效应。

  (一)集中力量打造本土全媒体“旗舰”平台。近年来,两家市直媒体在分别打造“东莞+”和“知东莞”两大客户端的过程中,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资源。完成媒体融合后,可将现有资源进行整合重组后,按照“一减两加”的原则:“一减”指减少客户端数量,集中力量建设一个客户端;“两加”指增加客户端投入、增加政务和服务功能。

  (二)以互联网思维优化生产流程。实施媒体融合后,将带来更大的人力资源优势,有条件进一步优化更适应网络传播的生产流程。例如实行24小时工作机制,确保新闻第一时间在客户端发布;在UGC(受众创造内容)体系建设上投入更多资源,进一步加强与受众的黏度;在视频生产上实行工作室和项目制分类机制,分别建立“长期跟进生产精品”和“快速反应服务经营”的视频生产流程,在跟上自媒体发展脚步的同时,不失本土主流媒体的品质和权威。

  (三)以信息联通强化服务功能。媒体融合要解决的最大问题就是让信息连通起来,让新闻、政务、服务和商务这四大板块连通起来,在发挥新闻媒体功能的同时,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目前,我市两家市直媒体的全媒体客户端分别连接了一部分政务服务资源,但都属于二级链接服务。媒体融合后,需要通过必要的行政手段,把自身网络运营服务能力较弱的行政事业单位的信息服务资源,转移配置到全媒体平台,赋予其更多的网络服务功能。迈入“双万城市”行列的东莞,需要一个与城市发展水平相匹配的新型主流媒体,在“讲好东莞故事”的同时,为全国的媒体融合探索新的发展路径。

提案者: 蔡玲霞,陈少锋,田根胜,杨朝琴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