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媒体融合发展一直是我国新闻行业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打造新型传播平台,建成新型主流媒体”,并做出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和全效媒体”的重要阐述,赋予了全媒体概念新的内涵。

  2022年4月,中宣部、财政部、国家广电总局联合下发通知,要求“聚焦深化改革、深度融合目标,研究制定推进试点建设的具体举措,细化建设项目,明确任务书、时间表,扎实推进,确保实效”,标志着我国地市级媒体融合已进入发展关键期。

  东莞一直以来都是媒体竞争的“红海”。众多国家级媒体、省级媒体、港澳媒体以及商业互网络媒体都在东莞驻有分设机构,形成“一城多媒、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近年来,东莞日报社和东莞广播电视台两家市直媒体积极搭建媒体融合平台,分别打造了“东莞+”和“知东莞”两大客户端,初步实现了从传统媒体到全媒体的融合转型。截止到2022年12月,“东莞+”APP下载量突破300万,“知东莞”APP下载量为382万,两者相加不足700万,而“南方+”APP下载量已超过8000万。在“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中,本土两大市直主流媒体仍未形成合力,且都面临新媒体人才短缺、平台开发建设投入不足等问题。

  2022年9月,我市正式成立“东莞融媒集群”,初步构建起以“东莞发布”官方号、东莞日报社、东莞广播电视台为龙头,3个园区和32个镇(街)融媒中心全覆盖的“3+3+32”东莞融媒集群,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但这距离媒体深度融合的要求仍有差距。

   法:

  根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加快推动媒体融合”的要求,建议我市加速市直媒体的深度融合,建议在平台再造、流程优化、信息服务等方面进行更加科学的规划论证,以互联网思维精准定位,真正实现“1+1>2”的融合效应。

  (一)集中力量打造本土全媒体“旗舰”平台。近年来,两家市直媒体在分别打造“东莞+”和“知东莞”两大客户端的过程中,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资源。完成媒体融合后,可将现有资源进行整合重组后,按照“一减两加”的原则:“一减”指减少客户端数量,集中力量建设一个客户端;“两加”指增加客户端投入、增加政务和服务功能。

  (二)以互联网思维优化生产流程。实施媒体融合后,将带来更大的人力资源优势,有条件进一步优化更适应网络传播的生产流程。例如实行24小时工作机制,确保新闻第一时间在客户端发布;在UGC(受众创造内容)体系建设上投入更多资源,进一步加强与受众的黏度;在视频生产上实行工作室和项目制分类机制,分别建立“长期跟进生产精品”和“快速反应服务经营”的视频生产流程,在跟上自媒体发展脚步的同时,不失本土主流媒体的品质和权威。

  (三)以信息联通强化服务功能。媒体融合要解决的最大问题就是让信息连通起来,让新闻、政务、服务和商务这四大板块连通起来,在发挥新闻媒体功能的同时,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目前,我市两家市直媒体的全媒体客户端分别连接了一部分政务服务资源,但都属于二级链接服务。媒体融合后,需要通过必要的行政手段,把自身网络运营服务能力较弱的行政事业单位的信息服务资源,转移配置到全媒体平台,赋予其更多的网络服务功能。迈入“双万城市”行列的东莞,需要一个与城市发展水平相匹配的新型主流媒体,在“讲好东莞故事”的同时,为全国的媒体融合探索新的发展路径。

提案者: 蔡玲霞,陈少锋,田根胜,杨朝琴

市委宣传部:

东莞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提案第20230324号《关于东莞市直媒体深度融合的思考与建议》收悉。结合我局职能范围,经认真研究提案有关建议,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做好“知东莞”节目安全播出工作。在广电行业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过程中,我局严格落实信息发布环节的安全播出要求,组织协调东莞广播电视台、东莞广电网络分公司重点抓实抓细各项安全保障工作:一是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保持高度警惕,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提前谋划、提前布置、提前安排,制订实施相关工作方案;二是对照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及各专业实施细则要求,在各重要保障期前开展技术和安全防范系统检查及功能测试,提前安排检修、查漏补缺、清除死角,梳理各类应急预案,切实提高安全播出保障能力;三是强化对“知东莞”平台直播节目的管理,严防各类播出安全的事故,指导东莞广播电视台做好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准备;四是加强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管理,加强对广播电视重要设施和传输线路的巡查、值守,及时排查消除隐患和故障;五是在各重要保障期间,认真落实执行信息报送和重大事件事故上报制度。在各重要保障期间时间节点,收集整理各类信息,按时按质报送,遇有重大安全播出事件事故,立即启动相关预案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件事故扩大,并报告省广电局。

(二)做好“知东莞”平台宣传指导工作。根据国家、省、市宣传工作要求,重点协调指导东莞广播电视台、各镇文化广电服务中心做好重大节日、会议期间的宣传报道,在“知东莞”平台上,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助力广电行业加速媒体融合发展。协调推进广电网与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推动广播电视与新媒体新技术新业态创新融合发展。在保障各类节目安全播出的前提下,鼓励东莞广电台以信息联通强化服务功能,做强做大政务服务和商务服务,增强“知东莞”的网络服务功能,努力成长为新型主流媒体,在“讲好东莞故事”的同时,为全国的媒体融合探索新的发展路径。

(二)助力网络视听节目规范发展。强化对信息网络、公共载体传播的视听节目的监管,协调查处非法开展网络视听节目服务行为。指导东莞广电台认真审核把关节目内容,提升节目质量,建立健全网络直播节目突发事件工作预案,在跟上自媒体发展脚步的同时,不失本土主流媒体的品质和权威。

                      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3年6月28日


蔡玲霞、陈少锋、田根胜、杨朝琴委员:

  感谢您们对东莞宣传文化事业特别是市直媒体融合发展的关心和思考。

  《关于东莞市直媒体深度融合的思考与建议》已收悉。现结合我部职能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直媒体在没有专门财政资金支持的情况下,主动作为,横向整合媒体内部资源、纵向畅通市镇媒体上下连接渠道,在体制机制优化、生产流程再造、实现移动优先发展、加快内容建设、推动市镇媒体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3+3+32”东莞融媒集群基本建成。但我市媒体融合也存在不少问题,包括融合程度不深,传统媒体、新闻网站和新媒体采编审发环节的壁垒没有完全破除,各个媒体采编部门之间相互分割、自成一体的藩篱也客观存在,重生产轻传播,绩效考核的导向还没有完全转移到移动优先上来;媒体融合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有待加大,媒体经营形势严峻,新媒体盈收模式尚未形成等困难。

  当前我们正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按照中宣部和省委宣传的要求,加快建设市级融媒体中心,让主力军全面挺近主战场。一方面,做实东莞融媒集群,健全优化全市新闻宣传统筹协调机制,每月定期召开重大宣传报道主题策划会、重大主题报道联席会议,定期举行媒体通气会、选题策划会,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及时指挥调度全市新闻宣传矩阵做好新闻策划和推送。另一方面,组建媒体融合工作专班,多次举行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媒体融合工作,科学规范申请使用财政专项资金。组成专项调研组赴上海、北京、中山和贵阳、武汉等省内外城市开展媒体融合调研,借鉴兄弟城市的先进经验做法,不断优化我市媒体融合发展思路和方案。物色媒体融合顾问专家,组织开展选址调研,确定了实际融媒体技术平台选址空间。正在开展东莞市融媒体技术平台编制设计,加快推进技术平台建设。

                                                                                                                               中共东莞市委宣传部

                                                                                                                                     2023年7月3日

办理单位: 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委宣传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