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人才强市战略,全力打造人才创新高地,截至2022年下半年,全市人才总量超282万人、高层次人才超20.5万人。在港澳人才方面,尽管我市大力推出了多项优惠政策及补贴吸引其来莞创新创业,但由于疫情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市港澳青创基地引进港澳企业项目160多个、港澳青年100多人,这与我市刚刚召开的高质量发展大会和政府“一号文” 确定的高质量发展目标,需要汇聚更多的港澳人才不断壮大国际化人才队伍为高质量发展服务还存在差距。港澳人才在现代服务业、国际交流上具备较强专业优势,既是“一国两制”下莞港澳合作发展纽带,又是国际型人才的“磁石”,在我市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少不了港澳人才的智力支撑,因而将前期政策深化落实到持续吸引、留住港澳人才从而凸显我市港澳人才汇聚优势的具体措施上十分必要。
办 法:
一、建立统一服务平台,优化人才招引程序和服务。
在加大政策力度招引港澳人才的同时, 更加注重优化人才招引程序及服务,提高其留莞发展的稳定性和认同感。可借鉴香港的《优才/专才计划》以及澳门《人才引进制度》可取部分,如对于人才招引香港设有专门的人才服务窗口及宣传渠道,在人才招引门槛、签证入境、申报流程都较我市招引港澳人才的程序简化和便捷;又如澳门人才发展委员会针对引进人才提供税务优惠措施、适时征询各界建议不断优化更新政策。我市可在港澳人才信息、签证通关、资格认定通用、申报程序、金融服务等方面建立统一平台,整合散见于多项政策文件中涉及港澳人才引进的相关内容,制定清晰的人才引进服务指引手册,实现一站式服务。解决港澳人才需要掌握对接多个部门的繁复信息以及繁琐程序的问题,消除他们初来乍到的茫然困惑和不安,贴心为其提供就业发展服务,让人才乐于来莞留莞安心创业发展。
二、引进培育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创新产业、项目,打造良好发展环境。
我市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要高水平的创科知识产权服务、国际级金融、设计、运营、培训等现代服务业,而这些现代服务业正是港澳人才所擅长的领域。要重视引进培育相关的创新产业、项目,并为人才提供类国际化的工作环境,同时持续完善人才安居购房、交通出行、医疗保障、知识产权申报保护等后勤服务,打造高质量、成熟的人才生态圈,在留住人才的同时快速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高整体水平。
三、搭建多元交流平台,发挥港澳人才创新优势
实现东莞的高质量发展,人才自身也需要持续提高综合素质高质量发展。目前,单靠两大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提供的平台和活动难以将我市的创新氛围和港澳人才的创新优势发挥出来。建议抓住现时通关便利,统筹协调各镇街以及行业优势资源、搭建多元化的高质量人才交流平台。进一步加强与港澳人才部门联系合作,如可与澳门的人才发展委员会、高校、社会团体甚至港澳企业等建立合作计划,从港澳青年人才的假期实践、就业指导、创业指引、生活服务、文化共融等方面开展互访或交流活动,参与企业、院校或项目短期就业及合作计划等。可搭建国际人才港,学习参考深圳前海港澳青年交流经验,结合人才的专业方向和自身优势,定期专场专项举办国际化讲座、论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培育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激发人才不断迸发创新活力。通过举办或承接更多国际大型赛事、高峰论坛、人才嘉年华等活动展示人才的风采。以多元化的高质量的交流平台吸引和留住更多港澳人才在莞就业发展,实现我市人才的高质量持续发展的同时,加快实现整体高质量发展目标。
提案者: 何颖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