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颖贤委员:
由您提出的市政协提案20230320号《关于更好地吸引港澳青年人才投身我市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经研究并结合会办单位意见,现针对提案中的有关建议回复如下:
一、推动平台建设,为港澳青年提供“一站式”服务
我市的松山湖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和东莞滨海湾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均已获评省级的“粤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和市级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称号。
其中,松山湖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累计引进119个具有港澳籍或港澳高校教育背景的人才项目,带动超100名港澳籍人员就业,发展水平位于全省前列。基地以政府为主导运营,引进、培育、服务港澳项目,吸引港澳青年落地发展。出台《东莞松山湖高新区推动港澳人才创新创业实施办法》,给予港澳项目启动资金奖励、快速成长奖励、发展成效奖励、项目配套奖励、办公场地租金补贴、聘用补贴等,对来园区就业或实习的港澳人才分档给予综合补贴和实习补贴等。为港澳企业和人才就近提供住房保障、子女入学、政务咨询、政策申报等方面的“一站式”服务。
滨海湾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自2021年建成以来发展势头迅猛,累计入驻港澳项目84个、吸引110位港澳青年到基地创新创业。为入驻企业提供工商财税、人才招聘、创业培训、项目路演、创业导师辅导、政策咨询、法律援助等一站式创业孵化服务,让港澳青年专注于市场开拓与业务发展。
此外,我市在松山湖、莞城、虎门、东城、南城、厚街、长安、塘厦、常平等9镇街(园区)建设了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服务先行区,2020年以来集中向港澳人员提供创新创业服务、知识讲座、创业培训、参观学习等活动75场,吸引1800人次港澳青年积极参与,让粤港澳青年的交流沟通更加密切。
二、着力招才引智,助力港澳青年在莞高质量发展
我市从项目合作、人才引进、活动交流等方面积极推动莞港合作交流,形成以才引才、以才聚才的集群效应,主要工作成效包括:
(一)组织实施莞港澳科研合作项目
探索研究支持港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参与市财政科技计划的政策措施。一是在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粤莞联合基金中设立港澳科研团队项目,共有5项港澳科研团队项目获立项,共计立项经费超过1100万元,其中包括东莞理工学院、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联合香港科技大学开展“月壤3D打印基础研究”项目、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与香港大学“汽车用超高强热成形钢动态力学行为与服役安全评价”项目等。二是鼓励本土单位参与粤港科技创新联合资助计划。2022年推动我市凯金新能源企业联合香港理工大学申报港澳科技成果来粤转化项目,2022年推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散裂中资源、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等4个项目联合香港高校申报粤港科技创新联合资助计划。
(二)打造粤港澳交流合作平台
一是支持散裂中子源大科学装置和科研仪器向港澳开放。推动散裂中子源与东莞理工学院、香港城市大学合作建设的我国首台全散射中子谱仪—多物理谱仪正式投入使用;已累计完成了超过800个用户实验课题,其中港澳用户实验课题超过40项。推动散裂中子源联合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理工学院、澳门大学共建粤港澳中子散射科学技术联合实验室,面向大湾区实施开放课题26项,其中立项港澳课题3项。二是支持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建设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中心累计举办了高端学术会议超过20次,累计邀请超过200名大湾区专家学者参会;与香港理工大学联合开展近20名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设立卓越青年学者基金,面向港澳招聘5名青年科学家加入中心开展多项前沿课题研究。三是推动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教授在莞设立松山湖国际机器人研究院。目前该研究院已孵化机器人创业公司60余家,累计产值近30亿元,获外界融资8亿余元。引进港澳台企业12家,其中李群自动化、优超精密、亿动科技、云鲸智能等多个在孵港澳企业呈现爆发式增长和高潜力趋势。
(三)大力引进港澳科研团队和青创人才
一是大力引进香港高端人才团队。依托省创新科研团队项目引进了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教授为带头人的运动控制与先进装备技术国际研究团队,香港城市大学王钧教授为带头人的全自主无人艇关键技术研究创新团队;依托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引进了香港城市大学支春义教授科研团队。二是实施东莞市扶持科技人才创业计划。支持既懂科技创新又懂市场运营的科技人才携自主知识产权成果来莞创业,对符合条件的创业项目给予前期落地租金补助,以及后续发展里程碑奖励,最高可达500万元。目前已累计组织2批次共37个科技人才创业项目入库,推动其携成果来莞落地转化。三是积极鼓励港澳青年来莞创新创业。联合香港科学园开展“iDM2硬件开发加速计划”,为港澳创业人才寻找到生产商合作伙伴,开展样机试制和市场开拓。累计促进科学园10多间科技人才企业到东莞落地。2022年拓展实施“iDM2电子开发加速计划(东莞专项)”,共招收硕士学员30人,开展为期3个月微电子课程培训。
(四)持续举办莞港澳科技交流活动
自2018年起,我市联合广东院士联合会连续四年举办粤港澳院士峰会,累计邀请了218名海内外院士、700名专家学者出席活动,其中港澳院士及校领导超过20名。2021年与香港理工大学组织开展线上交流对接会,与香港科技园举办2021年GBA Express“走进大湾区”系列网络研讨会,组织10多家企业企业参加2021年内地-澳门产学研对接路演活动。
三、丰富交流活动,拓展港澳青年在莞朋友圈
一直以来,我市大力支持港澳青年创业、就业、实习和文化交流活动的举办。组织港澳项目路演、港澳创业人才分享会、港澳青年东莞行等活动,打通港澳青年与各类创业资源的对接渠道,推动港澳青年来莞创业就业,促进港澳青年到粤港澳大湾区交流交往。
(一)创业就业活动方面
自2019年起,连续4年举办台港澳青年双创路演交流活动。通过优质项目路演、优秀项目创始人创业分享、台港澳青年企业家聚会交流等,进一步促进台港澳青年与投资人、企业交流合作,活动期间宣传我市台港澳青创基地优惠政策,吸引更多台港澳青年及青创项目入驻东莞,帮助台港澳青年落地发展,已累积29个创业项目于活动中得到展示;连续三年实施港澳青年创业“伙伴计划”,邀请粤港澳杰出企业家和优秀行业导师,培养一批熟悉港澳文化、具有创业意愿和专业能力的东莞青年与港澳青年结对创业,共吸引130余名莞港澳青年参与,切实推动莞港澳青年共融发展;举办多届“创青春”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其中2022年举办第九届“创青春”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东莞赛区,征集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项目53个,推报8个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优质项目和创业团队参加省赛。
此外,多年来陆续举办“莞港澳青年创业交流活动”、“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交流活动”等创业活动,进一步丰富青创平台建设,通过现场莞港澳青年的经验分享和互动交流,为莞港澳青年搭建学习平台,促进莞港澳青年认识大湾区融入大湾区和国家发展大局。
(二)实习活动方面
2019年以来,在省港澳办的指导下,我市累计对接超50名港澳高校学生来莞参加实习计划活动。期间,根据港澳青年需求遴选实习岗位,于假期为实习青年安排企业考察、团建和城市参观等。通过实习计划活动,加深港澳青年对我市营商创业环境的认识,促进莞港澳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三)交流活动方面
积极开展“港澳青年看祖国”石排潮玩、寮步沉香文化之行、“红荔传情 浓情端午”内联会联谊交流活动、“潮起湾区 才聚万江”港澳青年东莞行活动等,利用东莞内地港人联谊会、香港东莞同乡会等社团组织,构建莞港澳青年交流联谊网络,通过实地考察和在莞港澳青年分享等活动形式,进一步促进莞港澳青年的交流互动,加深莞港澳青年的文化认同。
专此函复
中共东莞市委台港澳工作办公室
2023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