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多次提及“一国两制”和港澳工作,习总书记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港澳青年享有“一国两制”的优势,随着大湾区的建设,未来将更加积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
近期,香港特区政府发布《青年发展蓝图》,协助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融入大湾区发展。随着大湾区不断发展,越来越多港澳青年来莞生活、入学、就业与创业,但港澳青年普遍缺乏在内地长期生活的经验, 初到东莞可能在各方面面临一些困难,容易“水土不服”。当前,除了一些创新创业基地外,我市缺少针对港澳人员的综合性服务机构,无法快速解决港澳青年初来东莞的生活、入学、就业与创业等综合性需求。
因此,为鼓励更多的港澳青年来莞发展,建议在东莞现有港澳交流平台的基础上,结合《青年发展蓝图》,利用三地资源及政策,建立港澳青年服务中心(下称:中心),打造一个可提供各类开放式、贴心式服务的综合性平台,同时串联当前既有平台,以更好发挥平台效应、规模效应和资源集聚效应。
办 法:
1、将中心打造为港澳青年综合性服务平台,提供港澳青年来莞各类需求的综合性解决方案。
1)中心以解决各方面综合需求为目标,收集周边住房、实习、就业、入学、生活配套、政策等多方面信息及资源,为到莞的港澳青年匹配需求,解决其居住难、就医难、入学难、就业难、创业难等难题。同时,中心串联东莞地区现有的各类港澳社团及基地,实现各平台之间的协同、优势互补,让需求与资源实现快速匹配,成为青年到莞的落脚点、聚集地、中转站、避风港。
2)制定《港澳青年在东莞发展服务指南》。《指南》可从就业、创业、人才、学习、安居、生活、休闲等各方面为港澳青年在东莞的生活所需提供具体的操作指引,解答其各类问题。
3)利用本地扎根的社团资源,为港澳青年择师交友。如市内联会的“莞香花开·师友计划”不定期开展专业知识分享、国情培训、社交联谊等活动。通过计划,为港澳青年配对一位亦师亦友的辅导员。辅导员协助青年办理相关业务、解答各类问题、疏导情绪问题等,成为港澳青年来莞的第一位知心好友。
4)建议各镇区政务中心的港澳综合服务窗口增设在港澳青年服务中心,解决港澳青年各种办证难、业务咨询难等问题。
2、将中心打造为港澳青年的爱国主义研学基地,培养港澳青年的爱国主义情操。
习总书记在二十大提出:“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作为港澳青年到莞的第一站,中心将推动开展三地青年交流互动:第一,以文旅的形式了解东莞乃至大湾区的人文风情及经济发展情况,加强对大湾区及祖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第二,定期组织宪法和基本法的宣传讲座和交流沙龙,引导港澳青年正确理解宪法与基本法,并认真倾听青年心声,做好团结引导,增强港澳青年的家国情怀。
3、将中心打造为粤港澳三地青年文化交流基地,加强三地文化融合。
中心将组织三地青年的各类交流活动,推送相关活动信息,促成三地青年团体之间互联互动。第一,参与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实习计划,挖掘当地优质实习资源,以暑期实习为主、职业实习为辅,通过计划吸引青年加入大湾区建设。第二,推动三地青年到莞参与各类文体项目。第三,担当三地青年团体的桥梁与纽带,组织三地团体的交流与互动。
4、建议东莞六大片区均设立一个港澳青年服务中心,给来莞的港澳青年提供最大化的便利。
结语:今年是进入十四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疫情后社会迈向复常的第一年,适逢内地与香港于今年1月份重新通关,香港特区政府年前发布《青年发展蓝图》,粤港澳三地人员、特别是青年的交流将会更加频繁。青年强则国家强,让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发展,我们要结合三地政策优势,充分利用三地资源及优势社团,将青年工作做扎实,让港澳青年在东莞高质量发展中获得更多的认同感、幸福感、成就感。
提案者: 梁毓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