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台港澳事务局:
收到《关于在莞建立港澳青年服务中心的建议》(第20230318号)提案。经研究,结合我部有关工作职能,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一直以来,我部大力推动莞港澳青年交往交流交融工作,积极推动搭建青年之家、青创基地等重要平台载体,为青年来莞参访交流、就读学习、实习就业、创新创业、安居生活创造机会、提供帮助。去年共举办莞港澳青年交往活动360多场,线上线下覆盖港澳青年超过1万人次。
一是持续用好我市鸦片战争博物馆、东江纵队纪念馆、东深供水纪念馆、袁崇焕纪念园等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平台以及有东莞特色的传统文化、民俗文化资源,开展国情教育、文化交流、实习就业、创新创业等方面的交流交往活动,讲好湾区故事、莞港故事,增强港澳青年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二是推动松山湖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滨海湾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等平台建设,积极推动市内地港人联谊组织等港澳社团,与我市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重点企业结对共建,加强与香港工联会东莞中心等沟通交流,组织和邀请定期面向港澳青年开展政策宣讲、专题讲座等活动,服务已来莞或者有意向来莞的港澳青年解决创业就业存在的实际问题。三是加强与港澳莞籍社团的沟通对接,支持市内地港人联谊组织、澳门莞籍青年组织等合理用好有关资源平台,推动市社会保险管理中心、市医疗保障事业管理中心、市内地港人联谊会、市外商企业投资协会、东莞工联咨询服务中心联合分片区举办“粤享湾区 保障有我”湾区社保通政策宣讲志愿服务活动,以及市内地港人联谊会“乐享社保”专项会员服务行动,帮助在莞港澳同胞解决社保、医保等方面困难。同时,依托“1+32”市镇两级内地港人联谊组织网络,全力做好在莞港人服务工作,组织开展关爱互助、创业就业、生活办证、法律援助、兴趣文化等多层次、广覆盖、分群体的活动500多场。
下来,我部将继续加强莞港澳台青年交往交流工作,结合国情教育、文化交流、创新创业等,开展各类特色活动,推动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等平台建设,加大有关政策、信息宣传推广力度,为港澳青年来莞参访交流、就读学习、实习就业、创新创业、安居生活创造更多机会,提供更大帮助。
尊敬的梁毓雄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在莞建立港澳青年服务中心的建议》(第20230318号)提案收悉,经综合市委统战部、市人社局、团市委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提供多元平台,推动青年实习就业
(一)举办线上招聘活动。为持续响应港澳青年的就业实习需求,以每月一次的频率广泛收集符合条件的岗位需求信息,建立港澳青年就业实习岗位信息库并动态更新。今年已举办了2场港澳青年专场网络招聘会,涉及企业88家次、岗位208个、需求人数889人。
(二)促进港澳院校与莞企校企洽谈。邀请港澳院校参加东莞市校企洽谈会,澳门大学、澳门理工大学等5家港澳院校参加2023年东莞校企洽谈会,入驻线上校企洽谈平台,与东莞重点企业开展对接交流,促进校企双方签订订单式培训、建立见习基地、输送毕业生等合作协议。
(三)出台政策鼓励港澳青年等各地人才来莞见习。2022
年4月,我市制定出台《东莞市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暂行办法》(东人社发〔2022〕18号)和《东莞市本科生引进培养暂行办法》(东人社发〔2022〕17号),提出对2022年1月1日后(含当日)到我市用人单位(党政机关、财政全额供养的事业单位除外)见习、实习或实训的在读或毕业2年内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硕士、博士生,或在读境外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或取得境外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不超过2年的人才,给予每月1000元至3000元见习补贴(补贴期最长不超过3个月),鼓励港澳青年等各地人才来莞见习、实习或实训。
二、完善综合服务,推动青年创新创业
(一)完善“1+13”青年人才驿站布局,打造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联合市人才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部门,以“凝聚人才、对接产业、服务企业、推动发展”为目标,大力推动实施青年人才驿站公益项目,已形成“1个总站+13个分站”青年人才驿站分布格局,覆盖全市六大片区,为包括港澳台青年在内的有意来莞就业创业的青年人才提供免费临时住宿、就业创业、政策信息推送和社会融入等一站式服务。毕业季期间,城区片和松山湖驿站入住率接近100%,东城、南城、松山湖等站点单日申请量超过可入住床位的2倍。策划《热搜青年》《东莞,不愧是你》等微电影和报道在南方+N视频、广东共青团等省级媒体传播,篇均阅读量10余万,吸引近4万青年参与“驿站就业直通车”东莞专场带岗直播,在提升青年人才驿站品牌热度的同时不断拓展综合服务功能,推动港澳青年人才引进集聚。
(二)发挥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家园的作用,带动港澳青年融入湾区发展。经团省委、省青联验收审核,已建成东莞市莞香花青少年服务中心、光大We谷2家“大湾区青年家园”,发挥共青团资源整合优势,从人才、项目、资源、服务等各方面入手打造特色服务品牌,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体系。目前光大We谷青年家园已入驻港澳台项目79家,孵化/帮扶港澳台项目8项,吸引超100位港澳青年到松山湖创业、就业发展,其中拥有博士学历的团队超过50% ,主要涉及电子信息、新材料、教育、医疗、文化创意等行业。莞香花青年家园共接到有服务需求的香港籍青年、青少年3名,台湾籍青年、青少年2名,结合其创业咨询、法治意识提升、家庭教育、亲子关系、情绪管理、学业问题等服务需求,安排有7年以上社会工作经验的青少年事务社工进行一对一跟进服务,目前服务跟进次数共40次。
(三)打造港澳青年职业指导工作室。进一步完善职业指导体系建设,依托滨海湾新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已于今年3月建设完成“莞职导”工作室,为港澳青年提供创业开导、职业规划、政策匹配等服务,吸引港澳青年来莞创业就业。
三、强化爱国教育,推动青年交流交往
(一)发挥资源优势,培养家国情怀。以本地资源为重点,发挥台湾、香港同胞众多的优势,举办“潮起湾区 才聚万江”港澳青年东莞行活动,邀请青年企业家、高校学生参观走访青年创业项目;举办莞台港澳青年故事会,邀请台港澳优秀青年分享在莞创业、就业、生活的鲜活故事;承办台湾青年岭南行活动、参与谋划“潮流东莞·火柴盒”城市艺术time经典粤语金曲之夜等活动,邀请台港澳青年学子参与文艺表演、唱响爱国歌曲,组织台港澳青年体验国防军事项目、观看爱国主题电影,介绍东莞支持台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政策、基地及发展潜力,加深台港澳青年对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东莞城市发展的认识与了解,进一步增进了台港澳青年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为莞台港澳青年架起交流交往交融的桥梁。
(二)支持基地创建,加强文化融合。依托“粤台港澳青年国情教育基地”鸦片战争博物馆,协助暨南大学30港澳台侨青年学生参观海战博物馆和威远炮台,开设专题课《悲怆一页:虎门硝烟与鸦片战争》,进一步强化莞港澳历史、文化、国防教育等领域的交流;指导鳒鱼洲文创园港澳台青少年交流基地建设,以文化为核心、以研学为手段,发挥轻工业时代建筑特色,打造展现东莞形象、历史底蕴、青春活力的参访样板,先后接待香港民政及青年事务局YDC青年大使、省青联“知行湾区”等交流团约250多人次,不断增强港澳青年归属感,加强莞港澳青年交流交融。
(三)拓宽宣传渠道,营造良好氛围。创新宣传手段,整合人民网、香港大公报、香港商报等各方媒体资源优势,开设南方+客户端“东莞台港澳”专栏、政府公众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配合央媒、省媒及境外媒体,结合“两会”“建党100周年”“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着力推送涉台港澳政策解读、台港澳同胞建言献策风采、在莞台港澳青年精彩故事等信息,营造莞台港澳融合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鼓励更多台港澳青年融入大湾区。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发挥平台效能,激发来莞热情。持续推动各镇街(园区)积极开发符合条件的港澳青年就业实习岗位,以每月一次的频率收集港澳青年就业实习岗位信息,建立岗位信息库并动态更新,举办线上专场招聘会,招揽港澳青年来莞就业实习;依托线上校企洽谈平台,全年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开展线上校企洽谈活动,推动港澳院校交流合作。通过东莞云聘“周四直播间”,组织莞企线上对接港澳院校,开展直播带岗系列活动,促成港澳院校毕业生来莞就业;会同侨留会、澳青会、内联会及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社会组织开展港澳人才联谊活动,并以座谈的形式交流就业创业经验,传递我市对港澳人才的关怀,激发港澳人才在东莞创新创业的热情。
二是整合基地资源,优化综合服务。将依托东莞市青年人才驿站,充分考虑台港澳青年的入住需求,推动驿站与各青创基地联动合作,引入更多的专家资源、创投资源和项目资源集聚驿站,为有意来莞就业创业的台港澳青年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继续深化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家园、广东省粤港澳青少年交流基地建设,提高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交流交融的品牌影响力,吸引港澳团队来莞创业交流,帮助港澳青年融入湾区。整合各方力量资源,为港澳青年建立“安全感”,提升他们在莞扎根的“幸福感”和“成就感”,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和人才交流合作氛围。
三是创新交流模式,促进融合发展。以文化、教育、科技、体育、艺术、非遗、实习、就业、创业九大主题为核心,创新青年交流新模式,充分发挥各镇街、园区特色产业资源与民俗风情优势,线上线下相结合,创新展示内容、创新互动交流模式,为台港澳青年量身打造更多趣味、更易接受、更加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向台港澳青年更全面地展现“国际制造名城”“科技创新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全民运动之城”的担当与风采,进一步推动莞台港澳青年融合发展。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我单位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东莞市台港澳事务局
2023年6月30日
市台港澳事务局:
市政协第20230318号提案《关于在莞建立港澳青年服务中心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根据团市委职能,现就提案的有关问题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我委积极推进港澳青年交流工作,紧扣港澳青年需求导向,建立一系列青字港澳交流阵地,提供创业孵化、政策解释、专业服务、交流互动、社交融入等具体服务,更好地引导莞港澳青年在区域合作和湾区舞台上交心交融、担当作为。
一是完善“1+13”青年人才驿站布局,打造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我委联合市人才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部门,以“凝聚人才、对接产业、服务企业、推动发展”为目标,大力推动实施青年人才驿站公益项目,已形成“1个总站+13个分站”青年人才驿站分布格局,覆盖全市六大片区,为包括港澳台青年在内的有意来莞就业创业的青年人才提供免费临时住宿、就业创业、政策信息推送和社会融入等一站式服务。毕业季期间,城区片和松山湖驿站入住率接近100%,东城、南城、松山湖等站点单日申请量超过可入住床位的2倍。策划《热搜青年》《东莞,不愧是你》等微电影和报道在南方+N视频、广东共青团等省级媒体传播,篇均阅读量10余万,吸引近4万青年参与“驿站就业直通车”东莞专场带岗直播,在提升青年人才驿站品牌热度的同时不断拓展综合服务功能,推动港澳青年人才引进集聚。
二是发挥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家园的带动作用,动港澳青年融入湾区发展。经团省委、省青联验收审核,已建成东莞市莞香花青少年服务中心、光大We谷2家“大湾区青年家园”,发挥共青团资源整合优势,从人才、项目、资源、服务等各方面入手打造特色服务品牌,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体系。目前光大We谷青年家园已入驻港澳台项目79家,孵化/帮扶港澳台项目8项,吸引超100位港澳青年到松山湖创业、就业发展,其中拥有博士学历的团队超过50% ,主要涉及电子信息、新材料、教育、医疗、文化创意等行业。莞香花青年家园共接到有服务需求的香港籍青年、青少年3名,台湾籍青年、青少年2名,结合其创业咨询、法治意识提升、家庭教育、亲子关系、情绪管理、学业问题等服务需求,安排有7年以上社会工作经验的青少年事务社工进行一对一跟进服务,目前服务跟进次数共40次。
三是支持广东省粤港澳青少年交流基地阵地创建,加强莞港澳青年联络交流。指导鳒鱼洲文创园港澳台青少年交流基地建设,以文化为核心、以研学为手段,发挥轻工业时代建筑特色,打造展现东莞形象、历史底蕴、青春活力的参访样板,先后接待香港民政及青年事务局YDC青年大使、省青联“知行湾区”等交流团约250多人次,不断增强港澳青年归属感,加强莞港澳青年交流交融。
下来,我委将依托东莞市青年人才驿站,充分考虑台港澳青年的入住需求,推动驿站与各青创基地联动合作,引入更多的专家资源、创投资源和项目资源集聚驿站,为有意来莞就业创业的台港澳青年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继续深化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家园、广东省粤港澳青少年交流基地建设,提高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交流交融的品牌影响力,吸引港澳团队来莞创业交流,帮助港澳青年融入湾区。整合各方力量资源,为港澳青年建立“安全感”,提升他们在莞扎根的“幸福感”和“成就感”,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和人才交流合作氛围。
共青团东莞市委员会
2023年6月7日
市台港澳事务局:
关于东莞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20230318号提案《关于在莞建立港澳青年服务中心的建议》已收悉,经研究,我局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一、针对建议中的“第一,参与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实习计划,挖掘当地优质实习资源,以暑期实习为主、职业实习为辅,通过计划吸引青年加入大湾区建设”方面:
(一)举办线上招聘活动。为持续响应港澳青年的就业实习需求,以每月一次的频率广泛收集符合条件的岗位需求信息,建立港澳青年就业实习岗位信息库并动态更新。今年已举办了2场港澳青年专场网络招聘会,涉及企业88家次、岗位208个、需求人数889人。
(二)促进港澳院校与莞企校企洽谈。邀请港澳院校参加东莞市校企洽谈会,澳门大学、澳门理工大学等5家港澳院校参加2023年东莞校企洽谈会,入驻线上校企洽谈平台,与东莞重点企业开展对接交流,促进校企双方签订订单式培训、建立见习基地、输送毕业生等合作协议。
(三)打造港澳青年职业指导工作室。进一步完善职业指导体系建设,依托滨海湾新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已于今年3月建设完成“莞职导”工作室,为港澳青年提供创业开导、职业规划、政策匹配等服务,吸引港澳青年来莞创业就业。
(四)出台政策鼓励港澳青年等各地人才来莞见习。2022年4月,我市制定出台《东莞市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暂行办法》(东人社发〔2022〕18号)和《东莞市本科生引进培养暂行办法》(东人社发〔2022〕17号),提出对2022年1月1日后(含当日)到我市用人单位(党政机关、财政全额供养的事业单位除外)见习、实习或实训的在读或毕业2年内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硕士、博士生,或在读境外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或取得境外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不超过2年的人才,给予每月1000元至3000元见习补贴(补贴期最长不超过3个月),鼓励港澳青年等各地人才来莞见习、实习或实训。
二、针对建议中的“第二,推动三地青年到莞参与各类文体项目”方面:
举办港澳青年东莞行活动。为加强港澳青年交流,激发港澳青年到东莞创新创业的热情,今年2月10日和11日,市人社局联同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台港澳事务局、万江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举办“潮起湾区 才聚万江”港澳青年东莞行活动,邀请了包括青年企业家、高校学生等30名港澳青年参与。活动期间,港澳青年参观走访了虎门海战博物馆、松山湖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华为欧洲小镇、万江茶文化博物馆、滘联社区正丫广场、有龙营地等。通过实地参观青年创业项目,深度交流青年返乡创业的历程,加强了港澳青年与本地青年深入交流互动。不少港澳青年表示对东莞创新创业环境及发展成果印象深刻,激发了他们到东莞创新创业的热情。
三、下一步计划
一是继续举办港澳青年专题招聘活动。持续推动各镇街(园区)积极开发符合条件的港澳青年就业实习岗位,以每月一次的频率收集港澳青年就业实习岗位信息,建立岗位信息库并动态更新,举办线上专场招聘会,招揽港澳青年来莞就业实习。二是加大推动港澳院校与莞企深度合作力度。依托线上校企洽谈平台,全年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开展线上校企洽谈活动,推动港澳院校交流合作。通过东莞云聘“周四直播间”,组织莞企线上对接港澳院校,开展直播带岗系列活动,促成港澳院校毕业生来莞就业。三是举办港澳人才交流活动。会同侨留会、澳青会、内联会及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社会组织开展港澳人才联谊活动,并以座谈的形式交流就业创业经验,传递我市对港澳人才的关怀,激发港澳人才在东莞创新创业的热情。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你们)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此页无正文)
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3年5月16日
办理单位: 团市委,市台港澳事务局,市人社局,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