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支持台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就业创业,2022年,广东省出台了《支持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就业创业的实施细则》,提出了一系列支持台港澳青年在大湾区创业就业的优待政策,支持台港澳青年通过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东莞市积极响应,鼓励引导台港澳同胞发挥投资兴业、双向开放的重要作用,努力为台港澳青年融入大湾区创造条件。但是目前台港澳青年在莞创业就业仍存在如下问题。
一、台港澳青年对内地就业缺少信息渠道
台港澳青年缺乏了解内地创就业信息渠道,因社交圈差异,获取职业信息困难。创就业消息多来源于社交平台或亲友口头介绍等,无法全面认识内地创就业环境,对创就业政策缺乏了解。
二、台港澳青年在内地就业存在一些障碍
1. 台港澳职业资格在内地执业存在不便。某些如法律、会计等需要执业资格的职业,由于资格不互认,台港澳青年来内地就业受到掣肘。
2. 薪资待遇存在差异。一部分技术类职业的收入在内地和台港澳地区仍存在差距,缺乏竞争力的工资,降低了台港澳青年的就业意愿。
三、台港澳青年在内地生活存在不便
1. 身份证件不同。台港澳青年在内地办理业务存在不便,无法更好的享受移动支付、信用卡办理、网上银行等服务,人脸识别、网上平台业务等也受到影响。
2. 配套资源保障不足。医疗卫生、教育资源、社会保障等相比台港澳仍有一定差距。相当一部分台港澳青年认为社会保障不完善,无法更好地享受的医保、“五险一金”、失业补助等社会保障。
办 法:
一、搭建创就业信息发布平台
1. 创建一站化创就业信息发布平台,包括创就业项目及岗位信息、优惠政策、项目支持、就业指导等创业就业信息;将政策与申请流程链接,方便完成政策优惠及补贴的申请。
2. 增加信息媒介。利用电视、社交平台等媒体对接推送最新创业就业信息,同步转发更新;各大互联网平台增加就业登记、简历投递、线上咨询、网络面试等功能,使台港澳就业者线上实现找工作、面试一站式服务。
二、增进台港澳与内地创就业交流
1. 开展“台港澳青年内地实习交流计划”。提供企业参观学习机会,支持台港澳青年进入高等院校学习,参加“三支一扶”下乡服务等,鼓励台港澳与东莞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开展合作,输送人才到莞工作。
2. 开展“千校万岗”活动,收集台港澳毕业生理想岗位,点对点精准就业推荐;根据求职需求举办专场招聘会,对接供需方,提升就业率。
三、推动台港澳青年待遇提升
1. 推动职业资格互认。财政补贴鼓励台港澳青年取得内地职业资格,优先推动与东莞高新制造业技术型人才的职业资格互认;增设金融、经济、管理等急需人才岗位资格互认,提高就业面。
2. 提供创业就业补贴。对台港澳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给予一定的安家及就业补助;提供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租金优惠、场地支持等创业扶持政策。
3. 建设创就业基地。创就业基地探索拓宽创就业领域,搭建“孵化—投资—加速—上市”的全过程服务体系;建设台港澳青年之家、人才驿站、人才数据库等。
四、为台港澳青年提供生活支持
1. 满足住房需求。建设人才公寓,可以低租金租用或者低价格购买;集中规划台港澳青年居住社区,引入更多台港澳商业配套设施及社区管理。
2. 推动身份互认。改进人脸识别与线上业务办理,优化台港澳人员在政务系统的体验。建立台港澳公共服务平台,解决因身份互认困难、对内地政策文件不熟悉、手续不明了等业务办理难问题。
3. 引进教育、医疗基础资源。医疗资源方面,医院开设台港澳咨询窗口;邀请台港澳医疗专家坐诊;增设台港澳门诊等。子女教育方面设置台港澳子弟学校,开设港澳子弟班,引进国际化的教师资源,优化设计课程等;港澳台人员子女提供学校入读等。
提案者: 黄遵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