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外贸企业生命力较强,外贸有着良好的韧性,目前我市通往全球(除俄罗斯部分国家)物流已逐步恢复正常,外贸企业对2023年的发展偏向乐观。同时,我市外贸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需要重视:
一、全球需求收缩,企业面临订单不足等困境,亟需开拓潜力市场例如中东、东南亚市场。目前,欧美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商品趋于饱和,加上高进口关税及贸易壁垒的限制,企业很难再扩大传统市场。中东和东南亚市场总人口超13亿,约为欧洲的2倍,且年轻人占比大,社会消费欲望高,被认为是“最有发展潜力的出口市场”。中东地区的轻工、日用、电子、服装基本要依赖进口;东南亚当地的市场需求与中国出口产品的匹配度高,有广阔的市场开发空间。
二、在走出去、参展抢订单、金融普惠等服务政策需进一步精准细化。例如,在走出去方面,中小企业在国外面临法律咨询、工商注册、报税记账、物流运输、产业运营等难题和困扰。目前,外贸企业有时还不得不面对部分海外客户应收账款逾期的问题,这对一些资金不是很充裕的小微企业来说尤为头疼。
三、滨海湾新区自贸区联动发展区、虎门港综保区、清溪B保等平台对企业促进作用不明显。目前,很多企业表示对我市外贸高能级平台政策不熟悉,不知如何利用平台助力自身发展。我市拥有15个重点国家级、省级外贸试点平台,但总体其缺乏联动和强有力的统筹实施,例如广东自贸区联动发展区设在滨海湾新区现属于谋划启动阶段,虎门港综保区优势仍需进一步扩大,亟需以上平台较好地带动和服务为我市高端产业发展。
办 法:
一、在企业走出去服务更为精准
建议在企业走出去密集的地区和国家设立办事处,通过政府驻外机构、民间组织等给予对接和协调,为企业提供法律、财务培训、知识产权等公益性服务。企业普遍反馈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中信保的补贴政策很好,希望政府能在走出去服务这块也精准出台类似服务政策,鼓励服务业企业追随制造业企业出海。
二、进一步完善支持鼓励企业外出参展政策
目前,我市政府出台了包机参展等政策,主要政府带队和做决定。企业反馈,政府主导的模式可能不如企业主导的模式,因为企业的商业嗅觉和信息更为敏感。建议鼓励企业外出参展政策支持企业主导模式,由政府广泛收集企业和建议,把更多的决定权交给企业,让市财政有限的资金补贴能扶持企业真正想去的地区及展会。
三、持续为小微企业提供“普惠金融”
建议政府联合本地银行出台更多惠企金融政策,加大对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单列普惠型小微企业信贷额度,重点满足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环保、进出口贸易等重点领域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四、关注和支持中东、东南亚地区外贸市场
鉴于我市产品已在欧美市场取得较大份额,建议引领挖掘中东地区前景良好的热点市场,引领鼓励东莞企业和名优莞货深度开拓中东、东南亚市场,大力引导企业前往参展和各项商贸活动的对接。
五、打造中欧班列新能源汽车出口新增长极
据欧洲汽车新闻报道,预计到2025年,欧洲将进口80万辆中国制造的纯电动汽车,中国品牌在欧洲的电动汽车市场份额将达到3.8%至7.9%。目前,国内已有武汉等城市开展中欧班列新能源汽车出口业务,建议我市积极向上争取开展中欧班列新能源汽车出口业务,稳步提升常平中欧班列运营能力,进一步与广深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对接,重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着重于“一带一路”地区,逐步扩大出口规模。
六、大力推进外贸试点平台建设
建议加快推动滨海湾新区广东自贸区东莞联动发展区、虎门港综保区、清溪B保等平台建设,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复制推广相关经验,联手先行先试服务贸易制度创新,真正让我市企业受惠,带动我市高端产业发展。
提案者: 民建市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