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发展乡村旅游做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之一,实施乡村休闲旅游提升计划。发展乡村旅游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战略决策的重要任务。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契机下,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东莞农村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建设,将乡村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等转化为经济价值,推动农民创收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一、优势

  (一)资源优势

  东莞地处珠三角,有着独特的岭南风光景观和丰富的的风俗文化资源,有很多历史悠久的古村落建筑群,同时东莞又是中国近代史开篇地,具有丰富的红色旅游、抗战主题教育资源等,目前全市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3个,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2个;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9条,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7条。整合这些资源打造民俗体验、生态休闲、农业观光等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使东莞成为大湾区乡村旅游目的地。

  (二)区位优势

  东莞毗邻港澳,粤港澳大湾区中心,一小时可到达广州、深圳等地,背靠粤港澳大湾区8000多万人口的消费市场,东莞乡村旅游潜力无限。同时,在这座拥有超千万常住人口、平均年龄仅34岁的年轻城市,去往乡村中寻觅“诗和远方”已成为许多“90后”“00后”的日常生活。通过特色精品村的打造,激活美丽乡村兴产业、留人才的外溢功能,关系着“世界工厂”的明天。

  二、存在问题

  (一)、发展用地问题

  土地 问题是东莞市发展乡村旅游最大的瓶颈。以清溪镇铁场村为例,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人文资源,能吸引有品牌有实力企业前去投资和经营,不缺资金和项目,但受用地指标问题困扰,乡村振兴政策、乡村旅游产业、项目难落地,导致近几年铁场村乡村旅游发展脚步逐渐“慢”下来。守着金山银山,但也只能望山兴叹,无所作为。

  (二) 乡村旅游开发层次不高,配套文旅项目不够丰富

  以茶山镇南社古村落为例,2005年南社村就成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是东莞首个获得该殊荣的村庄,2016年晋升国家4A级景区。但每年接待的游客人数、旅游收入及对周边经济的拉动不温不火,游客普遍逗留时间很短。究其原因配套设施不完善,文旅项目不丰富,游客缺少深度体验,不能吸引游客住下来。

   法:

  一、 成立东莞市乡村旅游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乡村旅游涉及到自然资源、土地、农业农村、镇街、文化旅游、交通、财政税收等多个部门,需要政府统筹各个部门,建议成立以市政府有关领导为组长的东莞市乡村旅游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市乡村旅游工作,负责对全市乡村旅游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管理指导。

  二、打造几个重点乡村旅游线路、丰富文旅项目,提高知名度。

  重点打造清溪镇铁场村、茶山镇南社古村落、牛过蓢古村落精品景点线路,政府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参与乡村旅游示范基地创建,由市、镇街、及有品牌有实力的公司共同出资,村以土地等资源入股分红,公司化运营,进行产品研发、品牌包装、市场营销推广、电子商务等,丰富文旅项目,增加游客体验活动,吸引游客住下来,力争入选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精品景点线路推介名单,与唯一以入选名单的华阳湖湿地公园相呼应,人文景点与田园风光旅游项目交相辉映,打响东莞乡村旅游品牌,提高知名度,使东莞真正成为乡村旅游目的地。

  三、合理规划建设用地

  在落实生态红线、基本农田等管控底线前提下,因地施策,明确功能定位,运用规划手段合理规划乡村建设用地,加大用地盘活力度,逐步扩大农业空间,保障一些重点乡村旅游项目落地。



提案者: 黄灼伦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