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商务局:
根据安排,我局是东莞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20230305号提案《关于推动实体经济和直播电商有机融合发展的建议》的会办单位。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推进商标品牌培育工作。实施商标品牌赋能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建设东莞市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和商标品牌指导站,支持企业注册自主商标,鼓励重点企业开展商标品牌诊断策划项目,支持产业聚集区打造区域品牌示范区,初步打造形成了虎门服装、厚街家具、大朗毛织、横沥模具等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出OPPO、vivo、马可波罗、以纯等全国知名品牌。截至2023年2月,全市累计有效注册商标58.5万件,市级以上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共561家。建设东莞知识产权国际名品馆,是我市首个聚焦知识产权,全方位展示东莞知名品牌产品、特色产业集群区域品牌、专利技术、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成果,以及东莞知识产权发展历程的主题展览馆,成为东莞对外展示知识产权建设成果和品牌形象的一扇窗户,首批展示了谢岗荔枝、莞香、东莞米粉、麻涌香蕉、东莞荔枝等五大地理标志以及OPPO、vivo、以纯等21家东莞优秀品牌企业。
二、夯实品牌发展质量基础。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开展东莞市导入卓越绩效管理优秀单位项目评选,推动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择优推荐参选国家、省、市政府质量奖。目前,全市共有省政府质量奖(含提名奖)获奖组织8家、市政府质量奖(含鼓励奖、提名奖)获奖组织53家,42家单位获评东莞市导入卓越绩效管理优秀单位。加强产品质量监管,推进产品质量“巡回问诊”,开展重点行业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和质量提升行动,进一步提高企业质量意识和质量管控能力,我市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持续稳定在94%以上。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推动“创新+标准”融合,实施标准专利化,提高制造业技术标准水平和和品牌价值;鼓励支持全市企业加强质量认证,提升质量管控能力,2022年打造茶叶仓储“检测验证+先进标准+认证”的全链条品质管控模式,全国率先进行“中检品控”贴标助力企业开拓市场;加强全国企业标准“领跑者”培育,2021年以来推动84个企业标准上榜全国企业标准“领跑者”榜单;
三、完善质量基础设施支撑。围绕全市重点产业布局和集聚趋势,全市建成包含8个国家级质检中心、2个国家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18个省级质检站的质量基础设施服务体系,有力支撑东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整合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品牌培育等服务,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2022年以来,我局评选认定了10个市级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整合126家技术机构、600余名质量专家资源,为3700多家企业开展质量创新力评价,解决企业质量问题510个,协助企业取得国内外产品认证证书1000余张;2023年,还将分领域再建设不超过10市级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为制造业企业创新发展提质量、创新、品牌等方面质量技术支撑,帮助企业解决质量难题,建立“质量+品牌”双竞争优势,不断提升经营效益。
特此回复。
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3年5月10日
尊敬的九三学社市委会:
贵委提出的《关于推动实体经济和直播电商有机融合发展的建议》提案收悉。我们会同市市场监管局、市教育局以及市人社局,经认真研究提案中的有关建议,现答复如下:
一、主要工作举措
(一)紧跟直播电商发展趋势,赋能实体经济激发新活力。充分发挥市镇两级商务部门及行业协会的引领作用,支持开展“外贸4.0航海家计划TikTok资源对接会”“921抖in域见东莞‘智’造”“电商人才展翅计划”等对接会、交流会及各类直播带货活动,引导实体企业应用电子商务转型升级,拓宽线上销售渠道,并加强本土企业与直播机构的资源整合,壮大我市直播电商市场主体。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我市各镇街(园区)企业、园区、协会累计举办近1400场各类电商直播带货活动,推动线上成交约4.1亿元,惠及企业超过5000家。
(二)聚势整合行业资源,构建健全电商体系。积极整合大型电商平台资源和力量,引导各大平台将更多资源倾斜到东莞,助力东莞企业品牌上线平台,推动实体企业品牌实现高质量发展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目前已与阿里巴巴、拼多多、京东、苏宁、天音互动、盟大等各大电商平台合作,形成了数字化展会、东莞优品馆、东莞直播基地等合作方向。
(三)出台配套资金政策,稳定企业发展信心。为进一步推动我市外贸新业态良序发展,我市先后出台《东莞市跨境电商新业务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东商务〔2021〕103号)、《东莞市促进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东商务〔2022〕137号)以及《东莞市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东商务〔2022〕140号),安排预算专项用于支持、引导电子商务发展。
(四)依托协会院校加强人才培养,为企业输送专业人才。依托电子商务行业协会、服务机构力量,整合各方优势资源,面向全市传统实体企业,分行业、分区域举办各类交流会、洽谈会、对接会、宣讲会等活动,深入培养一批电商类技能人才,破解传统企业利用电子商务转型发展难题,推动更多传统实体企业创新发展。推动东莞企业与全国数百家高校建立外语外贸人才输送机制,东莞理工学院、广东科技学院等市内高校设立电商专业,为我市输送源源不断的电商型人才。同时,引导形成东莞跨境电商人力资源企业群体,目前全市专门从事跨境电商人力资源服务的机构已超100家,初步建立了电商公益培训机制。
二、下一步工作规划
(一)强化惠企政策宣传推广,推动直播电商规范发展。结合我市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集中宣讲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等方式,深入持续宣讲“稳工促生产8条”等系列利好政策,充分发挥扶持政策的导向激励作用,引导各类企业用足用好扶持政策。收集整合各大电商平台上线规则及解决方案,制作通俗易懂的宣讲视频资料,广泛派发至各镇街(园区)商务部门、行业组织,送服务到基层、送实惠到企业。
(二)助力品牌发展从量的拓宽转向质的深耕。一是推进商标品牌培育工作。支持企业注册自主商标,鼓励重点企业开展商标品牌诊断策划项目,支持产业聚集区打造区域品牌示范区。二是夯实品牌发展质量基础。加强产品质量监管,推进产品质量“巡回问诊”,开展重点行业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和质量提升行动,进一步提高企业质量意识和质量管控能力。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推动“创新+标准”融合,实施标准专利化,提高企业技术标准水平和和品牌价值;鼓励支持全市企业加强质量认证,提升质量管控能力。三是完善质量基础设施支撑。大力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整合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品牌培育等服务,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2023年,将分领域再建设不超过10个市级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为企业创新发展提质量、创新、品牌等方面质量技术支撑,帮助企业解决质量难题,建立“质量+品牌”双竞争优势,不断提升经营效益。
(三)加快直播电商基地建设,构建直播人才集聚高地。一是加快建设直播电商产业集群,鼓励特色产业带、产业园区、办公楼宇与知名电商平台、专业服务机构合作,建设具有场景布景、内容制作、直播设备、选品展示等多功能、“一站式”的直播电商基地,打造更多特色直播电商产业基地。二是培育高层次电商人才,从人才孵化、培训、评优等多方面入手,真正打造拥有实际操作和结果交付能力的人才矩阵。三是全面优化直播电商生态,鼓励直播电商与线下商业融合发展,赋能实体商业,加快直播服务人才引聚,建立有效合作机制,共享优质资源,协助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四)鼓励电商平台创新发展,壮大我市直播电商市场主体。一是充分发挥我市3C数码等高新技术产业优势,培育电子商务平台做大做强直播业务,开辟更多“东莞优品馆”“东莞特色馆”等电商平台专区,带动东莞中小企业“抱团”上线各大平台特色栏目,进一步实现线上分销手段与线下体验功能的结合, 促进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发展。二是推动建设跨境电商+国际化网络直播平台,带动国货国潮提升国际影响力,加速推动本土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开拓海外市场、提质增效,推动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在销售策略上的同步发展。
以上答复,供参阅。感谢您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并希望您继续关注和支持我们的工作!
东莞市商务局
2023年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