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公党市委会:
贵委提出的关于提升东莞外贸型企业及相关物流供应链产业提升进出口能力的建议收悉。我局会同贸促会,经认真研究提案有关建议,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一方面,国际贸易环境复杂严峻,受全球市场需求降温,政治分裂加剧国际供应链受阻,国际汇率变化频繁等因素影响,我市外贸企业及相关物流供应链企业面临众多困难;另一方面,疫情结束对外交流恢复,RCEP政策实施,全球发展倡议和“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推进,都为东莞制造业企业带来的不少机遇。为稳住外贸基本盘,推动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将继续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加快各项贸促工作落地见效,助力企业提升进出口能力。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是以展促贸支持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境外展方面,市商务局在2023年“粤贸全球”广东商品境外展览平台的基础上,拓宽了参展目录名单,出台了鼓励企业境外参展的系列政策措施,并进行大范围政策宣讲活动,企业反响强烈。据不完全统计,1-5月,市商务局累计成功发动我市超960家企业报名参加40个“粤贸全球”线下境外展项目,达成意向金额超8亿元。下来,二季度起,粤贸全球展会目录中将有17场展会在俄罗斯、巴西、法国举行。境内展方面,一季度我市约630家次企业参加境内展会5场,1-5月,我市成功举办20场展会,总展览面积约73万平方米,约2000家企业参展。其中,“第四届DME东莞国际机床展”现场达成意向成交额18.6亿元,预期未来3-6个月订单转化成交金额将超50亿元。于5月10-13日期间举办的第十三届加博会,共吸引了来自全国22个省市以及境外15个国家和地区的1310家企业参展,共促成商贸合作项目约6000个,意向成交额达101亿元。
二是加强RCEP服务交流平台建设。提升东莞市RCEP企业综合服务中心的服务能力。加强统筹协调,优化服务流程,扩大服务覆盖面,宣传落实RCEP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提供的出证认证、培训宣介、关税筹划、定期发布RCEP资讯等服务内容,提升企业享惠能力和合规经营能力。充分发挥东莞市RCEP商协会联盟桥梁作用,汇聚、协调各方资源,加强对联盟的业务指导,创造条件、完善政策,支持联盟做好政策宣传推广、信息资源共享、助力企业开拓市场等服务,不断提高我市与RCEP成员国经贸交流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加强东莞市外资外贸领域智库成果应用。一方面,进一步推动智库专家与各镇街经济发展部门、行业协会、商协会加强沟通联系,深入外贸企业和物流供应链产业调研,针对全市外贸进出口发展情况,积极向市委、市政府建言献策;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外贸及物流供应链产业、行业发展战略规划制定,为企业提供政策宣介和培训、管理咨询、战略规划咨询等服务。同时借助贸促系统国际网络渠道资源,广泛联系境外工商界的资源优势,引导企业结合智库调研成果参与区域产业链供应链重塑,不断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
三是着力挖潜新业态发展优势。一方面,跨境电商进一步上量上规模。目前,我市已培育7个跨境电商产业园、2个省级认定跨境电商产业园、5家超10亿级跨境电商龙头企业、36个海外仓。2023年1-4月,跨境电商进出口302.6亿元,同比增长123%。另一方面,市场采购增长迅速。今年以来,我们出台专项扶持资金政策,不断提高市场采购贸易收汇便利化程度。2023年1-4月,全市市场采购贸易累计结关出口190.63亿元,同比增长33.68%。跨境电商与市场采购合计拉动全市外贸1-4月增长4.8个百分点,是东莞外贸的重要增长点。
四是赋动能打造高能级口岸枢纽平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目前,我市已将陆路跨境运输纾困政策延期到2023年6月30日,有关扶持标准自4月1日起调整为500元/车,有效减轻企业运输成本,增强企业信心;今年一季度,还出台了进一步巩固跨境水路运输通道扶持政策。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目前,我市已与香港机管局就香港--东莞空港中心项目正式签约,该项目还被评为首批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典型案例。空港项目场地改造、信息化系统搭建、海关监管方案流程已完成,为2023年上量发展提供基础保障。中欧班列方面,2023年1-4月我市开行中欧班列(含中亚班列)19列,其中,石龙中欧班列开行4列,常平中欧班列开行15列。
五是积极践行国家“双循环”战略部署开拓内销市场。推动全市外资企业出口转内销。加大政策力度、完善政策体系,重点利用内销增长奖励、内销保险资助政策,加快拓展内销市场,如对于投保内销保险的企业,最高可支持50万元。对符合条件的外资企业按新增内销额的0.2%给予支持,每家企业每年最高支持100万元。加强政策研究,对扩大俄罗斯市场、转内销、企业降成本等方面进行调研。加快推进虎门综保区二期围网验收,引导企业用好综保区发展保税维修、保税研发等新业态,拓宽业务范围、增强竞争力。目前,我们已协助华为终端、特普特电子等企业申请了区外保税维修业务资质。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是继续加大力度,支持企业参展抓订单。境外展方面,5月、6月共有37场境外展。特别是发动企业组团参加4个“一带一路”和东南亚国家的参展项目,分别为2023亚洲时尚(泰国)展、2023年俄罗斯莫斯科秋季国际家庭用品博览会、2023年土耳其秋季国际家庭用品、礼品及家用电器展览会和2023年第七届中国(墨西哥)贸易博览会(秋季展)。境内展方面,5月、6月将有约1000家次参加境内展11场。市内展方面,5月、6月共有6场展会在我市举办。下来我们将积极发动企业参加重点境外展会,拜访海外客户,谈合作、抓订单,加大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开拓市场的宣传和支持力度。
二是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各项政策的惠及面。会同各镇街(园区)商务主管部门及市内较有行业影响力的行业协会,充分利用各种有效途径和渠道开展政策宣传解读活动。鼓励更多企业利用展会平台开拓市场,引导企业用足用好出口信用保险政策工具,确保相关措施传达到位、落实到位,提高政策的覆盖面。
三是积极推动重点新项目见成效。飞力达二期项目方面,目前飞力达与沙田镇已达成共识,预计飞力达二期全年实现10亿美元进出口增量,下来我们将做好服务,确保项目及早见效。同时,针对二季度东南亚水果旺季,我们将会同沙田镇做好与港务集团和海关的协调工作,推动更多高货值水果进口。
四是做好空港中心电子烟项目前期准备。我市电子烟2022年产值超200亿元人民币,产业优势明显,且大部分产品经香港机场出口。2022年4月底香港禁止电子烟销售及电子烟经香港转运海外。为支持空港项目发展,现香港机管局向香港立法会提出修订《2021年吸烟(公共卫生)(修订)条例》,允许电子烟通过空港项目海空联运方式运抵香港机场出口。目前我们已经着手做好相关工作,将对东莞本地电子烟企业全面摸排,引导深圳企业从空港中心出口电子烟。尽快打通空港中心进口相关问题,补齐空港中心进口短板,丰富外贸功能。
以上答复,供参阅。感谢您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并希望您继续关注和支持我们的工作!
承办人姓名:骆宁
联系电话:23304351
东莞市商务局
2023年6月6日
市商务局:
东莞市政协第20230302号提案《关于提升东莞外贸型企业及相关物流供应链产业提升进出口能力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结合我会职能,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关于提出的助力东莞外贸型企业及相关物流供应链产业提升进出口能力的建议,我会十分赞同。近年来,一方面,国际贸易环境复杂严峻,受全球市场需求降温,政治分裂加剧国际供应链受阻,国际汇率变化频繁等因素影响,我市外贸企业及相关物流供应链企业面临众多困难;另一方面,疫情结束对外交流恢复,RCEP政策实施,全球发展倡议和“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推进,都为东莞制造业企业带来的不少机遇,为稳住外贸基本盘,再塑东莞对外开放新优势,推动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会将继续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通过强化贸易投资促进功能,增强商事法律服务等手段,加快各项贸促工作落地见效,助力企业提升进出口能力。
一、进一步加强对外贸易渠道建设
一是鼓励引导我市企业积极参与“粤贸全球”计划,广泛组织我市企业参加“2023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2023年环球资源电子展—印尼展”等6个涉及RCEP国别和“一带一路”的重点展会,鼓励我市企业发挥自身优势,抢抓机遇,积极连接海外资源,助力东莞企业开拓市场、扩大出口。二是强化南非经贸代表处效能,物色优质企业产品进驻南非电商平台,推进莞非“丝路电商”培育计划,助力东莞太阳能光伏企业开拓南非市场,推动“莞货南非行”项目;三是探索筹建俄罗斯东莞商品展示中心、中俄产业园,联合中俄产业促进基金会,助力东莞企业拓展俄罗斯及中亚国家销售市场,扩大东莞制造国际影响力,进一步促进全市外贸保稳提质。
二、进一步加强服务交流平台建设
一是提升东莞市RCEP企业综合服务中心的服务能力。加强统筹协调,优化服务流程,扩大服务覆盖面,宣传落实RCEP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提供的出证认证、培训宣介、关税筹划、定期发布RCEP资讯等服务内容,提升企业享惠能力和合规经营能力。二是充分发挥东莞市RCEP商协会联盟桥梁作用,汇聚、协调各方资源,加强对联盟的业务指导,创造条件、完善政策,支持联盟做好政策宣传推广、信息资源共享、助力企业开拓市场等服务,不断提高我市与RCEP成员国经贸交流合作的层次和水平。三是加强东莞市外资外贸领域智库成果应用。一方面,进一步推动智库专家与各镇街经济发展部门、行业协会、商协会加强沟通联系,深入外贸企业和物流供应链产业调研,针对全市外贸进出口发展情况,积极向市委、市政府建言献策;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外贸及物流供应链产业、行业发展战略规划制定,为企业提供政策宣介和培训、管理咨询、战略规划咨询等服务。同时借助贸促系统国际网络渠道资源,广泛联系境外工商界的资源优势,引导企业结合智库调研成果参与区域产业链供应链重塑,不断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东莞市委员会
2023年5月10日
办理单位: 商务局,贸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