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作为广东省城乡经济高度融合的代表性城市,东莞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应更加发挥本土金融资源优势,通过提升村组集体经济金融服务水平,全面助力村组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东莞市拥有庞大的村组集体经济体量。截至2021年末,东莞市村组两级集体总资产达2305.4亿元,村组集体经济净资产达1918.2亿元,全市村组集体总资产规模在广东省排名第二,仅次于广州(深圳不纳入省统计)。同时,也出现了部分问题制约东莞乡村发展的问题。

  一、区域发展不平衡,资金营运专业能力不足。

  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桥梁,更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据《东莞统计年鉴》(2022)统计,2021年东莞全市村组人均资产达11万元,全市村组人均两级经营收入13347元。发达村组与次发达村组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巨大差距,最高甚至达200倍。可见,东莞村组集体经济间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部分村组集体资产运营缺乏中长期的、专业性的统筹管理能力。

  二、收入来源较为单一,多元化投融资渠道不足。

  当前,我市村组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为土地出让收入和物业租赁收入,金融投资较少,资金配置相对简单,这也导致村组集体经济抗风险能力较弱。

  近年来,受东莞产业转型推进、土地资源减少等因素影响,村组集体物业对企业的留存力减弱甚至有部分企业开始迁出,而村组集体老旧与闲置厂房的更新改造及资金多元化运用则亟需大量创新金融产品支撑,但目前我市金融机构服务村组集体的金融产品还不够丰富,特别是量身定制化较低,乡村金融服务体系还有待健全,金融供给有待提质。

  三、投资理念较为传统,现代金融人才配备不足。

  目前,部分村组过度依赖物业改造、银行理财等传统投资路径,未能充分利用新兴金融工具开辟新型投资渠道,提升集体经济运行效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金融人才不足。但目前村组通过市场化选聘经济、金融专才,的通道尚未有效打通,外源金融人才不足,制约了村组集体经济向更高质量发展。


   法:

        为此,建议

  (一)优化政策机制,激发村组投融资的活力。

  建议加强政府统筹协调、提升统筹效率。建议由政府主导组建由相关职能部门成立“项目指挥部”,用于综合处理镇村项目审批、办证等多种项目事项,提升村组立项积极性。

  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信用增进机制、信用风险分担和缓释机制。通过完善各级涉农信用信息系统,因地制宜建设地方征信平台,更精准通过各经济主体信用状况,提升贷款投放效率。同时,可以利用财政资金,组建乡村振兴信用担保基金,为涉农信贷提供政策性贴息和担保,提高银行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积极性。

  (二)搭建金融联盟,凝聚村组金融供给的合力。

  用足用好东莞本土金融牌照集群优势,以本土法人金融机构(特别是地方农村金融机构)为试点,组建多金融业态的乡村振兴金融供给联盟,为村组集体投融资产品提供全方位的综合金融服务,搭建更多维的产品分层体系,更好地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同时,鼓励村集体集体经济认购金融机构发行的村组相关金融产品,拓宽村组集体资金投资渠道,提高集体资金的总体收益率,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三)配备专业人才,提升现代金融管理的能力。

  引进经济金融专才组团挂职。通过建立全市乡村振兴金融人才库,引导本土金融机构专业人才、乡贤企业家通过到镇村组团挂职、兼任等方式驻镇帮村,以专业经济金融人才驻村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提高村组集体经济运行效率。

  同时,提高村组干部综合金融素养。通过构建“普识教育+专业教育”的结构性金融投教体系,降低金融信息不对称风险,提高村组集体经济与金融业务的对接与协调效率。

提案者: 彭争武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