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瞭望》新闻周刊援引国家新闻出版署的数据:近5年,全国中小学课本及教学用书、大中专教材、业余教育课本及教学用书的零售数量,平均每年约28亿册、金额超200亿元。这些教材若循环使用一年,可节约200多亿元。一位小学四年级学生一个学期需要使用以下科目教科书:品德(6.32元)、语文(13.50元)、数学(7.66元)、英语(9.70元)、音乐(9.10元)、美术(6.02元)、科学(10.24元)、综合实践(9.45元)、信息技术(12.05元)、书法(5.04元)、健康教育(10.80元)、劳动与技术(15元)、体育与健康(12元)、心理健康(13.80元),共计14个学科,140.68元。以横沥镇为例:2022年横沥镇中小学在校学生共28709人,以每名学生每年需购买280元教科书计算,教科书循环使用一年可节省8038520元。

  “教科书循环使用”这一说法我们并不陌生,早在2007年12月,教育部、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教科书免费提供和做好部分教科书循环使用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从2008年春季学期开始,建立部分国家课程教科书循环使用的制度。2008年至今已有15个年头,但“教科书循环使用”一直得不到普及,究其原因,可归类为以下5点:

  1. 部分教科书内容更新较为频繁,导致同一课程教科书会有不同版本、不同内容的情况,增加了教师授课难度,影响了教学质量。

  2. 若使用循环教科书,学生无法在课本上进行笔记和标注,各地普遍采用上课发书、下课收书的模式,其实影响了学生的课后复习和预习。

  3. 大部分地区规定语文、数学、英语等重点学科教科书不纳入“循环使用”,大家此前一直认为音乐、美术、卫生与健康这些学科教学是“小三门”,原本这些学科便不受重视,现在又让教材循环,加剧了学科歧视。

  4. 部分地区的教科书,上课发、下课收,下节课发给另一个班的同学使用,疫情以来,家长担心教科书的卫生问题。

  5. 学校要提供专门的场地存放循环教科书,还要有人去发放、回收,增加了工作量。

   法:

  1.强化宣传引导。通过微信公众号、家长群、校班会等多渠道宣传“教科书循环使用”的优势,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勤俭节约的良好行为习惯。

  2.强化保障措施。教育局制定“教科书循环使用”的指导意见,各镇、各校根据实际情况落实措施。

  3.教科书内容不变的情况下,可以一直“循环使用”。

  4.教科书每学期发放一次,期末以自愿为原则进行回收,班主任统计出能“循环使用”的教科书数量,学校制定奖励机制,给予回收数量多的班级和个人进行奖励。

  5.在教科书首页加印《使用说明》和使用者签名表,学生可以根据学习需要,在教科书上进行必要的笔记和标注,在保证书本整洁的情况下还可以为下一任“使用者”留下学习心得和寄语。

  6.民办中小学可以通过自行购买上一届学生的教科书以达到“教科书循环使用”的目标。

提案者: 叶秀群,陈丽珍

叶秀群、陈丽珍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循环使用中小学部分学科教科书的建议》(第20230287号)提案收悉,我局高度重视,迅速召集有关工作负责人研究处理,现答复如下:

  一、开展循环使用教材情况

  循环使用教材是教材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局历来重视中小学教材管理工作,不断建立健全教材管理制度,成立以局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教材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教材管理办公室和教材选用委员会,组建各学段学科专家库,建立了市、镇、校三级教材管理机构。每年,我局根据省教育厅印发的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及目录征订通知要求,按照《东莞市教育局关于中小学教科书选用管理的实施细则》,规范有序开展教材管理有关工作。

  以2022年为例,《广东省教育厅关于2022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及秋季目录征订工作的通知》关于循环使用教材明确提出:“《音乐》(或《艺术》)《美术》《信息技术(小学版)》《体育与健康》等科目按学生人数的二分之一供书并实行循环使用;《中华民族大团结(小学、初中各一册)》《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和义务教育地方专题教育课程免费教材等继续按三分之一供书,实行循环使用。循环后不足一个班学生数的按一个班的学生数配备,保证上课时人手一册。所有循环教科书需在教材扉页加印‘循环使用’的标识,各地各校做好循环教科书的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循环比例征订,列入循环使用教科书由学校单独登记,统一编号,不得乱写乱画,期末统一回收,防疫消毒后供下届学生继续使用。同时要教育学生爱护课本、节约资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以上从循环使用教材的科目、征订数量和管理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我局严格按照以上要求开展有关工作,并通过常态化督导检查、教材专项检查等确保工作有效落实。

  二、下一步工作要点

  针对提案中所提出的意见,我局将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教材征订,加强督导检查,指导督促学校做好循环使用教材的管理工作,并加大学生思想教育,不断增强循环使用教材工作的管理能力与水平。

  (一)进一步规范教材征订。根据国家、省有关政策要求,及时修订《东莞市教育局关于中小学教科书选用管理的实施细则》,严格落实教材征订审批和备案制度,确保把好循环使用教材的征订关。

  (二)加强监管和督导。加大循环使用教材工作的监管力度,将教材管理有关工作列入责任督学对所挂牌的学校开展常规性检查项目,将循环使用教材列为镇街、学校年度工作总结内容,推动循环使用教材征订与回收工作协调有序开展,切实提升学校管理循环使用教材的能力水平。

  (三)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多种途径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学生了解循环使用教材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方面的意义,从心理上认同和支持学校有关做法,促进学校建立循环使用教材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体系。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你们对市教育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东莞市教育局

  2023年6月26日

办理单位: 教育局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