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0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完善相关政策,防止形式主义的考核检查干扰正常教学”,教育部在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也明确提出“要把为教师减负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这些都体现出减轻当前教师的非教学性事务负担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尤其是在“双减”背景下,小学教师的非教学性事务减负更应该引起我们的充分注意。“双减”政策的实施,给广大小学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他们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内在机制研究,花更多时间精力在精准教研上优化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作业的有效性,教会学生“怎样学”,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效率和优化作业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要完成以上任务,当前广大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本就排得满满的,充满了紧张和忙碌,但政府其他部门还要给学校、教师附加了很多与教书育人无关的工作任务、工作负担,如禁毒、消防、卫生、防诈骗、扫黄打非、综治民调、交通安全宣传、文明城市创建、社区卫生检查、疫苗接种登记等等,这些都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和心理压力。而且太多非教学相关的事情,家长也会难免质疑学校和教师的做法,甚至对教师失去了信任和尊重,家校关系、师生关系也可能因此蒙上阴影。

   法:

  首先,在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工作中,也要考虑从减负、提质、增效上做文章,关心关爱教师,尽可能为广大教师减少非教学负担,教育部门有必要配套出台一份中小学教师的本职工作任务白名单。

  其次,实施课后服务后,教师的工作量和安全责任无疑是加大了,教育部门必须探索如何平衡好优秀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积极性及教师课余时间被挤占,自身学习培训时间减少,甚至无暇顾及家庭的问题,要完善保障教师权益、调动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积极性、建设一支高质量课后服务师资队伍的工作机制。

  再者,严禁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给教师下派、摊派法定工作以外的工作任务,对向学校、教师摊派与教书育人无关工作任务的行为,要进行约谈追责,保障教师享有专业成长的幸福感。学校也要深入落实“教师减负”工作,要精减会议、各种档案创建等,创新教师管理制度,推行“调休”“弹性上下班”“教师轮流参与课后服务”等制度,从而有效疏解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任务重、时间长、压力大等难题,积极帮助教师在家庭与工作中寻求平衡。

  总之,祖国的希望在于人才,在于全面发展的学生,而学生之长取决于教师之长,广大小学教师如能在繁冗的各种非教学性事务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读书学习,提升专业水平和技能,安心做好减负提质工作,人民满意的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提案者: 麻涌镇政协小组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