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日国家“双减”政策正式实施。同年10月27日,东莞市教育局印发《东莞市2021年义务教育校内课后服务工作指引》,并明确要求“课后服务一般由本校教职工承担,主要由本校教师组织实施”、“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即学校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下午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个学时,其中不少于一个学时的基本托管课后服务,每天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18:00。”,这个指导意见给一线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的工作量增加了不少。

  2022年下半年起,对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的要求又上升到了每人每年必须完成90学时的要求,而许多培训都是以远程网络培训在课余时间完成的方式进行。教师的空余时间进一步被挤占。

  2022年4月,国家义务教育新课标出台,在课程方案改革、课程标准更新以及评价改革等政策的冲击下,教师在教育教学专业上面临着新的大挑战,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心力去进行专业的、深入的学习,但大部分一线教师反应时间不够。

  综上所述,随着近年各种线上活动、远程培训等事务的常态化开展,教师不但白天在学校承担超重的工作负担,晚上和假期也需要经常进行网络会议、网络培训等。许多教师没有工作时间和生活时间区分,心理上因为“双减”、课改等本身已经陷入焦虑,加上增加的课后托管服务工作、提高要求的继续教育要求、以及不断进入校园的各种活动等,让教师身体和心理双重疲劳,日常教学状态不佳,疲于应付。长此以往,受影响的必将是学生,是国家的基础教育事业。

   法:

  1.建议政府和教育部门开展430课后服务实施后学校和教师实施情况的调研,了解学校和教师施行的现状,针对学校和教师的需求,采取一些针对性的协助措施,帮助学校一起减轻教师们的工作负担。包括在课后服务基础托管方面,允许学校有更大的空间引入社会第三方机构、家长志愿者、退休教师等,一起协助做好课后托管工作,让学校的教师腾出更多时间做教育教学方面的专业钻研。

  2.在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方面,希望市教育局、市教师发展中心、市教研室等各个部门能够协商研究,找到更切合教师需求的继续教育培训方式,将学校校本教研、区级教研和省市的专业培训等进行统筹,让培训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尽量减少一些低效的远程培训,还给教师应有的空余休息时间。

  3. 在市教育局层面,希望能够更严格地执行“进校园”事务清单的执行。各类非涉及到学校教育教学事务的文件、通知能够减少,各种收集资料、评估检查等活动能够严格把关,不随意通过学校、学生来发放通知等,让学校和教师集中精力在专业的教育教研上。

  4.“双减”政策实施后,学校和教师压力比较大,对政策的解读和实际转变实施需要一个过程,但教师直面转变,缓冲时间少。家长因“双减”后产生的学生学业焦虑一部分也转移到学校和教师身上。家长、社会给予教师的理解不够,对教师的工作有误解和认知偏差等,这些给教师造成了很大的心理负担。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在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也从关心教师的心理状态和身体健康角度出发,多给教师一些人文关怀。

提案者: 罗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