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主成部分,而声乐艺术教育属于音乐教育的重要教育内容,是直接作用于人的艺术教育,能够提升审美和认知能力。目前医学院校的学科建设以及课程教学都需要艺术教育的融入,声乐艺术教育融入思政课程教学,将构建一个以美促德,以美益智的艺术素质教育环境,为在校每一位学生提供艺术教育学习机会,有利于学生缓解学业繁重的压力,有利于学生构建平衡的理性和感性思维,自古以来,人们用“医艺同源“来反映医学与艺术创造之间的关系。认为人类所从事的一切创造性活动都应归属于艺术,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认为:医学是一门艺术。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以审美铸魂为核心的声乐艺术课融入思政课程,更能显现其独特价值与意义,基于医学院校教学管理及特征,有很多方面都还要积极去完善,真切希望通过本文浅层面分析研究能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比如:1、对声乐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艺术教育在医科类高校基本都是选修课,去艺术化现象严重。对声乐艺术教育科学有效渗透到医学审美中的推行不够,艺术教育融入思政课程教学的落实不足。2.对声乐艺术教育的理解不到位。对声乐艺术教育缺乏科学性、整体性的理解,声乐艺术教育的目标不明确,指导思想不准确,教学理论,教学管理,教学方法都要加强。3.声乐艺术教育的软硬件设施不完善。在教学设备、教师人员配置方面存在短板。高素质艺术教师的培养有待加强。


   法:

  (一)构建以美益智的艺术素质教育环境。围绕“迎接党的二十大”培根铸魂育新人,开展“牢记初心担使命,争做育人大先生”的主题活动。紧扣艺术素质教育宗旨,以美促德,将思想政治课程融入声乐艺术教学全过程。

  (二)加强高素质艺术教师队伍建设。强化教师自身魅力的培养,增强深厚的艺术文化底蕴,提升培养学生的高超技能,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爱好,增加学生艺术实践灵感。

  (三)搭建开展学生艺术教育的实践平台。每个学院分别组建合唱队、声乐表演队,指定负责人定期组织艺术活动进行常规训练。结合声乐作品演唱曲目,主要选择积极向上的主旋律和赋予时代气息的青春歌曲,运用多种演唱形式及表演方式。细分曲目,分为必选曲目和自由选择曲目,根据曲目进行具体安排,分学院,分声部,运用领唱,对唱,独唱,合唱,齐唱等各种声乐演唱形式进行实施。

提案者: 朱海鹏

 朱海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声乐艺术教育融入医学院校思政课程教学的建议》(第20230267号)东莞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高校思想政治课程融入声乐艺术教学的情况

  我市有在莞普通高校8所,其中广东医科大学、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广东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有医学类专业。各相关高校重视音乐教育中强大的艺术育人作用,以课程思政为导向,完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强化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将思政课程融入声乐艺术教育内容。如:广东医科大学声乐课程主要为《合唱艺术》、《声乐艺术》两门课,属于艺术选修课,学校重视音乐教育中强大的艺术育人作用,以课程思政为导向,完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强化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将课程思政目标有机融入专业育人目标,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水平。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充分挖掘红歌中的思政内涵,让学生在歌声中感悟民族和时代的精神,在回顾历史时牢记使命,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和奋发图强、报效祖国的坚定信念。

  二、艺术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各相关高校艺术教师队伍基本涵盖声乐、器乐、舞蹈、表演的专业方向,按照特色高水平学科专业建设标准,推进师资队伍建设。目前,有高素质艺术教师共有5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6人。在职教师均具备丰富的艺术教学与舞台实践经验。

  三、搭建开展学生艺术教育的实践平台情况

  相关高校通过开展校内外的演出活动,参加各类赛事活动、建立艺术教育实践教学基地等方式,积极搭建开展学生艺术教育实践平台。如:广东医科大学以“大学生校园文体艺术节暨生命文化节”为抓手,不断积淀具有广东医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了十大校园歌手、合唱大赛、舞蹈大赛、主持人大赛、社团嘉年华、迎新晚会等一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体活动。近三年来,累计开展大型校园文体活动近200项,覆盖学校在校学生80%以上。另外,学校还成立音乐协会、吉他爱好者协会、结彩坊民间艺术协会等15个艺术类社团,近三年,年均开展文体艺术活动达700多次。

  四、下来工作举措

  (一)将思政教学内容融入声乐课程。支持相关高校进一步加强研究和探索,为音乐教育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有效途径和可借鉴的经验。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把声乐正能量以多种形式走进社区、养老院、医院,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提高认知能力和辨析事物能力。

  (二)推进高素质艺术教师队伍建设。支持相关高校根据学校需要,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艺术专业人才,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造就一批教育专家、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加大与知名高校的合作,整合优化教师培训资源,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坚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教育,增强艺术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健全师德与业务并重的教师考核激励机制,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职务评聘和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度。加强教师诚信体系建设,健全教师信用记录、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健全师德先进表彰制度,把师德建设工作作为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三)搭建开展学生艺术教育的实践平台。支持相关高校进一步激发青年学生创作热情,鼓励青年学生文艺创作,挖掘一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原创文学、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等优秀作品,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通过举办师生艺术作品展览,开展文学艺术系列讲座,开展迎新晚会、社团嘉年华等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艺氛围。坚持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多样性相统一原则,以社团文化月、社团巡礼嘉年华等品牌活动为抓手,展现社团独特风采,打造多彩校园艺术文化。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东莞市教育局

  2023年5月31日

办理单位: 教育局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