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小学教师的工作负担逐步加重,许多教师感觉工作压力大,没有职业幸福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作负担重。大部分教师周课时较多,不仅要上早读、午后、课后延时服务等,还要参加各种形式频繁的论文大赛、基本功大赛、示范学校验收评比、优质课评比、教案设计评比、作业设计评比、课题评比等,各种协助防疫部门进行的排查填报数据使得教师不堪重负;二是精神负担重。各种考核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负担。三是社会压力大。社会和家长对教师期望值太高、教师无法给学生惩戒。巨大的工作压力和精神负担使很多教师患有疾病,也使部分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焦虑、失眠、自我封闭,严重困扰着小学教师。
办 法:
1.整治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给学校和师生增加额外负担的现象。杜绝强制给小学摊派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任务,整治与教育教学无关事物过多、过滥,造成教师无法潜心教书、静心育人现象。整治随意抽调中小学教师承担社会事务,造成学校人员紧缺现象。
2.减轻小学教师的工作负担。一是适当限制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各种竞赛、评比,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发展。二是严格执行国家关于中小学考试和中小学生在校时间的各项规定。
3.着力减轻小学教师的社会压力。一是倡导正确的价值取向,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师生健康发展。二是引导社会正确对待教师及其工作。在强调教师为人师表的同时,从生活和工作上给予教师更多的关爱。三是重视教师职业的特征性。尊重和保障中小学教师的休息权,实施素质教育的评价标准,尊重教师教书育人的成就感。
4.政府加大教育投入。一是在确定教师编制时要确保一线教师足额,争取留有余额,以利于在职教师病假、进修等空缺时有教师补缺。二是继续控制班额,实行小班教学。
当工作任务超负荷,工作时间无界限,工作责任无限扩大,使教师承受压力过大,幸福感、认同感自然降低并持续影响后续工作。要关心关注教师群体,合理分配工作,明确工作量标准,科学配置师资,减少额外非教学任务的摊派。让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核心,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备课、教研、培养学生以及自身的专业发展。
教育承担着一个国家的未来,而教师是承担这未来的关键点。我们要正视减轻教师不合理工作负担专项整治工作问题,改革机制,重新给学校和教师带来新的希望,让广大一线教师能够真正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和光荣。
提案者: 骆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