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我市家庭教育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果,进入了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全面发展的新阶段。然而,与教育发达地区相比,与教育现代化的目标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高要求、高标准相比,我市家庭教育的发展依然滞后,依然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

  一、家庭教育理念有待更新,家长家庭教育素养亟须提高。受传统教育和东莞市非莞籍人员工作环境的影响,很多家长把孩子的教育理解为单一的学校教育,还没有真正意识到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很多家长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家庭教育素养与教育现代化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成为造成家校矛盾和引发不良育人事件的重要原因。

  二、家庭教育工作的领导与组织机构还不够完善,专业人员配备、队伍建设与培训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家庭教育服务工作的内容、方式、范围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


   法:

  一、强化组织保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组织领导机构,建立市一级幸福家庭教育工程领导小组,建立“市家庭教育研究指导中心”配备专业人才,并核定编制组建配备各区、镇街道办事处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及相关机构,强化全市家庭教育现代化协调小组的组织领导和功能。成立市级家庭教育专家委员会,制定家庭教育实施工程的方案和计划,进行家庭教育专题研究,实现科研导航,检查和评估家庭教育工程的实施进度、质量和效果。形成既有强有力的政府推动,又有社会各方积极参与,还有专家科学指导的局面,保证这项民生工程的全面顺利实施。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开设“我与现代家庭教育弦和教育孩子首先不要输在家庭教育上”等宣传节目和栏目,广泛开展多种形式、各具特色的家庭教育宣传活动,把具有现代意义的家庭教育理念渗透到市民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组织“我和孩子共同成长”的家庭教育读书活动。结合《不输在家庭教育上》教材的使用,引入优质家庭教育资源,开办家长学校、开展读书学习活动、举办家庭教育论坛,总结推广优秀家长在家庭教育实践及和谐家庭创建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理念、经验和方法,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辐射作用,全面提升广大家长的家庭教育素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落地式家庭教育。

  三、加强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幸福家庭顾问队伍、家庭指导师队伍、家庭教育志愿者队伍、优秀家长骨干队伍、家庭教育讲师队伍等的建设。全面实施中小学幸福家庭教育工程“师资培训行动计划”,培训实施本工程的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指导师和家庭教育志愿者等骨干力量,不断加强家庭教育工作指导者队伍建设;要把现代家庭教育的核心理念纳入学校领导及班主任培训之中,充分发挥学校领导和班主任教师在推动幸福家庭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四、拓宽服务渠道,加强家校联系。借助中华家庭教育网及中华家庭教育研究院的专家团队,通过建立网页、博客、QQ群、UC课堂等现代化手段,为家长打通学习、交流和服务通道,搭建让优秀家长充分发挥作用的平台;各学校要成立家校联系委员会,发挥对家庭教育的专业引领作用,通过作家长辅导报告、制定家校联系卡、设立“家长意见箱”、建立“开放日”制度、开展亲子活动、开展家访活动等,密切家长与学校的联系,并举办好家长、好父母表彰活动,激发广大家长的热情。

  五、加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家庭教育先进地区的交流,积极与高校及家庭教育专家建立长期的对口支援与合作关系,不断引进优质智力资源,促进我市家庭教育工作向内涵深入发展。

  六、保障经费投入。建议市、镇两级政府给予财政拨款,保障各级各类家庭教育工作的实施。努力形成以政府投入,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共同承担的多元投入保障机制。

提案者: 骆伟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