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关于调整我市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东莞市机动车停车设施管理办法》实施以来,我市停车管理向集约化、智能化、规模化发展方向迈进,初步实现了市区停车信息和服务一体化改革,缓解了市民停车难的焦虑、规范了一些乱停车的行为,切实提升了“双万”城市的高品质形象。但在停车收费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关于占道停车收费管理
1.在医院、学校、路口等重点区域停车泊位设置或使用不当。在医院、学校等场所上下学与上下班等繁忙时,因为停车泊位停车导致学校及医院周边车流缓慢,交通堵塞。
2.车主停车不入泊位,占用行车道资源。停在泊位左线左侧,致使车道被占,造成道路通行效率大幅降低,也导致停车泊位资源浪费。
3.非重点区域道路夜晚停车泊位资源浪费。由于收费或车主对停车收费政策认知不足,或者免费时段设置不当,村居民不愿把车停在道路停车泊位,导致停车泊位资源浪费。
二、关于商业场所停车收费管理
不按市收费标准和要求收费:一是免费时长无或者低于半小时;二是停车收费远高于市标准;三是停车收费没有收费上限或未明确收费上限。
三、关于村社区围合收费管理
1.未划分停车泊位,导致乱停放和交通拥堵,也存在消防隐患。
2.设卡过多,无形中限制了车流、人流,不利于经商营商。
办 法:
一、关于占道停车收费管理
1.在学校、医院、路口等车流密集处优化占道停车泊位的设置,或只设临时占道泊车位,设置合理的临时占道停车的时段与时长,如设立30分钟的停车时长。
2.强化“莞停车”APP、与现场收费员、交警执法的联动,节约与管理的成本,加大执法力度,增加停车的效度。如现场收费员通过App告知铁骑或交警执法,也可通过APP告知车主何处有停车位。
3.减免非重点区域夜晚占道停车的费用与时间段,如19:00-7:00时段免费或减少收费。宣传夜晚非重点区域占道停车的政策,引导市民合法的停车,有效利用停车泊位资源。
二、关于商业等场所停车收费管理
1.机关、事业单位、公益性单位提倡预约错时办事,且凭办事凭条抵换免费停车时长。
2.规范商业场所合理收费,告知停车收费标准,并加强停车诱导和管理;鼓励商家凭消费凭条减免停车费用,促进消费和商业繁荣。
3.鼓励不同商家甚至不同商业区域打通壁垒,实现停车资源错时共享,使停车泊位资源利用最大化。
三、关于村社区围合收费管理
1.商业活动区少设卡或不设卡,促进人流、车流、物流的运行效率,促进经商营商的繁荣。
2.合理划分停车泊位,以分区阶梯收费,引导车流与人流与规范停车,鼓励居(村)委会探索更灵活的管理制度,如实行商家承包管理责任制。
3.尝试居(村)委会与周边单位商定“潮汐式停车”,白天居(村)委会把相关停车位共享给临近单位,单位晚上把停车位共享给临近居(村)民停车。
希望通过提高停车资源利用效率、引导公众绿色出行、严格停车执法等方式,有效解决基本停车需求,合理配置出行停车资源,规范停车秩序、提升交通出行品质,减少市民出行成本,方便老百姓消费和商业繁荣,推动群众在停车上的“急难愁盼”问题有效解决。
提案者: 夏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