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交通运输局:
第20230259号政协提案《关于进一步提升东江(东莞段)内河航运能力、推动我市内河航运绿色发展的建议》由贵局主办,我局是会办单位之一。经研究,我局会办意见如下:
一、关于支持东江航道扩能升级工程建设的建议。我局支持东江航道扩能升级工程建设,积极做好涉及我局业务范围的服务,指导建设单位按防洪评价(其涉水审批需报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后实施)情况采取相应补救措施,确保东江航道扩能升级工程建设不影响河道行洪度汛安全、堤防防洪安全。同时,东江、东江南支流(东莞水道)是全国重点饮用水源地,也是香港、深圳、我市主要饮用水源地,东江水源保护关于近4000万人饮水安全,航道扩能升级工程需以保证饮用水的安全为前提。
二、关于推进东莞水道扩能升级工程的建议。我局支持东莞水道扩能升级工程建设,积极做好涉及我局业务范围的服务,指导建设单位按防洪评价情况采取相应补救措施,确保不影响河道行洪度汛安全、堤防防洪安全。
三、关于加快我市内河港口项目建设和整合的建议。支持推进我市内河港口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港区建设,清理整合“小、散、乱”作业港口和码头,进一步完善我市内河港口规划布局,提升港口码头泊位能力。
四、关于优化我市内河航运服务体系的建议。支持推动智慧航道建设,建议在其中加强船舶航行监控,防止航行过程中发生非法采砂、洗砂,向河道中倾倒渣土垃圾等行为,助力我市内河航运安全高效有序运行。支持在东江北干流建设一个提供船舶水污染接收、加油加气、岸电供水、应急保障、船员服务的水上绿色服务区。将积极做好涉及我局业务范围的服务,指导建设单位按防洪评价情况采取相应补救措施,确保不影响河道行洪度汛安全、堤防防洪安全。
五、以上建设项目实施,因涉及东江干流、东莞水道等省主要河道,其“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工程建设方案”审批需报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后再实施。
专此函达。
市交通运输局:
《关于进一步提升东江(东莞段)内河航运能力、推动我市内河航运绿色发展的建议》收悉。经研究,该建议暂无涉及我镇的具体建设内容。下来,我镇将继续配合落实做好提升东江(东莞段)相关工作。
市交通运输局:
《关于进一步提升东江(东莞段)内河航运能力、推动
我市内河航运绿色发展的建议》收悉。经研究,我局提出会
办意见如下:
目前我市东江(东莞段)的内河航运优势和潜力尚未充
分有效发挥,我局支持东江航道扩能、东莞水道扩能升级工
程建设,建议你局牵头启动项目前期策划研究。
专此函达。
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
2023 年 4 月 21 日
经研究,涉及内河航运的建设问题属于市交通运输局职能范围,建议由市交通运输局牵头落实,麻涌镇积极配合。
转来东莞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20230259号提案已收悉。经研究,我街道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航道管理、水道扩能属于市交通局、市航道局职能,建议由相关部门牵头落实,涉及我街道职能的为码头管理。
一、基本情况
我街道原有合法经营的集装箱码头1个(龙通码头),东莞龙通码头成立于1998年,码头经营场地15万m2,岸线长540m,已建成1000吨多用途泊位四个,主要经营集装箱和件杂货业务,年吞吐货柜10万TEU。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码头集装箱业务影响严重并陆续暂停。2021年东莞市开展轨道交通建设及城市更新,大量建筑渣土及城市建筑固废需要外运,龙通码头位置处于城区中心地带,交通方便,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龙通码头试运行了一年渣土外运定点码头。2022年5月1日,龙通码头暂停营业状态。
我街道临水作业点5个,已取缔4个,保留了金田纸业临水作业点(已做好相关备案手续)。
二、存在问题
目前暂无问题。
三、下一步工作及建议
继续加大对河道的巡查管理,防止“小、散、乱”码头死灰复燃。继续加大对合规码头和已备案临水作业点的管理工作,防止固体废物非法转移。
市交通运输局:
东莞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提案第20230259号《关于进一步提升东江(东莞段)内河航运能力、推动我市内河航运绿色发展的建议》收悉,经研究,根据财政职能,现提出以下会办意见:
一、关于支持东江航道扩能升级工程建设的问题。据了解,东江航道扩能升级工程即《广东省推进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及的东江河源至石龙航道扩能升级工程,目前,该项目正在由省交通厅组织开展各项前期工作。根据《关于征求东江河源至石龙航道扩能升级工程地方配套资金意见的函》(粤交规函〔2022〕532号),该项目起点位于河源独石东江大桥,终点位于东莞石龙旧铁路桥,全长223公里,拟按照通航1000吨级内河船舶标准建设,总投资估算为162.59亿元,其中东莞段投资为3.55亿元,东莞市约需出资1.23亿元(3.55亿元*35%)。东莞段工程内容包括1.78亿元的桥梁防撞加固工程以及1.77亿元的航道工程,暂未有具体的建设内容,建议待省交通部门明确工程具体建设内容后征求我市意见,由你局联合相关部门深化论证项目方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重点评估项目建设对东莞社会经济效益作用后反馈意见。
另外,根据省政府《关于申请调整并明确“十二五”及以后内河航道建设项目沿线各地市配套出资比例政策的请示》(建设〔2013〕0725?号)的办理意见,属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项目,沿线地方政府按项目总投资的35%安排配套资金。但鉴于我市未来几年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受政策性减税降费、土地出让和房地产调控影响,我市收入同比大幅下降,我市通过土地财力安排的市本级支出项目资金安排上存在较大的硬缺口,影响相关重点工程项目推进。根据该项目测算表,东莞段投入资金由中央补助资金及东莞市出资,省并未投入资金,建议省财政给予适当支持,降低我市出资比例。
二、关于推进东莞水道扩能升级工程的问题。据了解,目前该项目仍在前期初步研究阶段,我局建议你局深化论证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重点评估项目建设对东莞社会经济效益作用。另外,鉴于市政府准备出台《东莞市推进深度城市化三年(2023-2025)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我市未来三年优先保障和推进深度城市化项目。如确需实施,建议你局及相关部门按程序申请纳入深度城市化三年计划,并申报纳入市政府三年滚动建设规划及年度投资计划。同时,充分利用发债窗口期,积极谋划通过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解决项目建设资金需求,由沿线镇街提供土地等资源,争取项目建设资金自求平衡。若发债不成功,可先行开展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前期勘察设计等工作,开工前需落实资金来源并报市政府同意。
三、关于加快我市内河港口项目建设和整合的问题。据了解,目前码头建设主要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运营,暂不涉及市财政资金,建议以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意见为准。
四、关于优化我市内河航运服务体系的问题。我局无不同意见,建议以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意见为准。
东莞市财政局
2023年5月4日
市交通运输局:
东莞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提案第20230259号《关于进一步提升东江(东莞段)内河航运能力、推动我市内河航运绿色发展的建议》收悉。对提案中指出“望牛墩水路进出口货物装卸点,存在着“小、散、乱”以及布局不合理”的情况,我镇高度重视,组织镇交通分局、水务中心、生态环境分局、市场监管分局、应急管理分局等部门开展水上交通规范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回复如下:
一、望牛墩镇水路运输基本情况
我镇共有危运码头2个、现存临水自用装卸作业点13个、航道约46公里,没有客运码头以及注册地在我辖区的营运客运、货运船舶,水上交通安全生产工作主要包括检查企业、航道边沿途巡查以及灾害天气提前预警等。
二、加强临水自用装卸作业点备案和规范治理
我镇根据《东莞市临水装卸作业点规范治理工作方案》(东交〔2023〕40号)文件精神,于5月23日召开全镇临水装卸点规范治理工作会议,对我镇东莞顺裕纸业有限公司等13个临水装卸作业点进行规范治理。2023年累计出动执法人员66人次,检查临水自用装卸作业点33家次,暂未发现非法转移固废、走私偷渡等违法行为。
三、加强检查巡察,源头杜绝安全隐患
每月至少2次对辖区危运码头安全生产开展情况进行检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44人次,执法车22辆次。同时结合日常道路巡查,开展航道边巡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430人次,巡逻航道边里程1800余公里,严防水上事故发生。
四、加强部门协作,联合保障水上交通安全
望牛墩交通运输分局主动与执法二科,中堂、麻涌海事处等部门加强沟通交流,掌握辖区航道、岸边第一手信息,加强部门间沟通协作,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6人次,联合检查临水装卸点13家次,航道边走访2次,督促临水装卸点自行拆除违规设备1次,有力的排查了水路安全生产隐患,确保水路运输平稳有序。
五、加强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积极应对灾害天气
加强大风、大雨、浓雾等极端天气的预警预防工作,截至目前累计通知危运码头防汛防雷28次,现场通知危运码头防汛3次,并扎实做好应急救援装备、物资准备工作,加强应急值班值守,合理部署了应急救援力量。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
在现有合作机制的基础上,继续推进交通、应急、城管、水务联合水路执法,进一步加强部门联动,形成整治合力,制定针对性措施,切实加大水上运输作业安全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进一步提升我镇内河航运能力、推动我镇内河航运绿色发展,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望牛墩镇人民政府
2023年6月15日
一是持续开展小散乱码头清理工作。自2018年至今,中堂镇交通分局联合镇相关部门对辖区小散乱码头进行全面清理工作,目前,中堂镇共拆除码头装卸平台设施共42处,此外,中堂镇交通分局定期开展“回头看”工作,加强巡查和执法,防止违法小散乱码头死灰复燃。
二是开展临水装卸作业点规范化工作。中堂镇交通分局加强对临水装卸作业点的管理,不定期组织镇水务、生态环境、市场监管、应急、城管、海事等部门开展开展专项执法行动,一旦发现问题,要求企业立即或限期整改,依法查处发现的违法行为。另外,加强作业点日常监管工作,督促企业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下来,中堂镇交通分局继续加强码头企业、临水装卸作业点监管工作,积极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各项执法工作,确保规范治理工作落实到位,保障中堂镇生产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市交通运输局:
关于《进一步提升东江(东莞段)内河航运能力、推动我市内河航运绿色发展的建议》已收悉。经讨论研究,现将情况回复如下:
建议中的建议提及的东江航道、东莞水道扩能升级,内河港口建设整合、航运服务体系的优化等职能均在市级业务部门(海事、水务、交通等),不涉及镇街职能。
关于建议中涉及的“小、散、乱”码头清理情况:2018年5月,根据《东莞市小散乱码头专项清理整顿行动实施方案》方案要求,由镇交通分局牵头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将全镇范围内的小散乱码头,重点是沿河道建设的有装卸设施或供船舶靠泊设施,或有违法转移固体废物风险的建筑平台、构筑物(包括弃置码头)纳入清理整顿的对象。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动员部署、制定实施方案、全面排查摸底,强力督导清拆。截止至2018年9月18日,我镇40个小散乱码头清理整顿工作全面完成整治任务,设施设备以及平台构筑物全部清拆完毕。
2018年以来,交通分局结合河长制“五清”专项行动工作,统筹协调各职能部门落实常态化管理,定期组织开展联合行动,加大对临水设施、小散乱码头的执法力度,持续巩固行动成果,2022年督促清拆临水作业点2个。下来,我镇将继续加强常态化执法巡查,坚决遏制临水违法装卸平台(构筑物)回潮反弹。
特此回复
市交通运输局:
关于《关于进一步提升东江(东莞段)内河航运能力、推动洪梅市内河航运绿色发展的建议》政协提案已收悉。对提案中洪梅镇水路进出口货物装卸点,存在着“小、散、乱”以及布局不合理的情况,洪梅镇一直高度重视,多次组织交通分局、水务中心、城管分局、应急分局、公安分局、农林水务局、自然资源分局、生态环境分局、市场监管分局、经济发展局以及沙田海事处等部门开展临水装卸作业点规范治理,现将有关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临水装卸作业点现状
根据《关于印发<东莞市现存临水自用装卸作业点处置工作方案>的通知》(东交〔2020〕153号)《关于印发<东莞市临水装卸作业点规范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东交〔2023〕40号)文件要求,以及前期摸排及海事部门系统记录船舶停靠点的统计情况,2023年全镇现存临水装卸作业点有11个,其中,属于2020年市政府同意保留的作业点1个,未备案临水装卸点10个(含经营性砂场3个,自用砂场1个)。
二、临水装卸作业点的规范治理
(一)加强组织领导。2023年5月,洪梅镇制定了《洪梅镇临水装卸作业点规范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临水装卸作业点规范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相应职能部门对非法临水装卸作业点进行查处、清理、取缔。
(二)召开工作会议。2023年5月17日,洪梅镇召开2023年洪梅镇临水装卸作业点工作会议,镇临水装卸作业点规范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部门负责人、各村(社区)分管负责干部以及辖区临水装卸作业点11个企业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沟通明确了辖区11个临水装卸作业点中拟保留作业点的基本情况、必须保留作业点的理由等,并对不需要再保留的作业点,纳入清理整治范围。
(三)强化日常巡查。由镇交通分局结合日常水路运输执法巡查,加强了对辖区河道两岸的巡查力度。2023年1月至5月,洪梅镇利用执法车辆沿辖区河道巡查陆路里程48公里,利用执法船只巡查航道里程58海里。在巡查中,发现金鳌沙村洪屋水道的村河堤沿岸存在违章搭建1处,洪梅镇及时通报沙田海事处、麻涌海事处及相关单位和属地村,5月9日,已完成拆除。
二、临水装卸点治理成效
截至目前,洪梅镇辖区内的11个临水装卸作业点中,有3个作业点承诺不再使用临水装卸设备;有2个砂场作业点的合同在2023年8月31日到期,企业负责人承诺到期后自行拆除作业设施;有6个作业点的所属企业拟申请保留临水自用装卸设施设备,并正在申请办理保留。
下来,洪梅镇将一方面严格落实工作备案制,严防新增临水装卸作业点;另一方面继续加大对非法临水装卸作业点进行查处、清理、取缔力度,监督落实不再保留作业点的清理整治。
洪梅镇党政综合办公室
2023年6月25日
经查,我街道无港口、码头,莞城交通分局已与市交通局沟通。
广东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指出,要全面推进海洋强省建设,在打造海上新广东上取得新突破,构建科学高效的海洋经济发展格局,做大做强做优海洋牧场、海上能源、临港工业、海洋旅游等现代海洋产业,强化涉海基础设施、海洋科技、海洋生态等支撑保障,为广东改革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蓝色动力”。我镇虽无海洋资源,但三面环江拥有丰富的江河航道资源,因为作为属地镇街十分支持《关于进一步提升东江(东莞段)内河航运能力、推动我市内河航运绿色发展的建议》。现将相关意见回复如下。
根据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印发的广东省航道发展规划(2020-2035),我镇内河航道杨公洲大桥至石龙头段,计划从现状等级Ⅲ-Ⅴ等级建设发展成Ⅲ等级,2020-2025年我镇共两个规划主要建设项目,分别是东江河源至石龙航道扩能升级工程(Ⅲ级)、东莞水道坭尾至石龙头(分段 III 级以上),是进一步提升东江(东莞段)内河航运能力、推动我市内河航运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
接下来,我镇将全力配合市相关部门推动东江航道扩能升级工程建设,优化内河航运服务体系。
尊敬的致公党市委会:
贵委在东莞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提升东江(东莞段)内河航运能力、推动我市内河航运绿色发展的建议》提案收悉。经综合市发改局、市财政局、市水务局等部门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提案中“支持东江航道扩能升级工程建设”
东江航道扩能升级工程起点位于河源独石东江大桥,终点位于东莞石龙旧铁路桥,全长223公里,拟按照通航1000吨级内河船舶标准建设,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改扩建木京、风光、沥口、剑潭船闸,新建下矶角航电枢纽,新建深圳东部备用取水口,桥梁防撞加固工程以及航道工程等,估算总投资162.59亿元。项目已纳入交通运输部水运“十四五”重点项目、国家发改委《“十四五”革命老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省政府《广东省内河航运能力提升实施方案》。其中,涉及东莞的工程内容包括1.78亿元的桥梁防撞加固工程和1.77亿元的航道工程,估算总投资3.55亿元。2022年9月省交通运输厅已就该工程地方配套资金方案征求相关地市意见,我市支持项目建设,但由于我市近几年财政压力较大,且东莞段工程省未投入配套资金,我市建议省财政给予适当支持,降低我市出资比例。
二、关于提案中“建议推进东莞水道扩能升级工程”
实施东莞水道扩能升级工程有利于改善我市内河通航环境,促进东江中上游内河港口发展,提升内河水运服务水平,我局与东莞航道事务中心已就实施东莞水道扩能升级工程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探讨,目前处于前期初步研究阶段。接下来,我局将联合东莞航道事务中心等相关职能部门继续深化论证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积极向省交通运输厅及省航道事务中心沟通反馈,争取省里支持,力争将该项目纳入下一阶段省航道整治项目库。
三、关于提案中“加快我市内河港口项目建设和整合”
一方面,我局正结合地方产业布局规划和内河港口经济发展现状,推进《东莞港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目前已统筹梳理了港口码头规划调整的需求,并向市交通强市指挥部申请研究经费,力争尽快开展港口总规修编工作,保障东莞港相关建设项目符合规划要求,下一步将积极推动一批内河码头进行改扩建,提升内河港口通过能力。另一方面,为清理整顿内河散布的“小、散、乱”装卸点,规范和治理临水装卸作业行为,经市人民政府同意,我局已在今年3月份印发了《东莞市临水装卸作业点规范治理工作方案》,对全市范围内的临水装卸作业点开展规范治理工作。同时,积极推进内河港口资源整合工作,通过走访内河港口企业,实地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问题诉求、发展方向及市场需求等实际情况,我局编制了《东莞市内河港口资源整合工作方案》,并已征求了市内相关部门及镇街意见,下一步修改完善后将报市政府审定。
四、关于提案中“优化我市内河航运服务体系”
利用航道信息化手段,短、频、快提示航道水深、宽度和桥梁等跨河建筑物可通航高度等通航信息,帮忙船舶根据信息合理配载和安全航行,有利于提升航道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船舶运输效率和安全航行水平。我局支持加快航道信息化工作,鼓励航道部门进一步提升航道信息化服务水平,将积极配合开展相关工作。同时,我局积极推进船舶LNG加注站的布局工作,将船舶LNG加注站码头布置方案和岸线规划纳入《东莞港总体规划(2020-2035)》的修编工作中。下一步将继续配合有关部门探讨将LNG加注站拓展为提供船舶综合服务的水上服务区的可行性。
谢谢贵委的宝贵建议,希望贵委继续关心和支持我市交通事业的发展,提出更多好的建议。
东莞市交通运输局
2023年8月11日
办理单位: 道滘镇,洪梅镇,石碣镇,麻涌镇,望牛墩镇,中堂镇,石龙镇,东莞航道局,万江街道,莞城街道,交通局,发展和改革局,财政局,水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