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供水设施是保障城镇居民用水需求的重要基础设施,在缓解城镇区域性供水压力不足和解决高层建筑居民用水问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家四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城镇居民二次供水设施建设与管理确保水质安全的通知》(建城【2015】31号),明确提出“二次供水设施须实现由供水企业抄表到户、计量到户和服务到户,实施专业运行维护”的工作目标。为进一步改革我市供水行业管理模式,加快推进居民住宅小区二次供水抄表到户,将供水服务延伸至用户终端,切实保障市民“最后一公里”饮用水安全,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已迫在眉睫。

  一、基本情况

  根据调查摸底结果显示,截至2022年6月,全市居民住宅小区共有1626个,未实现抄表到户的小区有1560个,户数约120万户,服务人口360万人。通过近年二次供水水质检测数据进行综合性分析,全市二次供水水质合格率达到86.3%,主要以“浑浊度、总大肠菌落、菌落总数、游离氯”等水质指标超标为主。

  二、存在的问题

  (一)部门协调联动机制未完全理顺,监管合力较弱。二次供水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涉及环节众多,涵盖了多个部门职责。如水务局负责组织和指导全市二次供水工程建设和设施维护的管理,但二次供水设施作为房屋建筑的附属设施,从前期设计、施工建设到竣工验收整个过程均由住建部门进行审批并给予许可。因监管合力较弱,导致小区开发商选取的设施材质大多不符合行业标准要求,再加上设计不规范、不合理等因素,二次供水设施投入使用后出现较多的水质安全隐患等问题。

  (二)管理主体复杂混乱,责任推诿现象突出。目前我市居民二次供水设施运维管理主体复杂混乱,包括委托物业服务公司管理、社区或业务委员会管理、供水企业专业管理、无人管理等多种模式,且大部分管理单位缺乏相应人员配备及专业技术。根据我市近些年信访投诉统计分析,二次供水方面主要涉及水质污染、水压不足、公摊水损费用高、物业捆绑收费、擅自停水等问题,责任推诿现象突出,管理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三)改造任务量大,资金筹措困难。二次供水设施改造过程中涉及供水管网改造、加压设备更新、抄表到户等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供水工程。而我市二次供水设施数量众多,改造任务量大,实施抄表到户管理前必须全部进行改造。由于涉及多方主体的复杂性问题,若单靠用户、管理单位及供水企业自行筹措资金,实施难度较大。

   法:

  三、建议

  (一)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配套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一是加强与省有关部门沟通,把握下来省修编《广东省城市供水管理规定》的机遇,建议省在推进二次供水抄表到户管理方面出台更为明确的强制性条款;二是建立健全二次供水联动管理机制,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在住建部门办理房屋建设审批的环节,考虑增加水务部门及供水企业对房屋配套二次供水设施的审查意见,共同推动我市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及抄表到户管理工作,实现从源头建设到后期运行维护全过程接受规范化监管;三是建议市价格管理部门牵头尽快研究制定二次供水设施运行维护收费办法,规范运行维护的服务范围和收费标准,为有效推进二次供水设施改造、移交管理等工作提供明确的价格指引。

  (二)尽快启动二次供水抄表到户前期工作,制定方案,分批推进。根据“因地制宜,轻重缓急,先易后难,分批推进”的原则,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由市水务局牵头协调,供水企业负责实施,各有关职能部门配合。

  (三)拓宽筹措渠道,强化资金保障。因二次供水设施改造资金较大,建议分期实施,此外为进一步拓宽筹措渠道,强化资金保障,建议考虑以下几种出资方案:一是采用财政全额出资的方式,市镇两级承担;二是采用财政+供水企业组合出资的方式;三是采用财政+供水企业+用户组合出资的方式。

提案者: 张敬智,杨朝琴,尹志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