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东莞一直以“制造业名城”、“世界工厂”享誉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东莞制造成为东莞的对外城市形象的一张金色名片。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对东莞旅游业发生了冲击和影响,多景点、多镇街特色旅游呈现弱化运营甚至停滞状态。2023年1月8日后,新冠疫情将乙类乙管。如何回归常态,发展社会经济,是当下重要的社会发展议题。其中,发展旅游业是一剂改善疫情不良影响的良药,一方面旅游业是朝阳产业,能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另一方面,旅游产业本质是一种服务业,是与外界保持沟通交流的最直接的行业,有利于东莞的对外城市形象;有利于提升对新莞人的凝聚力,促进疫情后各行业恢复发展。因此,疫情后推动东莞市旅游业复苏,实为当务之急。
办 法:
一、正面宣传,提振市民旅游信心
随着近期取消行程卡、各地取消落地检,旅游景区不再对游客查验核酸和健康码,给近三年以来疲软的旅游业打了一针强心剂,各地景区再次开放大门,迎接四面八方的游客。但疫情带给人们心理上的压力并不能一天散去,大部分市民对是否出门旅游还在观望中。因此,要统筹宣传、卫生、旅游等部门大力宣传、正确引导市民科学对待疫情,又要规范引导,杜绝“一刀切”、“层层加码”现象等一些管控遗留措施,给旅游业打开大门,全面促进全市旅游产业复苏。
二、有效统筹,发展地方特色旅游
随着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东莞特色旅游业”的概念因时而生。水乡片区麻涌镇建设了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启动古梅乡村旅游路线,虎门镇创建了以虎门炮台为纽带的历史文化游,清溪镇成功创建广东特色旅游名镇,樟木头镇创建了的客家文化品牌,寮步镇建设了佛灵湖旅游风景区等,对擦亮地方旅游品牌有重要推动作用。同时,东莞是制造业名城,具备诸多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工商业发达,一些具有工商业名品特色馆场也具有丰富的旅游价值,如位于麻涌镇的可雅白兰地文化馆以及分布在全市如虎门、厚街等各镇街分馆,以其中国唯一高端白兰地民族品牌闻名大湾区,得到广大消费者认可,又如粤晖园,成为新派园林景点,对于此类民间旅游点,可以统筹作为旅游精品景点进行推广。市旅游、规划部门可优化重点旅游镇区和项目的规划,注重对比,在差异化中打造东莞特色旅游品牌。加大调研力度,探索差异化发展的模式;挖掘各镇区工商业旅游资源,使工商业精品旅游成为东莞旅游业的新的生力军。
三、强化服务、健全旅游产业体系
面向2023年,要运用“旅游+”的思想,推动旅游项目的跨界融合。让旅游业与工商业相结合,整合全市的工商业旅游资源,引导更多的企业加入工商业旅游的项目。另外,工商业旅游项目可以拿来和学校或科研机构合作,组织工业游学夏令营。借鉴其他城市的旅游的经验,实现“全域旅游”。多与其他旅游城市政府部门交流,投入财政力度改善城市的硬件设施(包括网络、公共场所的配套设施),合理地在市内增加旅游城市的印记(包括街道柱子的宣传样式,在政府官网上增加宣传动画等等),使东莞旅游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