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局
市工信局:
东莞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提案第20230193号《提升我市中小微企业核心竞争力 助推我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收悉。结合我局职能范围,经认真研究提案有关建议,现答复如下:
一、落实情况
(一)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
一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的精神,大力实施“粤贸全球”品牌工程。发动组织中小微企业积极利用“粤贸全球”广东线上展览平台,帮助企业积极应对疫情给境外参展带来的冲击,突破传统展会的时间、空间局限性,帮助企业降低参展成本,抢抓外贸订单,进一步丰富企业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的渠道。同时,鼓励我市各行业协会和商会积极做好发动工作,进一步扩大企业产品宣传力度,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二是组织中小微企业参加“粤贸全国”知名行业展,帮助企业开展市场调研、产品销售和发布、渠道拓展、品牌宣传、产业对接等。2022年,我们已经累计发动超过800家企业报名参加近40个“粤贸全球”线上境外展项目。组织93家企业包机参加2022第四届广东(马来西亚)商品展、亚太区美容展新加坡特别展等3个境外展,意向成交金额13亿元,助推莞企出海寻商机。境内展方面,积极组织莞企莞货参加14场境内“粤贸全国”展会项目,累计参展莞企业超600家,意向成交额达125亿元。
(二)推动企业开展贸易数字化转型
一是紧抓电商平台丰富资源,依托电子商务行业协会、服务机构力量,分行业、分区域举办各类交流会、洽谈会、对接会、宣讲会等活动,每年举办交流会、推介会、对接会、电商实操培训等活动100多场,推动更多制造企业创新发展。二是与各大平台开展合作,积极整合大型电商平台资源和力量,帮助制造企业抢抓订单。目前已与阿里巴巴、拼多多、京东、苏宁、天音互动、盟大等各大电商平台合作,形成了数字化展会、东莞优品馆、东莞直播基地等合作方向。引导各大平台将更多资源倾斜到东莞,帮助东莞企业抱团上线平台,各大电商平台与东莞制造企业合作不断深入,有效推动制造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二、下一步计划
(一)构建中小企业营销网络
一是开展“粤贸全国”“粤贸全球”活动,支持中小企业组团参加知名行业展和区域性综合展。二是积极布局东莞商品展销中心。配合东莞市驻京联络处,加快推进北京莞货展示推广中心建设,力争早日投入运营。加快推动在汤加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复制推广,形成覆盖全球主要市场和国内重点区域的销售网络。三是依托本地知名展会搭建平台。大力支持会展业发展,打造加博会、智博会、台博会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性品牌展会,推动中小企业参展,提升我市中小微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拓展中小企业线上渠道
一是积极搭建电商平台专区。充分发挥我市3C数码等高新技术产业优势,加强与各大电商平台沟通合作,开辟更多“东莞优品馆”“东莞特色馆”等电商平台专区,带动东莞中小企业“抱团”上线各大平台特色栏目。二是广泛开展深度辅导对接。进一步发挥电商平台、行业组织资源优势和扶持政策导向作用,联合电子商务行业重点商协会,针对不同企业和电商平台特点举办深度辅导对接活动,精准匹配电商平台和企业资源,加速推动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开拓市场、提质增效。
市场监管局
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根据安排,我局是东莞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20230193号提案《提升我市中小微企业核心竞争力,助推我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会办单位。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知识产权工作情况
一是从服务企业发展角度优化扶持政策。我局出台《东莞市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市场监督管理)管理办法》及附件《知识产权战略专题项目实施细则》,支持中小微企业培育高价值专利,引导中小微企业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高效益运用;牵头起草了《东莞市商标品牌赋能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经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正式印发实施出台《东莞市商标品牌赋能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商标品牌培育提升行动,鼓励中小微企业加强商标品牌建设工作。目前正在受理企业商标品牌诊断策划等项目的申报工作,将为15家东莞企业开展商标品牌诊断、策划等工作。引导企业加强商标品牌注册培育,加强商标品牌资产管理,强化商标使用导向,实现自有商标品牌全面提升。
二是建设东莞知识产权国际名品馆。4月19日,我局牵头建设的东莞知识产权国际名品馆正式开馆。馆内集中展示了东莞商标品牌发展历程,分区域展示东莞品牌产品和区域品牌特色产业集群,其中“企业展示区”免费展示东莞代表性商标品牌企业,我们首批共邀请了21家企业入驻,它们包括耳熟能详的OPPO、vivo、以纯等,每家企业都有独立展间,以展示特色鲜明的企业风采,该馆承载讲好东莞品牌故事、东莞品牌宣传等功能。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积极贯彻落实《东莞市商标品牌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东莞市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市场监督管理)管理办法》及附件《知识产权战略专题项目实施细则》,从授权发明专利和注册商标资助、高价值专利培育、知识产权金融资助、企业商标品牌诊断策划、知识产权强企培育等项目着手,进一步加大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促进我市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质量提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助推我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服务好东莞的产业和企业,致力把知识产权国际名品馆打造成为东莞对外展示知识产权的重要形象窗口。
工商联
一、打造服务平台,凝聚社会力量为小微企业赋能增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民营经济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与小微企业的沟通联系,助力优化小微企业发展环境,我会于2022年12月16日正式成立东莞市工商联小微企业工作委员会,由市工商联副主席、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吴丰礼任委员会主任,委员会成员主要由东莞市个各行业小微企业主要负责人组成,是东莞市工商联(总商会)联系服务小微企业的工作抓手和服务平台,全力支持小微企业提速发展。
二、开展走访调研,深入了解小微企业发展需求
今年以来,先后走访了拓斯达、上耕商务、源友实业、法制盛邦、新萌食品、正旭新能源、日正实业、精校金属、合福稻农业、朝阳电子、永林电子、登尼特、迈斯普、通莞科技、文一集团等企业,深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及发展需求,以及相关行业产业链的市场现状,征询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意见建议,从金融支持、政策扶持、技术支持、市场引导等角度,多维度探寻助力小微企业持续稳健发展的有效措施,探索资源交互及专业赋能的可行性。为进一步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提升东莞农产品产业链品牌影响力,助力相关企业拓市场、补短板,2023年6月20日,我会组织市工商联小微企业工作委员会委员企业代表、镇街工商联(商会)、团体会员相关企业代表开展农产品产业链品牌建设交流走访活动,深入了解学习现代综合农业集团“东莞市合福稻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实践经验,加强行业交流合作,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供需对接、团结发展。
三、探索专业服务,致力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解决方案
基于东莞小微企业供应链格局,加强与相关金融机构的沟通联系,研究引进先进城市、先进企业的融资经验与模式。探索提出基于核心链主企业的商业信用而设立的应付账款数字化债权凭证,凭证持有人可以将其拆分流转、在线融资或持有至到期收款,依托区块链技术将核心企业的信用传递至小微企业,将供应链金融服务延伸至末端,创新提出解决小微企业信用等级偏低、融资困难等问题的解决方案。随着分布式新能源的持续发展,峰谷电价差的日渐扩大,储能需求正日渐增加。通过调研江浙及大湾区的储能工业用户侧应用案例,以及主动对接联系我市及周边城市优秀储能企业,探索新能源用户侧应用建设思路,为企业提供降本增效方案。
下来,我会将以小微企业工作委员会为推动小微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着力加强政治引领,引导广大小微企业稳定发展预期,坚定发展信心,积极开展政策宣讲推介、学习培训、行业交流等活动,持续为小微企业提质赋能、提速发展。
市工信局
虎门镇政协小组:
您提出的《提升我市中小微企业核心竞争力,助推我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第20230193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总体办理情况
为确保市政协提案按时按质完成,我局把提案办理落实到责任科室,在办理过程中,注重各环节的衔接和协调,工作总体进展顺利。截至2022年底,全市实有市场主体约160万户,工业企业约21万户,规上工业企业数1.28万家,居全国地级市第一,其中规上中小企业约1.25万家,占比达97.6%,数量和占比都逐年增加(2019、2020、2021年分别为9765家、10570家、11073家,占比分别为97%、97.3%、97.5%),成为我市制造业发展的坚实支撑。
二、意见建议的办理情况
(一)完善顶层设计,打造中小微企业发展全方位政策扶持体系
针对建议提到的“减弱政府干预,整合社会力量全面帮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主要开展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推动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为全面优化我市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和创新生态,推动市委、市政府以东委字一号文的形式,联合推出《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2023年推动我市民间投资超2000亿元、培育全市民营市场主体达到165万户、力争打造一批在全国、全省具有领军地位的民营企业集团”的具体目标。《若干措施》共涉及财政资金 116210 万元,围绕五个方面形成12条针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扶持措施。二是将“专精特新”和“小升规”工作纳入镇街年度工作考核。发挥镇街主观能动性,将“专精特新”和“小升规”的培育工作下达任务至各镇街,明确量化目标,并将工作完成情况纳入镇街工作考核范畴。
(二)依托莞商学院,搭建学习交流平台
针对建议提到的“ 依托“莞商学院”搭建“线上+线下”分行业学习平台”,一是举办企业家培训。结合我市产业发展的需要,依托莞商学院的品牌和平台,通过线上与线下培训相结合、理论与实操相结合、走进成功企业等形式开展企业家培训。2022年,共举办企业家课堂3期,企业家面对面活动3期,累计培训企业家人数1200人次。二是实施企业经营管理者素质提升资助。开展倍增企业经营管理者素质提升资助,共资助191家“倍增计划”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国家“小巨人”企业的682名企业家、骨干人才自主参加国内高校培训,提升素质。三是建立完善产业人才工作。成立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推荐国家级人才项目47人,成功入选5人;推荐省级人才项目1人,成功入选1人;推荐市级人才项目18人,仍在评选阶段。
(三)丰富留人政策,以政策落地促人才落地
针对建议提到的“高质量培养和留住骨干人才”,实施“倍增计划”试点企业骨干人才资助,撬动镇街配套资助。按倍增企业提名的骨干人员上年度经济贡献市级留成部分的80%标准进行奖励,每人每年最高100万元,对符合条件的市级试点企业骨干人员给予每人每月2000元住房补贴。2022年共对567 家倍增企业资助9668.49 万元。对倍增试点企业及协同倍增企业配置民办中小学校学位指标并给予对应指标一定额度学费资助。2022年,资助431家倍增企业共1234.60万元。实施“倍增计划”企业经营管理者素质提升资助,采用定制课程、资助奖励等方式,开展企业经营管理者素质提升资助工作。2018年至今,共联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举办了3期莞商学院定制课程,资助143名企业管理者合共172万元。
(四)搭建展示平台,打造东莞品牌
针对建议提到的“搭建民营经济展示平台,铸就产业品牌,弘扬民营企业家精神”,一是大力实施“粤贸全球”品牌工程。帮助企业积极应对疫情给境外参展带来的冲击,突破传统展会的时间、空间局限性,帮助企业降低参展成本,抢抓外贸订单,进一步丰富企业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的渠道。二是组织中小微企业参加“粤贸全国”知名行业展。2022年,已累计发动超过800家企业报名参加近40个“粤贸全球”线上境外展项目。组织93家企业包机参加2022第四届广东(马来西亚)商品展、亚太区美容展新加坡特别展等3个境外展,意向成交金额13亿元,助推莞企出海寻商机。境内展方面,积极组织莞企莞货参加14场境内“粤贸全国”展会项目,累计参展莞企业超600家,意向成交额达125亿元。三是建设东莞知识产权国际名品馆。集中展示东莞商标品牌发展历程,分区域展示东莞品牌产品和区域品牌特色产业集群,其中“企业展示区”免费展示东莞代表性商标品牌企业,首批共21家企业入驻,包括OPPO、vivo、以纯等,每家企业都有独立展间,以展示特色鲜明的企业风采,该馆承载讲好东莞品牌故事、东莞品牌宣传等功能。
接下来,我局将继续推动《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全面优化我市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和创新生态,进一步促进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壮大,2023年力争推动我市民间投资超 2000亿元,培育全市民营市场主体总量达到165万户,打造一批在全国、全省具有领军地位的民营企业集团,奋力推动东莞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办理单位: 市场监管局,工商联,市工信局,商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