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基石,而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无疑离不开大量的户外活动。近年来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显示,我国中小学生中超重学生比例增加,学生近视率持续上升,这都与缺乏户外活动有关。增加户外活动,有利于增强青少年身体素质,抵御病毒侵袭,降低学生近视率,而让青少年有充分户外自由活动的时间更有利于锻炼其沟通协调能力,培养积极乐观自信上进的性格,拓展其思维及想象力。目前东莞市中小学已经按照教育部有关中小学体育课设置的规定和要求,开齐并上好体育课。但中小学具体实施中,常因为安全及疫情(即将过去)的原因,大量减少甚至取消户外自由活动,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 缺乏自由活动时间
  目前普遍学生(尤其是小学生)从早餐进入学校到下午离开学校,都需要遵守严格的纪律规则,并有老师专门监督。诚然在教室、图书馆及寝室需要按照规则不得喧哗,但如果在操场也必须按照老师的要求跑步、跳绳、投篮等,势必让学生缺乏积极主动性,让教育变成了流水线加工厂,所有的孩子都是一个模子教育出来的。同时也让校园失去应有的活力,变得死气沉沉。
  2. 课间活动被严格限制
  目前东莞中小学通常因为所谓安全原因对学生在课间时间的活动有严格限制。如不允许到操场甚至其他楼层玩耍,不允许跑动及大声喧哗,并有专门人员记录监督,一旦学生违反则会扣除班级分数。这极大限制了学生课间活动自由,并且打消了学生室外活动的积极性,导致大量学生觉得到户外走廊也很无聊还不如在教室看书,身体眼睛都没有得到应有的休息。诚然学生安全十分重要,但这种为了确保安全而限制学生活动的办法无异于“因噎废食”,而提前两到三分钟的“课前准备铃”进一步压缩了课间时间,导致学生更不愿意去户外活动。应该出台相应规则使学生可以按照班级或年级轮流到操场自由活动。
  3. 由于疫情户外体育课减少
  之前由于疫情原因,经常出现一个班级一旦出现阳性病例就取消班级一周户外活动的情况,随着疫情逐渐开放,这类情况应该杜绝,更应该保障学生户外体育课的时间,只有锻炼好身体才能更好的抵御病毒。

   法:

  1. 建议东莞市教育局在中小学推广“自由活动课”,每周至少有一至两节课的时间让孩子在操场自由活动而不受约束。同时划定活动范围,确保孩子安全也能不影响其他班级上课。
  2. 建议把课间活动按照班级或年级轮流到操场自由活动,在学生过多活动空间不足的情况下保障活动空间及安全。充分保障户外体育课时间,在疫情逐渐放开的情况下不再限制有疫情班级到户外上体育课。
  3. 建议东莞市教育局制定学生户外活动时间考核制度,将学生日均户外活动时间作为学校考核指标之一,确保学生有充分的户外活动。

提案者: 鲍煜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