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服务数字化水平是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重要环节,营商环境是区域竞争力的关键指标。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就指出“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李克强总理也指出“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之后,国务院出台了《营商环境条例》,发布了《关于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东莞与深圳前海边界相接,亟待对标前海先进改革示范经验,加大力度推进政务服务数字化建设,提升服务便利化水平,构建富有竞争力的营商环境。
一、深圳前海数字化政务服务的先进经验
政策支持:《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第五批改革创新经验复制推广工作任务》(2020)第一条 投资便利化领域(8项)。《深圳经济特区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清单》(2021)第十四条 打造“深i企”政策精准直达企业服务平台。
主要措施:一是建设前海“政务e小站”优化政务服务:开展“政务+金融”“政务+党建”“政务+商圈”“政务+智慧”等“政务+N”服务创新探索,通过在多片区布设前海“政务e小站”,提供13类100多项高频政务事项查询打印和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等部门共128项政务事项咨询办理。二是通过“e企惠”平台为企业精准推送产业政策:为破解企业在获取和申请产业扶持政策中的“痛点”“堵点”,前海建立“e企惠”平台,为辖区内企业提供“千企千面”式的个性化、智能化产业政策服务。
办 法:
二、对本市提升政务服务数字化水平的建议
参照深圳前海在政务服务数字化建设先行先试的优秀经验,现对本市提升政务服务数字化水平提出如下建议:
(一)建设完善政务服务数字化工作机制
成立政务服务数字化改革领导小组,统筹政务服务数字化改革相关工作。结合本市实际量身制定政务服务“1+N”配套管理制度,制定完善配套的企业工程项目审批、信用赋能、数字政府建设等有关制度。通过大数据技术,为辖区内企业提供“千企千面”式的个性化、智能化政策服务。
(二)打造线上线下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
进一步推广基于互联网和自助终端政务服务的多向延伸,打造“互联网端、移动端、自助端、窗口端”多维度信息化服务平台,实现线上审批事项“网上办、马上办、一次办”。打造“政务+金融”、“政务+党建”、“政务+商圈”等“政务+N”的共建共赢新格局,实现线下政务服务“就近办、多点办、一次办”,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智慧政务服务。
(三)建设产业政策精准服务平台
将各项惠企政策文件数据化、政策落实事项化、政策办理线上化,真正让惠企政策“找得到、看得懂、办得了”。基于企业动态数据库对企业进行精准画像,对重点企业每月通过短信、微信推送专属服务。针对政策申请条件和扶持标准进行智能化解读,通过匹配企业及人才的基础数据,实现产业扶持和人才补贴政策的精准投送。定期开展产业政策分析,基于政策的查询、申请情况,分析产业政策的关注度和满意度,收集掌握企业对政务服务的相关诉求,实行线上快速协调处置,实现企业诉求“一键提”,职能部门“速反馈”,精准服务“更匹配”,支持企业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