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旗帜鲜明提出“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发展战略,要以实体经济当家,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迫切需要文化软实力作内在支撑。进一步擦亮“中国近代史开篇地”的金字招牌,以东西方文明碰撞交融、创新发展为特色,提升思想认知高度,抢占文化制高点,是文化强市的重要抓手。
对东莞而言,文化工程不仅要有通用性的城市文化建设,更需要深入挖掘自身资源禀赋,突出人无我有的差异性和文化亮点,根据新时代的重大发展变化,寻找有效的文化载体,利用人类通用的文化符号,以多元文化为途径,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
1840年5月,人类历史上第一枚邮票——黑便士在英国伦敦正式发行,拉开了人类信息沟通制度化、标准化、全球化的序幕,万国邮联网从此发轫,逐步覆盖世界各国,带来了全球文明发展的福音。
1840年6月,英国因为中国禁烟所导致的贸易争端,悍然发动了轰动世界的鸦片战争,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华民族走向救亡图存之路。
同年同时段发生的二件深刻影响人类历史走向的大事,一边代表着秩序和融合,一边代表着侵略和剥夺,一件发生在当时的世界强国首都伦敦,一件发生在中国南海边陲的虎门,这是何等鲜明的对比。鸦片战争与邮票首发,同在1840年,一个在战争炮火中怒吼,另一个在工业文明中诞生,两者看似不相关,却走向了历史性的交融,完成了中西方文明的呼应。
时过境迁,中华民族历尽艰辛,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建了新中国,逐步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三级跳,正日益接近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邮票作为世界文明的符号,是世界通行的语言。如能充分利用好邮票作为展示人类文明成果的有效载体,建设万国邮票博物馆,无疑成为东莞打造“中国近代史开篇地”这张世界级文化名片的绝佳手段。
办 法:
1、全面系统规划建设万国邮票博物馆的整体方案
提出建设万国邮博馆,是基于对历史的尊重与反思,对文明融合创新的生动实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执着追求的集成表达。以一个馆讲述全球的发展变化,以邮票为载体反映人类的共同追求和共同价值。她既是过往的总结,又是现实的映照,更是未来的前瞻;她既有实物的收藏展示,又有信息文明创新发展的成果,更有万物交流的展望。她是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文明演化”的总汇,需要全面系统化的整体方案。
2、以邮博馆为抓手,推动东莞“设计之都、潮玩之都、时尚之都”的发展
邮票从诞生到发展,一直都是国家形象的载体,在方寸之间表达国家发展与文明内涵。因此,邮票从来就是各国艺术大师操刀设计、国家审定、全球发行的文创作品,又是与货币一样由国家定价的有价票据,集艺术性、规范性、大众性、收藏性于一体。建设万国邮博馆,并由此举办全球性、区域性的艺术名师展览,把全球设计大师、全球艺术活动与东莞文旅有机整合,将有力推动东莞时尚产业、潮玩产业相融合的迭代升级,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3、以邮博馆为抓手,打造新时代文旅研学的高地
爱国主义教育并不仅仅只是回头看惨痛的历史,牢记教训,更要有做好当下引领未来的文明成果和远景规划。万国邮票博物馆,既是中国的,又是全球的;既有过去的,又有未来的,各种文明成就都展现在方寸之间。从一座博物馆出发,可以回顾历史,可以勾画未来;可以理解中国,可以看到世界,将极大促进爱国主义教育的与时俱进与文旅研学的不断发展。
期待我市能以国际大视野用好这一宝贵资源,加快建设万国邮票博物馆,打造一个世界性收藏特色的文化高地,通过邮博馆生动而自然地讲述中国故事,展示东西融合文明发展的成就。让东莞走向世界,让世界认知东莞,努力实现世界文明互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