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开始,市委市政府全面推动“建城、修路、整山、治水”城市建设目标任务,将全市优质生态资源统筹保护。到2022年,全市累计投入25.27亿元,建立森林公园21个、面积339.61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3.9%,森林公园的品质得到不断提升。
  一、面临问题
  由于森林公园初期统筹规划不足,长期性规划力度不够,导致目前多数森林公园的主题定位缺乏、目标人群不清晰、同质化严重;另一方面在公园建设过程中,由于财政资金投入有限,目前森林公园建设主要以满足游客基本的游览需求为主,还停留在基本的道路、停车场、亭台楼阁等基础设施上,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对生态产品需求。

   法:

  二、对策建议
  为加快推进东莞森林公园高质量发展,让生态优势真正转化成“金山银山”,在加大市财政投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应积极探讨社会资本投资建设,为此建议:
  1、引入社会资本推进森林公园‘新基建’。目前,森林公园主要由政府投资建设,主要投入在道路、停车场及简单景观建设,基建设施只能满足基本的游览要求。文旅‘新基建’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索道、滑索、跨景区直通交通投入、高品质旅游产品建设及景区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开发等。‘新基建’需要的大量的资金投入、专业化的管理及承担较高的经营风险,引入专业的社会资本进行投资建设运营,能真正体现资本方的专业能力和建管一体化的优势,除了运营效率提高,在运营成本控制上也能充分体现规模和专业优势。
  2、引入社会资本开发森林公园旅游‘新业态’。目前,我市森林公园开发处于初期阶段,游玩路线单一、旅游产品缺乏、同质化严重、景区相对独立,无法形成全域旅游框架,旅游产值与实际价值不匹配。引入社会资本积极培育自然教育、森林康养、生态露营、亲子旅游、酒店民宿,开发沉浸式旅游产品等森林旅游新业态。以全域旅游的理念串联森林生态旅游产业,整合森林旅游资源。
  三、措施保障
  (一)保障项目开发用地
  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和森林公园专项规划,释放森林公园及周边合适的建设用地用于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对符合报批条件的重点旅游项目,优先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化用地报批程序,提高用地审批效率。
  (二)探索适宜于社会资本的开发方式
  1、延长经营权出租周期。目前,一般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周期为五年,难以吸引一些前期投入巨大,投资回报周期较长的项目。建议社会效益性强的项目,委托专业公司评估后确定其出租价格和出租年限,参照政府采购和工程招标的方式,增加公开招标的招租方式,适当延长社会资本投资项目的经营权出租时间,放宽出租周期限制。
  2、探索出台支持。市有关主管和职能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森林公园建设;并开展森林资源、国有林地的整合收储,与社会资本合作投资建设重大项目及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推动东莞森林资源利用,将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

提案者: 赵玮辛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