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东莞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20140014号提案的办理意见
陈惠森代表:
您在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的建议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市污水治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建议中主要提及建设截污次支管网的资金问题,我局就建议内容进行认真研究,办理意见如下:
一、编制实施方案,指导工作
为切实指导全市截污次支管网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水环境,我局编制了《全市截污次支管网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并于2012年12月,已经市政府审定,并印发给各镇街,作为实施截污次支管网工程建设的依据。
二、科学规划,减少建设投入
(一)督促开展规划编制
编制排水专项规划是开展截污次支管网工程的基础条件,是科学、合理开展管网建设的依据。2012年3月,我局下发《关于开展各镇排水专项规划编制的通知》,要求各镇开展排水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规划的内容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划的编制要求,应包括雨水、污水、城市内涝整治、雨水调蓄及利用等方面。且要求各镇将截污次支管网专项规划编制内容一并纳入排水专项规划考虑。
目前洪梅、石碣等6个镇街的排水专项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道滘、长安等8个镇街已完成编制工作,预计今年上半年上报我局开展评审工作。我局将加强对各镇街的技术指导,督促其他镇街加快推进排水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并切实做好排水专项规划的评审工作。
(二)优化建设方式
优化建设方式,能合理控制投资规模,减少建设投入。要求各镇街根据发展需要和截污需求,有重点、分区域、分阶段实施次支管网建设,合理控制短期工程投资规模。
一是要加快排污口接入截污管网系统。要求各镇街摸查截污管网周边排污口现状,对易于接入或污水排放量较大的排污口,优先考虑开展次支管建设,以有效削减现有排污口数量,提高主干管网的收水量和进水浓度,进一步发挥管网的截污效能。
二是优先考虑城市基础设施升级需配套建设的次支管网。为避免重复建设,降低截污次支管网工程建设成本,要求各镇街充分结合城乡发展实际,对基础设施升级改造的,优先配套截污次支管网,确保城乡规划与次支管网建设相同步,减少因重复建设造成的资金和资源浪费,并逐步完善城乡截污管网体系。
三是充分利用原有排水管网。要求各镇街对原有排水管道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估,对可利用的管道,合理开展管网整改工程,将其纳入我市截污管网系统,发挥原有管道的截污纳污能力。充分整合和利用各镇街原有排水资源,能进一步完善截污管网系统,减少新建工程的资金投入。
三、争取资金补贴
《全市截污次支管网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已明确截污次支管网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但截污次支管网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耗时长、所需资金量大,考虑到镇街普遍反映资金短缺问题,为有效推进截污次支管网建设工作,我局多次报请市政府为我市截污次支管网建设提供资金补助。
(一)石马河地区资金情况
石马河流域整治工作是我市水污染整治重点区域,我局自2013年来多次报请市政府,请求提供石马河流域截污次支管网资金扶持政策。2014年4月,市府办将《关于石马河流域截污次支管网建设资金安排问题的复函》(东府办复【2014】162号)函复水务局,明确至2016年底,石马河流域7个镇街的截污次支管网工程建设资金扣除中央、省财政补助资金后,按市、镇5:5比例分担。工程由市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融资,由市、镇财政按相应比例安排资金还本付息。
(二)水乡地区资金情况
《东莞市节能减排财政综合示范城市主要污染物减量化项目分工实施方案》(东府办【2014】33号)明确2014年至2016年水乡地区需要建设截污次支管网150公里,任务重,时间短,且水乡地区经济实力相对薄弱,资金压力大。为确保建设任务顺利完成,我局草拟了《关于水乡地区截污次支管网建设有关问题的请示》(东水务[2014]81号)报请市政府,请市财政考虑水乡地区实际情况,酌情提供资金帮扶政策,目前该请示尚待市政府审定。
(三)其他镇街资金情况
为推进截污次支管网建设工作,我局多次组织镇街召开座谈会议,及时了解工作中存在困难,协助镇街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是各镇街都普遍反映到的问题,除上述的石马河流域和水乡地区镇街外,其他镇街的资金补助情况,我局正与财政局协商,待补助方案完善后将报请市政府。
推进截污次支管网建设工作,有利于完善我市目前的截污系统,扩大截污范围,提高污水收集率,有效改善我市水环境质量,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局将继续切实履行工作职能,强化与镇街、各部门沟通,协助镇街解决问题,积极推进截污次支管网建设工作,为我市水生态文明发展贡献力量。
办理单位: 东莞市水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