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发挥着吸纳就业、增加经济活力、满足居民消费需求等重要作用。小微企业、服务业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由于体量小、抗风险能力低,在疫情反复和经济下行双重冲击下,面临客流减少、收入下降和一些必要的刚性支出,经营上面临着不同的困难。为此,国家、省、市推出一揽子金融、税收等纾困政策,为经营困难行业和小微企业提供有力的支撑。在惠企政策实施过程中,不少企业主体反映对政策了解不够透彻、申请程序复杂、企业获得感不强等问题。为解决惠企政策“落地难”、“兑现难”,打通政策兑现“最后一公里”,最大程度提高企业和群众获得感,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法:

  对推动惠企政策落实落地提出以下建议:
  1、运用“微课堂”宣讲“大政策”。受疫情疫情以及群众时间的碎片化,传统的政策宣讲已经不能满足政策对象的需求。建议责任部门在出台政策的同时,针对不同的受疫主体、政策类型制作宣传短视频、专家解读微课堂,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灵活的方式精准解读政策。与传统的政策宣讲、发放政策手册相比,微课堂、短视频,更直观、便捷、易于接受、传播面广、传播速度快,更有利于政策对象及时有效接收政策信息。
  2.开通惠企政策“就近办”咨询热线。惠企政策涉及较多专业标准、数据,群众对政策不敏感、解读能力受限,导致不少企业在未充分阅读理解政策的情况下,选择放弃。建议国家、省、市惠企政策在宣传和解读过程,明确镇街(园区)“就近办”责任人咨询电话,提高解读政策效率和政策执行率。
  3.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宣传推广惠企政策。行业协会具有行业性、中介性的特点,是联接政府、企业的桥梁和纽带,通过行业协会向会员宣传、解读适用于本领域对象的政策,提高政策宣讲针对性和精准度。另外,行业协会可及时了解、收集行业协会商会所属会员在政策落实情况、存在问题,及时把意见建议反馈给政策制定者,以适时调整,推动政策落地,提高惠企服务针对性、实效性。
  4.简化兑现流程,提升政策获得感。目前大部分的纾困政策,申报条件需要“自行判别、申报享受、相关资料留存备查”,往往微小企业、个体户对自己企业是否符合政策受益条件,或者属于哪一级别、范畴,自判能力不足。建议业务部门梳理符合政策条件企业名单,及时上下沟通,让企业尽快享受;在减税、退税等方面可以尝试“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服务模式,让符合退税、减税条件的企业主体直接受益;对必须由政策主体自主申报,方可享受实惠的,建议开放线上申报,实现一网查询、一站申报、一键通达、快速兑现,减少到服务窗口办理频次;同时,建议政策责任单位要一步强化“主动服务”的意识,主动提醒、帮助和指导企业进行申报,真正做到让企业看得见、办得了、享得到。

提案者: 梁惠棠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