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强调,要突出制造业当家,高水平谋划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1月28日,广东省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动员全省上下快速投入高质量发展有力行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专精特新企业作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集中体现,是制造业当家的“定盘石”。我市是制造业大市,制造业为GDP贡献超过了一半。其中专精特新企业1893家,均处于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拥有解决卡脖子技术创新能力。
  我市在推动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当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专精特新不够精和新,未能及时抓住风口产业机会快速增长;二是高端前沿研究不够强,关键核心技术未能充分自主可控;三是创新生态不充分,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水平不够高;四是数字化转型步伐不够快,制约了高端发展;五是产业空间仍不够充分释放。为此,建议坚持制造业当家,加快推动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


   法:

  一、抓住风口产业,加快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这类企业综合实力强、产业基础好、创新活力足,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能解决市场卡脖子的问题。随着俄乌战争具有地区深远影响等事件的推动,能源产业一跃成为全球最热的“风口”产业,聚焦于储能、光伏太阳能、动力电池等领域未来三年内将是快速增长产业,加快聚焦这一板块单巨人企业的培育,将我市打造成全国新能源产业链大国,占据新产业风口制高点,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来引擎动力。
  二、瞄准高端前沿提升我市专精特新企业创新能力
  以智能终端、高端装备制造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为引领,加快推动科技创新攻关“卡脖子”问题,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具有国内外市场竞争优势的产业布局及产品结构,推动产业链迈向中高端。
  三、加快形成专精特新企业的创新生态
  强化我市1893家专精特新企业在装备工业、电子信息、能源产业、材料产业、低碳产业等产业上的话语权,为国内外提供“东莞企业”解决方案,推动自主创新与协同创新相结合,加强相关科研院所和企业的通力合作产学研结合,在持续提升自身科研能力的同时,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创新资源整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水平,推动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产业创新生态圈。
  四、加快数字化转型 做强做优装备制造
  紧紧围绕新能源、储能、电动汽车和智能制造等高新领域的需求和机遇,推动相关核心元器件和新材料的研发和高质量发展。同时围绕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动力电池、氢燃料电池汽车、充换电设施等重点领域,推进新能源专精特新企业迈向产业链高端,助推专精特新企业实现装备产业化替代、打破国外垄断。
  五、加快拓展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产业空间
  加快扶持我市各镇街园区先行先试打造一批低成本高质量的专精特新园区,创新体制机制,为专精特新等高成长性企业提供低成本物理空间和高质量营商环境。对已经开展探索开始建有专精特新园区,加快扶持力度,尽快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样本,为制造业提供产业空间充裕、成本低、服务好、体制机制创新的“家园”。

提案者: 卓奇文,刘川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