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文旅消费在释放文博经济新活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夜经济是城市核心的消费动力之一,已成为提升消费水平的重要场景。多地政府明确提出加快打造“夜经济”城市品牌,从供给端和需求侧齐发力,激发夜间消费潜力。
  近年来,伴随“夜经济”的升温,各地博物馆相继推出“博物馆奇妙夜”活动。我市也开始推动一定范围的博物馆夜游试点工作,陆续举办了市博物馆华彩宫瓷、大唐宝藏、三星堆特展等“网红”夜间开放展览,以及美术馆之夜、可园中秋园林实景秀等,极大丰富了市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使“夜经济”有了新方向。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文博夜游活动主要集中在延时开放方面,常态化夜间开放尚未形成。
  二是目前仅市博物馆在夜游活动方面探索较为积极,部分博物馆尚未结合自身实际探索。
  三是现有的文博夜游类活动在整合文化消费场景、丰富文化消费产业链方面有所欠缺。
  四是从现实情况上看,博物馆受制于公益一类属性,开放夜游不能为场馆带来收益,增加的客流使博物馆“担子”更重。

   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东莞要进一步推进文化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实现千万人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推动文博“夜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议:
  一是进一步丰富博物馆夜游体验。对有能力开展夜游活动的博物馆,结合展览内容、场地实际,针对展览路线、游览方式、展演内容、市民互动等进行提档升级,让传统文化“活”起来,静态展览“动”起来,有效传播“融”起来,以品质保障为内核,推动其他消费场景的延伸,使文博夜游活动有备而开,在“夜经济”发展中扎实落地。
  二是探索博物馆夜间开放支持新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博物馆延时错峰开放,可通过调休等内部管理方式维持运营,也可借鉴南京市博物馆做法,对其夜间开放的收益可用于加班人员的绩效奖励。此外,还可在不改变藏品权属、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将运营权交给外部公司市场化运作。
  三是大力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创新政府投入+慈善公益基金会、“大馆带小馆”等发展模式,探索博物馆公益单位与市场机制相融合的务实举措,以社会力量的“活水”为博物馆发展带来活力,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一馆一策”方式,制定奖励办法,激发创新活力。
  四是打好新业态下文化和科技融合牌。突出“东莞范”“莞邑潮”“文化芯”“科技核”,加强文博数字科技的落地应用,促进数字文博交流合作,通过延伸文化产业链激发创新文化消费潜力,实现文旅融合、商旅融合,助力我市文博产业新业态的完善和建设。

提案者: 吴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