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治疗是未来医学发展的新趋势。临床营养诊断治疗可以增强各种治疗手段的效果,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命质量,增强大众免疫力,减少诊疗费用,减轻医保压力,让更多病人获益。目前,我市在临床营养服务提供方面存在四个突出问题:一是临床营养诊疗服务尚未得到医疗管理部门足够重视,尚未建立相关建设规划。二是临床营养服务供给不足。目前,三级医疗机构虽然配备有相应的工作人员,但未真正设立相关的临床科室,没有真正开展相关业务;二级医疗机构绝大部分没有相关服务提供。三是我市临床营养服务缺少总揽全局的专业业务指导机构。四是我市临床营养服务未形成上下联动深入基层的临床营养服务体系。
办 法:
一、加快构建全市临床营养服务体系。由卫生健康部门牵头,加快构建临床营养服务体系,督促医疗机构营养科规范化建设,管理医疗机构做好特医食品的调配、临床应用和肠内营养配制室的设置与卫生规范。推动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临床营养诊疗科纳入临床一级科室管理,合理配备临床营养医师。将临床营养诊疗工作纳入公立医院绩效评价体系。
二、成立东莞市营养质量控制中心。制定全市营养专业临床质控标准和年度工作计划,拟定营养专业临床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开展营养专业人员培训;逐步建立专业信息资料数据库,完善全市营养专业质控网络建设;对医疗机构营养专业设置规划、布局、基本建设标准、相关技术、设备的应用等进行指导;协助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做好临床营养诊疗专业医疗质量检查和评价。
三、加强医院营养科室建设。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将营养诊疗科纳入临床一级科室,肠内营养剂由营养科统一管理,作为医院二级库房使用,承担教学、科研和临床诊疗工作。重视营养支持治疗,由临床医生和营养诊疗科医生对住院病人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及会诊工作,根据需要开具营养处方,使用肠内营养制剂进行治疗,体现更大的临床营养价值。
四、加强临床营养工作人员培训。落实医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的临床营养科、骨干医生、护士和药师每年开展不少于一次专业培训。着力提升临床营养诊疗能力和学科地位,重点是加强临床营养学的青年人才专业化培养。
五、加强临床营养科规范化建设。从营养筛查及评价、诊断、治疗、监测等方面,加强特医食品的基本应用要求以及处方行为,进一步明确临床医生、临床营养师应用特医食品的标准化工作流程,着力向改善临床营养指标、关注实施率、营养干预率和筛查率等方面延伸,充分利用APP等信息化软件在膳食、疾病营养以及病人疗效等方面进行质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