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广州召开,动员全省上下快速投入高质量发展。东莞市市委书记肖亚非表示:东莞作为全省第四个万亿城市责无旁贷,将坚持制造业当家,坚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以“快干、苦干、实干”不折不扣执行省委决策部署,争取实现全年增长6%的目标。1月30日,我市召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部署要求,动员全市上下一开年就动起来、干起来,聚焦制造业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2月1日,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坚持以制造业当家 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一号文”),推出20条政策、75项措施,涉及产业培育和企业发展各项奖补政策资金约15亿元。
作为我市市场经济主体的核心组成部分,市属国有企业在今年的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应发挥更大的作用。我市市属国有企业经过近几年的重组整合,逐步形成了“10+3”的国有企业架构,国有资本布局不断优化,国有资产规模持续扩大。截至2022年底,我市市属企业资产总额8712.36亿元,同比增长14.63%;负债总额7045.59亿元,同比增长16.1%;所有者权益总额1666.77亿元,同比增长8.81%。2022年,我市市属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89.51亿元,同比增长1.86%;利润总额73.91亿元,同比减少22.05%;净利润64.11亿元,同比减少22.26%。到今年底,我市国有资产总额有望达到万亿元,继东莞实现“双万”目标后,成为又一个新的经济亮点。
近年来,市属国有企业在优化布局推动我市经济升级转型发展、服务大局加快我市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民生保障我市人民生产生活需要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我市市属国有企业仍然存在整体实力偏弱、经营效率不高、改革不够彻底等问题,在服务我市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作用不明显。具体表现在:
一、市属国企的整体实力较弱。与省内其他发达地市相比,国有经济总量和在我市经济规模中的占比较小,市属国有企业实力较弱,各行业均没有在全国知名和领先的先进企业,与东莞的整体经济实力不匹配。
二、国企经营效率不高。我市市属国企2022年全年合计营业收入总额不足500亿元,总资产周转率不到6%;全年实现净利润64亿元,净资产收益率不到4%。市属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盈利水平都处于较低水平,且营业收入和利润多集中于金融企业,其他市属国企对应收和利润的贡献较低。
三、国企改革不够彻底。市属国有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和意愿不强,部分市属国企的功能定位不够明确,主业不够突出。市属国企的资产证券化水平较低,资本运作平台较少。国有资本在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中的布局较少,对我市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不高。
办 法:
一、支持市属国有企业扩大规模,培育1-2家千亿级市属国企,发挥国有企业的标杆作用。鼓励市属国有企业通过并购、参股、合作运营等方式参与镇街同类型项目,向市属国有企业注入同类型国有资产,提升市属国企资产资本实力,扩大企业规模。
二、鼓励市属国有企业上市、发债,提高市属国企资产证券化水平。建议市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市属国有企业或下属企业通过上市、发债等方式融资,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资产证券化水平。鼓励市属企业通过并购等方式走出去、引进来,为服务我市高质量发展搭建更多资本运作平台。
三、明确市属国企在我市高质量发展中的功能定位,更好的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国有企业首先要做好自身发展,提高经营效率和盈利水平。其次专注各自的功能定位,发挥好产业引导、市场统筹、保障服务等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