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呆是一种严重的认知障碍,是世界上导致死亡和残疾、疾病负担最重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约有1000万痴呆患者;预计到2050年,痴呆患者将达到4000万,占全球的1/3。痴呆症的发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根据调查,中国痴呆患者年直接和间接总花费近1万亿元,每个患者年花费约13万元。在引起痴呆的原因中,阿尔茨海默病(AD,俗称老年性痴呆或者失智症)占所有类型痴呆的50%~70%,主要表现为持续的记忆力衰退,如不能记住近期的事情,认路、认人困难及精神异常,并逐渐不能生活自理。
  轻度认知障碍(MCI)是介于老年人正常老化与早期痴呆之间的一种过渡状态,是指记忆力或其他认知功能进行性减退,但不影响日常生活能力,且未达到痴呆的诊断标准。我国关于MCI的一项 65 岁以上人群患病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社区或者农村人群中, MCI发生率高达20.8%。同时,每年有近10%-15%的MCI患者转化为痴呆。目前国内外专家共识认为,尽早识别MCI,进行生活方式和(或)药物的干预,有助于减少进展为痴呆。我国已经步入老年化社会,积极应对痴呆相关的医疗及社会问题迫在眉睫。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社区居民普遍对于痴呆的预防认识非常欠缺,当发现家人已经有严重痴呆的症状时,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的干预时机。社区医护人员对于痴呆的防治及认知障碍的筛查普遍也缺乏正确的认识。我国在公共卫生层面已经普遍开展高血压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社区防治,效果显著,但目前为止,在东莞市乃至广东省内,暂无政府层面的社区老年人认知障碍的早期筛查的项目。


   法:

  为了早期预防和减少痴呆的发生,应把认知障碍的早期筛查纳入社区老年人常规健康体检项目中。具体建议措施如下:(1)将对于认知障碍的筛查纳入社区老年人常规健康体检项目。建议该筛查可以通过承接社区体检系统的信息科技公司设计成小程序,仅通过手机或者社区卫生中心的自助机自行填写问卷及做一个简易测试(画钟试验)即可完成筛查,系统自动判别,将根据得分给出相应的建议(如是否进一步到医院的认知障碍诊疗中心就诊)。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社区卫生人员的工作量。为了项目顺利推动,可先选取一些社卫中心进行试点工作。(2)加强社区医护人员对于认知障碍的培训,可组织三甲医院认知障碍专家进行简明扼要的培训,增强观念。(3)加大在社区卫生中心、居民社区中心的关于认知障碍(痴呆症)的健康宣教力度,通过播放宣传视频、展架等方式,教会居民如何识别认知障碍、如何进行健康生活方式的调整以预防痴呆等。

提案者: 陈仰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