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东莞市正在推进镇街统一指挥协调工作平台建设,整合综合网格的基层治理力量,在减轻基层压力、形成部门合力、提高前端执行力、实现数据共享等方面取得初步的成效。部分镇街围绕基层治理的难点、痛点问题,试点推行“多员合一、一员多用”模式,并形成了一些经验做法。然而,基层村(社区)党组织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基层治理力量整合方面存在不少难点问题:一是谁来统筹管理问题。村(社区)面临治理负担重但工作人员不足问题,但网格员、安全员、城管员、生态环境专管员、消防巡查员等队伍依然由相关部门各自调度管理,经常出现令出多头、工作重复情况。二是不达标人员安置难问题。整合后的综合网格队伍对人员素质要求提高了,一部分人员因自身能力造成工作不达标而面临转岗或辞退的情况,需合理安置分流这部分人员,避免产生社会矛盾问题。三是队伍人才流失问题。综合网格员工作职能拓宽,日常工作任务加重,若工资待遇不能相应提高,必然会导致部分具备较好个人能力和素质的人员流失,容易造成队伍不稳定的情况。
办 法:
鉴于以上情况,在下来的整合基层治理力量过程中,应当优化综合网格的管理运行机制,真正将原有的基层专业力量融入到综合网格之中,进一步推动基层治理工作效能提升。
(一)强化党建引领机制,编织统一指挥协调的“一张网”。一是依托村(社区)“大党委” 工作机制,通过村(社区)党组织对综合网格力量和各项工作进行统一领导,指定党组织副书记负责综合网络相关工作,破除思维定势、消除部门壁垒。二是规范综合网格工作流程,建立职能部门与综合网格主管部门的工作信息互通机制、重大事项会商机制和联席会议机制,确保简易问题前端自治、复杂疑难问题后端共治。三是建立综合网格员工作内容清单制,坚持主责主业与兼职兼责相结合的原则,科学界定综合网格员的职能任务,全面梳理各部门需要网格员承接的职责。四是建立网格工作入职培训、定期培训的机制,提升网格员履职能力。
(二)健全管理激励机制,培育有能力肯做事的“一队人”。一是统一入格队伍的薪酬待遇标准,适当提高综合网格员工资、补贴、“五险一金”等福利待遇,优化网格队伍管理考核制度。二是科学合理配置网格资源,网格工作专项经费及时、足额发放,专款专用、独立核算;根据网格实际合理安排网格长及网格员,避免人浮于事。三是拓宽综合网格员上升空间。给予优秀综合网格员报考聘员、事业编等岗位在同等条件下可考虑优先录用,且从事网格工作经历视同基层工作经历、计入工龄年限等政策。四是提高综合网格员社会地位,在评优评先的同时,要做好对优秀网格员的奖励及宣传工作,肯定网格员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提高社会认同度。
(三)动员各方力量参与,下出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一盘棋”。一是培育网格自治力量,组织动员网格内楼栋长、市场化服务人员、村民小组长、物业人员、志愿者骨干等入网,引导辖区内企业共同参与网格化治理。二是充分发挥平安建设促进会、商会、新阶联、行业协会等各类社会组织作用,“工青妇”等群团力量协力参与,推动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开展弱势群体关爱帮扶等工作。三是推动各部门间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便于前端网格员采集基础信息能够“一采多用”,不断提高城市管理的社会化、智能化和专业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