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而且新生儿出生比例不断下滑,为了应对这两个问题,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的均衡发展的决定》,此次会议以后,开始在全国各地区落实夫妻可以生育三孩子女政策。然而根据实际情况,如今很多年轻家庭对生育二孩三孩意愿不高,主要因为生活、工作等方面存在很大压力,多生一个孩子意味着整个家庭的生活压力倍增。若没有实实在在的优惠政策支持,很难提高年轻夫妻家庭再生育孩子的意愿。
现时夫妻再生育子女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生育与事业难兼顾。尽管女性在就业市场上存在一定的性别劣势,但中国的女性劳动参与率较高,对于大多数职业女性而言,生育孩子的黄金年龄同时也是事业发展的最佳时期。工作、家庭无法兼顾,很多职场女性选择生育孩子,就需要放弃事业,对家庭经济、生活质量等有一定影响,这是导致职业女性生育意愿低靡。
二是经济压力大与育儿成本高难解决。多项调查指出,普遍夫妻认为经济压力大是制约生育意愿的最主要原因。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优生优育”深入人心,育儿成本大大提升,家庭新增一名孩子,家庭经济压力会倍增。首先衣食住行方面,日常消费明显增多;其次文体教育方面,公立幼儿园入托难,私立幼儿园费用高,受限于经济压力,孩子课外兴趣培育培养将受到影响;再次生活保障方面,若再生育二孩三孩,很多家庭将面临住房和汽车需要置换,整个家庭消费支出陡增,生育成本不堪重负。
三是无人照顾与精力不足难处理。0-3岁幼儿需要家长时刻照顾陪伴,很多年轻家长因工作原因,双双外出工作,生育后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育儿方式多为祖辈照料。若多生一名孩子,老人年纪大的,也没有能力再照顾。年轻人没有时间,老年人没有能力,雇保姆费用贵,经济承受能力也不够,导致身心疲惫,整个家庭生活质量受到明显影响,这些因素造成再生育孩子困难重重。
办 法:
一是健全就业政策,保障女性权益。对女性就业实施倾斜性保护,建立健全专门针对女性的就业政策。在职称、职务晋升方面,对已生育孩子的女性适当放宽条件;营造良好的政策落实氛围,鼓励用人单位招用已婚已育女性,消除对女性就业歧视,在孕检、育儿过程中提供适合女性的弹性工作制度,为女性平衡工作与家庭关系提供有力保障;进一步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保障女性公平就业合法权益。
二是医疗资源配套到位,施行孕期检查免费或医保报销。对生育孩子的女性,产后康复项目实行免费或是将其划入医保报销范围,解决女性生育的产后康复之忧;健全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切实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推进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住房政策向多子女家庭倾斜,在缴存城市无自有住房且租赁住房的多子女家庭,可按照实际房租支出提取住房公积金,对购买首套自住住房的多子女家庭,有条件的城市可给予适当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等相关支持政策;针对多子女家庭,尤其是在托育、子女教育、奶粉等消费领域,定向发放消费券,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三是争取工会支持,提供福利性婴幼儿照护服务。争取用人单位工会以单独或联合相关单位工会共同举办的方式,在工作场所为职工提供福利性婴幼儿照护服务。在职工上班期间对职工0-3岁儿童进行托幼管理,解决职工婴幼儿照护的后顾之忧。探索推广在3岁以下儿童家长中实行混合办公模式,既可以让家长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小孩、减轻育儿压力,又兼顾职业发展,有效缓解育儿家庭的职业焦虑、减轻职业发展和育儿压力的冲突,提高职业家庭的生育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