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时强调,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城市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需要有知识、有能力、有素质的青年回归乡土,东莞市必须要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
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持下,逐渐在社会上形成了返乡创业就业的良好风气。但仍有很多大学生受传统思想影响,觉得乡村经济发展落后,科技不发达等因素不愿意返乡创业就业,认为应该留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才能实现个人价值最优化,回来家乡就是“浪费资源”。其次很多大学生对家乡政策了解不够深入,不能对其进行很好的解读,很容易忽略或者误读政策信息,不能正确的分析研判返乡发展的优势和必要性,导致对返乡就业创业的热情不够。
由于当前的社会环境,大学生成长过程当中,生活环境都是家庭和学校居多,缺乏接触其他种类环境的经历。即使有了回家乡创业的意愿,但由于接触环境的单一和社交圈的狭隘,导致在就业创业方向的选择上得不到有效、专业的指导,使得就业创业之路难以走得长远。高校毕业生普遍对市场的趋势、分析、研判能力不足,政府也缺少行之有效的指导手段,缺乏就业创业咨询的第三方企业参与,导致服务专业性不强,造成高校毕业生对如何选择就业项目充满迷惑。
办 法:
一、由政府部门引头,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支持
政府部门要制定完整的政策法规,促进就业市场体系成熟化,逐步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鼓励毕业生回家乡发展。加大对返乡创业先进典型的宣传和推介工作力度,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对高校毕业生创业给予税费减免、场租补贴、培训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政策扶持;坚持对符合政策条件毕业生实行“零收费”、“零成本”创业;增强返乡大学生的创业意愿,推动返乡创业大潮,宣传当代大学生的为民情怀和时代精神。
二、要提高大学生创业素质
需组建专家顾问团队,提供创业理论指导,依托信息化的新手段、新平台,助力返乡创业青年“充电升级”。通过融媒体让毕业生了解东莞的近况、变化和未来的发展潜力,激发他们为家乡创业的热情,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与择业观,鼓励他们在新形势下,把握机遇,投身到美丽东莞的建设中来。
三、搭建实习实践平台,提升创业就业能力
建议由人社等部门牵头和地方企业推动支持,实施暑期实习活动,引导本地或者在外地上学的大学生利用暑假返乡的时机,深入国有、民营企业、乡镇基层一线参与实习实践。通过提前接触各企业管理软件ERP、SAP等,更好地帮助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职场,及早做好职业规划和求职准备。实习结束后可以择优树立典型模范,并反馈给校方,建议校方给予先进典型获得荣誉称号、学分奖励等,增强学生暑假参与实习的意愿,形成良性循环。
四、加大东莞籍人才引进力度
现在东莞市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要加大力度引进东莞籍高级技术型人才回到东莞就业与创业。给予人才归属感、获得感,真正实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制度留人。要大力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培育“首席技师”,打造定制化技能型人才。我们相信,有这样一支充满活力的力量注入,东莞建设发展的大潮必将波澜壮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