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对社会发展尤为重要,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等重大国家建设项目的推进,各城市对高端人才的引进和扶持力度不断加强,但社会的经济结构不能只由高端人才组成,需要为不同层次人才提供多元出路,职业教育和职专人才的培养不容忽视。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各行各业都在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和要求只會越來越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坚持各方面人才一起抓”, 指出要“统筹推进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调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东莞和香港都是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之一,东莞有“世界工厂”之称,是制造业大市,产业链完整、制造领域品类丰富;香港职业教育培训资源、经验丰富,技术上达国际水平,教育模式灵活。莞港在职业教育、职专人才培养上加强交流合作,取长补短,定能互惠共赢,提供更多元职业发展途径,补好人才缺口,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法:

  一、建立莞港联合培养职专人才的有效模式,助两地职业教育学校和机构建立对接,打通交流合作渠道。香港有香港专业进修学院、明爱白英奇专业学校等院校,东莞有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东莞理工学校等一系列职业院校,建议政府鼓励学校成为姐妹学校,进行课程合作,更新课程模式,通过两地课程网络共享、到港培训访学、来莞定点实训等方式,共享两地学院间的师资等培训资源。
  二、加强重要领域的职业培训,鼓励青年考取行业国际证书。政府可设立专项资金,为学校开设特定领域的课程、学生报读特定课程、报名国际证书考试提供补贴,比如人工智能、物联网、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此外,香港和国际紧密接轨,在国际证书的考取上,有更丰富的培训经验,可针对社会和行业需要,鼓励开办国际证书培训短期课程,更针对性培养专业人才。
  三、鼓励企业和职业教育学校合作,针对企业需求和最新行业标准,设计、制定应用课程,配合行业需要,设立“校中厂”,为青年提供实际职场训练,加强培训和就业的衔接。鼓励港企和东莞职业教育学校合作,提供在职员工短期培训课程。
  四、鼓励和港澳举办大型职业竞赛,完善竞赛奖励机制。近年东莞市大力鼓励举办职业竞赛,加大了参加市赛、省赛、国赛、世赛的奖励力度,但相关奖励如市赛优胜选手可按规定享受人才入户等待遇,大多是针对东莞本市人才,对港人实际吸引和作用不大,在大力吸引港澳人才来莞就业的背景下,应进一步完善相关奖励机制,鼓励港澳人才参与相关职业竞赛,针对性提供激励待遇。另一方面,亦可和港澳共同举办专项技能竞赛,加强人才、技术交流,做到以赛促学。

提案者: 庄名章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