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台港澳事务局
市教育局:
根据市政协提案20230087号《关于莞港合作推动新时代青年职业教育和职专人才培养的提案》内容,结合我单位工作实际,现将我单位近年来开展的莞港澳教育交流和港澳人才工作方面的情况汇总如下:
一、发挥职能作用,全力支持东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建设
我单位全力支持东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建设,认真做好沟通服务工作,对接有关部门协助学校于2022年1月正式更名,于5月20日正式揭牌,并支持学校与香港仁济医院王华湘中学缔结姊妹学校,引导学校充分融合运用莞港两地优质的教育资源,共同推动莞港教育交流融合,促进大湾区人心相向相通;于2023年3月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组成暖心服务队走进校园,开展“东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香港旅行证件校内续期服务”,为学校师生及家长解决办证难题,打通港籍师生办证服务“最后一公里”;并且积极动员学校参与足球邀请赛、文艺联欢会,通过体育比赛、文艺表演等方式,搭建暨大港澳子弟学校与东莞本地学校的互动平台,增加双向认识与交流。
二、谋划多元化活动,吸引青年人才
自2019年起,我单位先后举办松山湖港澳青年交流推介会、台港澳青年双创路演交流活动、东莞台港澳青年创业领袖营、莞台港澳青年故事会等多项台港澳青年人才活动。通过项目路演活动,搭建平台让在莞创业青年人才对接投资人;透过港澳青年在莞的创业就业分享,让港澳青年对东莞营商就业环境有进一步了解;利用创业培训活动,促进港澳人才更快融入内地经济文化生活。
三、做好宣传交流,稳定人才信心
积极利用市委台港澳办公众网站、微信公众号、南方+东莞台港澳频道等宣传阵地,向港澳人士转发东莞市“助企撑企15条”、“东莞市“3.0版促进就业九条”等措施,助力企业稳步发展,促进港澳人才来莞、留莞;此外,积极报道港澳人才在莞发展生活的故事,分享他们安家在东莞的历程和感受,听真实的声音,讲真实的故事,令港澳人才进一步了解东莞。
市人社局
市教育局:
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莞港合作推动新时代青年职业教育和职专人才培养的提案》收悉,针对“鼓励企业和职业教育学校合作”和“完善竞赛奖励机制”方面的建议,结合我局业务职能,现答复如下:
一、支持技工院校开展校企合作
我市现有技工院校8所,包括1所公办技师学院、6所市属民办技工学校以及1所省属民办技工学校,在校生接近2.7万人,年均毕业生达8000多人。为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适配度,强化技能人才供需对接,我局鼓励技工院校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通过校企共建实训教学基地、校企双制冠名培养、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工学交替等模式,充分发挥学校、企业各自的资源优势,共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实现技工院校毕业生与企业岗位的无缝对接。
二、鼓励开展各级各类竞赛
我局在2022年5月5日出台了《东莞市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采取符合条件的获奖者可获得相应奖金、颁发“东莞市技术能手”、核发相应技能等级证书等多重激励措施鼓励开展各级各类竞赛。
教育局
庄名章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莞港合作推动新时代青年职业教育和职专人才培养的提案》(第20230087号)东莞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提案收悉,经综合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和市台港澳事务局的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创新合作交流方式,充分利用国际一流教育教学资源。我市职业院校积极响应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布局,积极探索整合粤港资源开展高等教育合作。如广东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与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在商务英语、计算机应用技术、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等三个专业开展联合办学,引进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三分之一的课程由港大专修学院教授直接来广酒学院为学生授课,学生毕业后可获得广东酒店管理学院文凭及港大专修学院学士学位。2018年我局引入了台湾嵌入式暨单芯片系统发展协会(TEMI)、英国城市行业专业学会(City&Guilds)、Adobe国际认证(ACA)和中华企业资源规划学会(ERPS)等4个国际证照体系到我市。近三年,共组织1481人参加国际通用职业证书考证,其中1294人成功考取,考证通过率达87.37%,市财政对考取国际证书的学生给予5000元奖励。
(二)培植高水平基地,搭建高质量产业学院。支持职业院校和合作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密切校企命运共同体,推动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深度融合,增强办学活力和人才培养适用性。至2022年12月底,共建设了28个产业学院,其中中职学校组建10个、高职院校组建18个。如东莞理工学校与华为公司共建华为鲲鹏产业学院,双方在鲲鹏实训基地、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5G移动通信等方面深度合作;与广汽集团共建广汽传祺产业学院,共同开发教材、师资培训、实训中心建设等,培养汽车产业全链条技能人才。
(三)创新校企合作生态,全面打造职教集团。以专业为纽带,依托职业学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和大型企业合作组成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将企业集团化经营模式引入职业教育,切实加强学校与企业联系,着力推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人才需求、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深度对接与融合。至2022年12月底,共组建了16个以专业为纽带的职业教育集团(联盟),有2个被评为省示范职业教育集团,其中1个同时入选全国示范项目。
(四)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吸引香港青年来莞就业。我市在2022年5月5日出台了《东莞市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采取符合条件的获奖者可获得相应奖金;颁发“东莞市技术能手”;核发相应技能等级证书等多重激励措施鼓励开展各级各类竞赛。另外,我市先后举办了松山湖港澳青年交流推介会、台港澳青年双创路演交流活动、东莞台港澳青年创业领袖营、莞台港澳青年故事会等多项台港澳青年人才活动。通过项目路演活动,搭建平台让在莞创业青年人才对接投资人;透过港澳青年在莞的创业就业分享,让港澳青年对东莞营商就业环境有进一步了解;利用创业培训活动,促进港澳人才更快融入内地经济文化生活。
二、下来计划
(一)开展莞港合作交流计划。支持职业院校积极拓展人才联合培养模式,与香港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充分发挥两地学校的学科、专业和资源优势,开展学生联合培养、师资合作等方面的合作。鼓励学生考取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行业国际证书,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提升学生国际竞争力。
(二)与企业开展人才培养计划。支持职业院校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主体作用,建设产教融合基地,促进校企双方在技能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支持职业院校继续加强与合作企业建立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和深度融合的校企协同育人长效机制,推进产业学院建设,促进“产教研学创”协同发展。
(三)做好宣传交流,稳定人才信心。积极利用市委台港澳办公众网站、微信公众号、南方+东莞台港澳频道等宣传阵地,向香港人士转发东莞市“助企撑企15条”、“东莞市“3.0版促进就业九条”等措施,助力企业稳步发展,促进香港人才来莞、留莞;此外,积极报道香港人才在莞发展生活的故事,分享他们安家在东莞的历程和感受,听真实的声音,讲真实的故事,令香港人才进一步了解东莞。
再次感谢你们的建议和关注,让我们一起携手,助力职业教育发展。
办理单位: 市台港澳事务局,教育局,市人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