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玩是设计师玩具、艺术玩具,是融入了艺术、设计、时尚等多种元素文化的玩具,其主要核心体现在原创IP+产业(设计生产+销售+供应链+人才+文化+消费)。从1980年第一家玩具企业落户我市,到2005年,我市正式将玩具制造列为八大支柱产业之一, 借助2018年左右潮玩市场进入高速爆发期之际,我市潮玩企业及产值均上了一个新台阶。数据显示,2021年我市涉及潮玩生产的规上企业57家,工业总产值达到128.31亿元。涌现了一批如微石科技、ToyCity(城仕文化科技)、LAMTOYS(乐之宝)、Come4arts(未来文创)、狼博旺等潮玩龙头企业,为我市打造潮玩之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助力我市城市形象中又一张文化名片。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查与大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年中国潮流玩具市场发展报告》显示,2015年-2020年,我国潮玩产业复合年增长率高达36%,预计2022年我国潮玩市场规模将达到478亿元。玩具行业称:“世界玩具看中国,中国玩具看东莞。” 东莞玩具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30%。2022年7月,我市专门召开推动潮玩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其中明确提出,“潮玩产业是东莞打造潮流文化的重要产业载体”。因此如何进一步打造潮玩之都,夯实我市潮玩产业根基尤为重要。目前潮玩产业建设城市分布来看,据2020年数据显示,深圳市的潮玩相关企业数量超过40家,其次为上海、北京、杭州、广州和成都五个城市,均有20家以上相关企业,现在各城市潮玩企业数量可能会更多。由此可以看出,我市在打造潮玩之都的措施上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对潮玩产业基地公共投入不足。从数据显示上,我市潮玩产业的规上企业石排镇占23家,在潮玩企业相对比较集中的镇区,政府对产业基地的相关公共设施建设投入较少,不能有效形成1+1(企业+政府)?2的产业基地效应。我市潮玩企业数量相较于其他单个城市可能体现出一定优势,但相较于全国其他城市总量来看,差距还很大。因此,我市应当作出更大突破,吸引全国乃至全球潮玩生产企业及上下游相关产业来我市落地筑巢,擦亮“潮玩东莞”城市名片。
  二、对潮玩之都宣传不足。我市作为制造业名城的光环掩盖了潮玩之都灿烂星光,因宣传不足,导致人们对潮玩之都缺乏了解,甚至对冰墩墩、拉伊卜(世界杯吉祥物)、大力神杯属东莞制造也知之甚少,从而也不利于潮玩东莞城市文化名片打造。

   法:

  我市已形成全球超过1/3的潮玩在东莞生产的格局。同时也具备了为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等提供潮玩服务的实力,为进一步打造潮玩之都,助力东莞城市形象建设,建议如下:
  一、加大对潮玩产业基地公共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建议以石排镇作为潮玩产业第一基地,加大建设一批以潮玩为主题的城市展馆、城市公园、潮玩文化旅游景点等,同时辐射带动其他镇区潮玩产业基地形成潮玩文化长廊。从以数量带动质变,以数量、质量上的绝对优势彻底拉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潮玩的影响力。
  二、加强建设潮玩原创IP、设计师等服务平台。建议我市打造一个为潮玩原创IP、优秀设计师、品牌商、上下游供应链等的服务平台,共享人才、产品资源,吸引国际国内设计人才、优秀企业落户东莞,增强潮玩产业竞争优势。
  三、加大对潮玩企业知识产权服务的力度。建议对潮玩企业对口开展知识产权的宣传及指导,如在企业产品设计版权保护、专利保护、原创IP地理商标保护、产品商标国际国内注册保护方面给予充分的指导帮扶,形成从设计、研发、制造、消费等各个环节一体知产保护的体系。
  四、加强潮玩之都宣传推广,让国际国内社会了解东莞,吸引更多潮玩企业落户东莞。建议通过央视中文和国际频道向社会展示我市潮玩之都城市文化名片,以类似市区的海德广场篮球宝贝的巨型雕塑Laura形式,让人们喜欢接受更形象生动潮玩产品来宣传我市,从而吸引潮玩相关人才、企业落户东莞。

提案者: 何芷韵,张炜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