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快居民小区充电设施建设成为当前重要任务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我市新能源汽车应用规模不断扩大,2022年上半年我市新能源汽车零售量达2.8万辆,预计2025年将高达22万辆。充电基础设施作为新能源汽车正常使用的基础和保障,成为当下的热点问题。我省能源局编制的《广东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私人电动汽车是未来电动汽车最主要的增长点,将有序推进居民小区充电设施建设作为主要任务之一,我市发展和改革局发布的《东莞市汽车能源基础设施“十四五”规划》明确将新增私人车自用桩6.67万个。我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早于2021年10月印发《东莞市住宅小区(业主)申请安装新能源电动汽车自用充电设施登记证明》,对住宅小区充电桩的安装条件、安装流程和各方主体责任进行明确。
二、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在政策有力支持下,居民小区私人充电桩安装成为常态化,但公众对安装在自家停车场的充电桩安全担忧却日益剧增,主要原因如下:
(一)客观方面
我市大部分成熟度较高的住宅小区,入住率高和人口密集度大,但受小区早期建设的客观条件限制,配电房容量有限,无法满足业主的安装需求。但我市夏季时间长温度高,居民小区晚上用电高峰,充电桩夜晚充电量大,居民担心正常住宅用电会因配电房容量限制受影响。同时居民小区人口密度高,地下停车场通风设施差,车辆停放密集,消防设施配备不足等现状普遍存在,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二)主观方面
1.重安装审批轻后期监管。目前我市关于居民小区充电桩的后期维护和监管基本呈空白状态,缺乏明确的行政主管部门和细化的管理条例,主要由业主按照“谁所有、谁负责”原则自行负责,行政缺位暴露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2.物业服务企业管理消极。受利益驱动,物业服务企业对私人充电桩的日常维护和监管积极性不高,安全风险意识不强,甚至存在借管理为名收取额外费用为实的乱收费现象。
业主缺乏专业知识和能力。充电桩由业主私人单个安装,品牌杂乱,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业主作为普通群众,不具备分辨和消除充电桩设备是否破损和老化等安全隐患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办 法:
三、建议加强安全监管工作
为进一步适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新形势,加强我市居民小区安全建设,做细做实每一件民生实事,推动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提升群众幸福感和安全感,建议从以下方面加强我市居民小区充电桩安全监管工作。
(一)加强政府主导,明确行政主管部门。
建议明确专门的监管行政主管部门,对居民小区充电桩从审批、安装、维护进行全链条监管,明确安装环节的准入条件和门槛,规范后期维护的责任主体,为保障群众人身财产安全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二)压实管理责任,明确物业服务企业的日常监管责任。
明确物业服务企业的监管职责、权利和义务,加强安全监管和排查工作,源头上杜绝未经审批私自安装充电桩乱象;建立完善安全台账,加强充电桩安全管理,配备足够消防器材,及早发现风险排除危险。
(三)定期安全排查,通过专业技术和常态排查筑牢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线。
建议电力部门强化用电安全管理,定期对居民小区电力设施进行运行维护和安全隐患排查,预防电气设施故障引起安全事件发生,加强对安全规范使用充电桩的宣传教育。建议消防部门加强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定期对居民小区消防安全进行排查整治,特别是针对停车场充电桩的消防安全问题进行重点检查和整治,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四)鼓励风险转移,大力推广充电桩责任保险。
在现有充电险的基础上,建议推动保险行业推出适合居民小区私人充电桩的责任保险,按“谁拥有、谁投保”的原则鼓励充电桩业主购买充电桩责任保险,尽可能转移风险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