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宣传部
市沙田镇:
市政协《关于加快莞草文化品牌培育和产业全链条推广的建议》(以下简称《20230061号提案》)收悉。现结合我部职能和工作实际,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共有3个市级以上莞草相关非遗项目,分别为省级非遗项目莞草编织和莞草编织技艺、市级非遗项目莞草种植技艺。在推进莞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同时,我部也在积极做好莞草文化品牌培育和产业推广。一是联手社会力量做好项目的活化。指导市文广旅体局开展了“莞草的再生设计”项目,其项目成果在社会上引起了不错的反响。二是推进非遗进校园成果。通过开设“莞草课程”、建立“莞草主题博物馆”、创作“莞草主题微电影”(《莞草依依》)等一系列创新探索实践,推动千年莞草焕发新活力,成为特色文化名片。三是打造莞草文创产品。多年来市镇联手,对“莞草编织技艺”进行开发创新,在保持草编工艺品原生态特征的同时,结合时尚的表现手法,从造型、用途、颜色等不同角度研发新产品,如茶具垫、地毯、花盘、笔筒、装饰灯具、装饰品等。创新打造的莞草包,更是获得2019年度广东十佳“非遗新造物”。四是延长莞草产业链条。挖掘出“扇·意”莞草摆件、“皮与草时尚淑女包”莞草编织包、“卷席几”莞草桌子等系列莞草文创产品,纳入首批“东莞礼物”产品库。并从转化、销售方面下功夫,通过文博场馆、景区景点、线上商城等销售渠道将莞草产品推向市场,延长莞草产业链条。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加快莞草文化品牌培育和产业全链条推广,下来我们将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推动“莞草编织常态化在校园”。指导市文广旅体局、市文化馆等部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莞草编织文化”融入到教学中,筹建莞草匠坊,把莞草编织课程作为课程实施,为孩子们搭建一个学习、展示和传承文化的平台,加强莞草编织技艺项目普及。二是建立莞草编织技艺档案。通过普查确定莞草编织技艺的主要类别和形态、流布地域、传承范围、采集历史等情况,撰写普查报告,建立莞草编织技艺档案,并对外展示,加强莞草文化品牌宣传推广。三是持续开发莞草文创产品。与文创企业携手合作,制作莞草教育材料包,推进莞草编织进社区;联手沙田镇,推出以中国十二生肖为元素、莞草为原料,注入潮流符号的莞草生肖,形成十二生肖主题系列莞草文创产品;继续挖掘更多莞草文创产品纳入“东莞礼物”产品库,拓宽莞草产品市场。
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沙田镇:
市政协《关于加快莞草文化品牌培育和产业全链条推广的建议》(以下简称《20230061号提案》)收悉。现结合我局职能和工作实际,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共有3个市级以上莞草相关非遗项目,分别为省级非遗项目莞草编织和莞草编织技艺、市级非遗项目莞草种植技艺。在推进莞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同时,我局也在积极做好莞草文化品牌培育和产业推广。一是联手社会力量做好项目的活化。指导东莞市文化馆、道滘镇文化服务联手东莞广州美院文化创意研究院开展了“莞草的再生设计”项目,其项目成果在社会上引起了不错的反响。二是推进非遗进校园成果。指导莞城步步高小学通过开设“莞草课程”、建立“莞草主题博物馆”、创作“莞草主题微电影”(《莞草依依》)等一系列创新探索实践,推动千年莞草焕发新活力,成为特色文化名片。三是打造莞草文创产品。多年来市镇联手,对“莞草编织技艺”进行开发创新,在保持草编工艺品原生态特征的同时,结合时尚的表现手法,从造型、用途、颜色等不同角度研发新产品,如茶具垫、地毯、花盘、笔筒、装饰灯具、装饰品等。创新打造的莞草包,更是获得2019年度广东十佳“非遗新造物”。四是延长莞草产业链条。挖掘出“扇·意”莞草摆件、“皮与草时尚淑女包”莞草编织包、“卷席几”莞草桌子等系列莞草文创产品,纳入首批“东莞礼物”产品库。并从转化、销售方面下功夫,通过文博场馆、景区景点、线上商城等销售渠道将莞草产品推向市场,延长莞草产业链条。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加快莞草文化品牌培育和产业全链条推广,下来我们将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推动“莞草编织常态化在校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莞草编织文化”融入到教学中,筹建莞草匠坊,把莞草编织课程作为课程实施,为孩子们搭建一个学习、展示和传承文化的平台,加强莞草编织技艺项目普及。二是建立莞草编织技艺档案。通过普查确定莞草编织技艺的主要类别和形态、流布地域、传承范围、采集历史等情况,撰写普查报告,建立莞草编织技艺档案,并对外展示,加强莞草文化品牌宣传推广。三是持续开发莞草文创产品。与文创企业携手合作,制作莞草教育材料包,推进莞草编织进社区;联手沙田镇,推出以中国十二生肖为元素、莞草为原料,注入潮流符号的莞草生肖,形成十二生肖主题系列莞草文创产品;继续挖掘更多莞草文创产品纳入“东莞礼物”产品库,拓宽莞草产品市场。
沙田镇
王颂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莞草文化品牌培育和产业全链条推广的建议》(第20230061号)提案收悉,经综合相关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沙田位于咸淡水交界的特殊地理位置,是莞草最好的生长地。莞草文化亦是沙田的传统特色文化和靓丽名片。近年来,沙田镇高度重视莞草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莞草种植基地和文化艺术中心为根基,通过拓宽莞草文化与旅游、教育等领域融合的渠道和创新文化载体,令莞草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一、莞草种植规模持续扩大
莞草,是狮子洋潮来潮往自然的馈赠,是沙田人春华秋实的丰登硕果,镌刻着沙田人的丰润岁月。沙田莞草种植试验基地位于穗丰年水道西大坦驿站旁,占地30亩,是全市最大的莞草试验田。第一期已种植面积约15亩,年亩产达到500斤干草。明年计划扩大生产种植面积,改良栽种技术,预计年亩产能达600斤。基地充分利用现有河塘滩涂用地,把莞草种植覆盖到穗丰年湿地公园、相关的河道和公园中,为今后扩大种植范围提供草种的保障。同时可为开发文创产品和学校、团体开展莞草教学活动提供原材料。
二、莞草文化体验丰富多彩
近年来沙田镇把莞草种植试验基地打造成为沙田镇青少年户外拓展、基层党员活动和群众亲子活动体验基地,举办沙田印象-莞草文化季系列活动,以科普学习、收割种植体验、编织莞草作品、绘制莞草创意画和亲子体验课等多种形式助力莞草文化传承和发展,受到省市各大媒体关注和广大市民朋友的好评。
沙田镇还把莞草编织融入学校第二课堂,在沙田镇第一小学和中心小学开办兴趣培训班,用莞草编织出花瓶、篮子、挂饰、玩具、装饰摆件等手工艺品,并参加全国青少年艺术展演活动。其中,沙田镇第一小学组织的莞草编织荣获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实践工作坊一等奖。
另外,沙田镇白玉兰家庭服务中心与文化艺术中心合作推出亲子莞草课堂,通过亲子莞草编织课堂宣传推广沙田莞草文化,让广大亲子家庭了解莞草编织技艺,切身感受到本土莞草文化独特魅力,激发市民对莞草文化的热爱,增强文化自信。
三、莞草传统工艺创新传承
莞草种植技艺相当有讲究,种植环境要求咸淡水交汇,种植时间必须要在清明前后,此时岭南沿海地区正式进入夏季,适于莞草生长。种植流程包括松土、选种、播种、施肥和收割。收割必须选择晴天,需要及时在太阳底下晒草,迅速晒干的莞草才更有韧性。
沙田镇非常重视莞草种植技艺的传承和发扬,聘请莞草种植传承人参与莞草基地的日常管理、收割和维护,并开展编织手工艺传承工作,进一步复原和传承莞草的种植、晾晒、破草和编织等传统手艺,把美术、时尚等元素注入莞草编织工艺中,组织沙田镇“白玉兰”社工编织莞草作品,成立莞草“妇创坊”,通过“师傅带徒弟”培育壮大新一代传承人。去年已有一名种植传承人成功申报为市级莞草种植非遗传承人,为推动“沙田莞草种植技艺”申报省级非遗项目打好基础。
四、莞草文化产业取得突破
在旧日的东莞,莞草编织是家家户户的必备技能。传统的莞草编织品包括床席、草垫、草篮、蓑衣等,不仅自用,还出口到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创造了经济效益。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工业制品的便利受到了更多人的追捧,莞草一度退出了历史舞台。直到近些年,沙田镇重振莞草种植编织产业,将莞草种植和莞草编织都恢复并延续下来,使莞草文化再一次融入到市民生活和城市文化中,使其产生社会效益。
为进一步发展莞草文化产业,沙田镇申请注册“莞编坊”莞草文创品牌,为下来系列文创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奠定基础。此外,沙田镇还联合广州美术学院、黄江藤草厂等机构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根据莞草特性和传统手工技艺发展现状,探索如何实现莞草编织与现代新材料、新科技和现代生活方式共生共长,把莞草编织成独具特色的办公用品、生活用品和“莞草牛”、“莞草虎”、“莞草兔”等城市礼品,令莞草呈现出创意的百变姿态,让它重返当代生活,在社会层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下来沙田镇将持续完善种植基地软硬件设施,设立专门的莞草编织加工、体验、展览场所,继续与有关文创机构合作,不断提升莞草编织技艺。进一步发挥好市级莞草种植与编织工作站的作用,利用“莞编坊”商标专利开发新的莞草文创产品,打造莞草民宿体验基地,探索文创产品量产和进入市场的突破口,逐渐形成莞草文化产业链条。相信在市、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莞草文化将会走向更高的舞台,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欢乐和感动。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沙田镇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办理单位: 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委宣传部,沙田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