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产业园区成为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重灾区”。产业园区在成为经济发展主力军的同时也成为环境污染的重灾区,全国超过80%的省市存在工业园区污染问题,需要寻求低碳经济思维下产业园区发展的困境与突破。
二是产业园区产业结构单一,同质化竞争严重。大多数园区在开发时缺乏产业发展规划,包括产业发展定位、主导产业比例规划与实施标准等措施和管理办法,容易造成园区产业结构单一,同质化竞争严重,不利于资源高效利用的情况。以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为例,目前超过50%的园区控制率,努力在机器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高新产业上构建产业集聚格局,但在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形势下,产业园区发展将有可能后劲不足,对东莞的经济结构造成影响,可持续性面临挑战。
三是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水平和管理能力较薄弱。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的完善,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但我市园区发展水平地区差异仍然十分突出,比如个别园区盲目扩张,未按照与政府签订投资协议执行,无法达到约定税收指标要求,以小产权售卖形式规避政府要求的自持物业,在园区产业管理和高质量发展方面不专业,没有形成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园区综合管理能力和水平仍待提升。
办 法:
东莞市莞深产业合作促进会(以下简称“促进会”)将建立“东莞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评价系统”,结合专家团队的客观调研,从经济质量、创新活力、环境质量、资源效率、管理质量等维度对我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客观评价,为我市广大园区建设运营企业、政府领导、上下游合作商、投资方等提供数据参考,有助于引导产业园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及时应对和化解系统性风险,促进东莞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体措施如下:
一、构建东莞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促进会将按照质量与效益相统一的考核原则,重点考核园区经济规模、质量效益、园区建设、绿色发展等要素,注重考核园区发展速度及发展质量,促进园区提质增效。本体系突出对园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意义,以发展特色产业园区为主基调,突出发展园区主导产业,壮大园区经济总量,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提高园区承载能力,对园区实行星级分级管理,提升工业园区发展水平。
二、对产业园区进行星级划分及管理。根据园区的经济规模、质量效益、园区建设、绿色发展等方面情况,按照工业总产值及增速、税收收入及增速、产出效益、园区基础设施完成投资额、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绿色园区建设等指标进行星级评定划分等级,不同星级类别的产业园区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
三、创建东莞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评价系统。建立东莞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评价系统,公示全市各大产业园区在经济效益、环境质量、管理质量等各方面的数据,为园区建设运营企业、政府领导、上下游合作商、投资方等提供数据参考。促进会定期将全市产业园区各项评价指标数据进行公示,向政府提供我市产业园区的最新发展情况,为政府建言献策;向产业园区反馈自身差异化的发展情况,以便更好的协调发展;让有意向来莞投资或合作的产业园区更清晰了解我市产业园区的营商环境和发展潜力。
四、制定严格的考核晋级管理制度。实施产业园区星级动态管理,每两年开展一次考核评级,对照考核评级指标及园区星级管理考核评价细则进行考核评级、排名,突出差异发展,凡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或重特大环境污染事故等事故的园区,取消当年星级评级资格。
五、编写东莞市产业园区发展研究报告。促进会将组织专家根据评价系统中产业园区各项数据进行全面总结,编写一份东莞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政府可根据指标体系反映的差异化发展情况,更清楚了解产业园区的发展状态,有利于及时调整相关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