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状分析∶
由于国际上多元文化渗透误导及浸染扭曲着港澳地区青年。致使近年来香港持续发生极端暴力违法事件,青年难辨是非受“反中乱港”势力教唆参与其中,冲击法治,挑战“一国两制”原则底线,侮辱国徽、国旗等事件。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港澳地区因早期受殖民统治历史遗留问题及现代化新兴互联网恶意引导,弱化了港澳青年对中国共产党党史、政治体制、国情的认识,我们应深刻反思,正确引导港澳青年树立对党史、国情、政治体制的认识,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东莞港澳同胞众多,责任重大,要敢于担当,提高做好港澳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责任感紧迫感;要敢于争先,聚焦爱国主义教育主题、体现港澳元素、利用优势资源平台,在工作机制、形式方法、政策环境等方面敢于创新,以组织港澳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研学活动,建设研学基地建设带动港澳青年来莞交往交流。
二、主要问题∶
(一)社会上对于组织港澳青年爱国主义研学活动,建设爱国主义研学基地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和全面。社会上对于建设爱国主义研学基地的认识还是比较模糊,未能认识到成功的爱国主义研学基地是加强港澳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
(二)爱国主义研学基地相对较少,难于满足逐渐增多的港爱青年的需要。目前东莞爱国主义研学基地数量有限,覆盖面较窄,难于满足逐渐增多的港爱青年的需要。
(三)个别爱国主义研学基地以传统观光游览为主,参与性体验性不强。由于青年获取知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仅仅靠静物展示,讲解员口头讲解,可能会导致港澳青年走马观花,难于保证港澳青年爱国主义教育效果。另外在体验过程中,特别是国情教育要避免过于注重仪式感而缺乏参与性
办 法:
三、思考与建议∶
(一)发挥爱国爱港爱澳团体和港澳政协委员的组织联络作用。以爱国爱港爱澳团体为依托,建立与内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合作机制,双向互动促进粤港澳三地青年合作交流。充分利用港澳政协委员联系广泛的优势,把开展港澳青年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履职的重要内容,多渠道、广领域组织港澳青年培训生源,有效发挥双重积极作用。
(二)加强港澳青年爱国主义研学基地建设的宣传和扶持。进一步加强宣传和政策引导。全面推动港澳青年爱国主义研学基地的发展,鼓励更多符合条件的单位创建爱国主义研学基地,为港澳青年提供更加丰富的爱国主义研学活动,在政策层面上加大对港澳青年爱国主义研学基地的扶持和保护力度,对爱国主义研学基地建设可以提供专项资金扶持或者部分税负减免。
(三)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研学活动的体验模式,将科技元素、数字手段运用爱国主义研学基地上。1、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港澳青年进出关受到限制,在爱国主义教育研学活动中运用先进科技技术,提升沉浸式体验,比如VR、全息投影结合人工智能,实景AR游戏等,以党史基地为实景剧场模拟实现青年与革命先辈的跨时代问答,让青年从虚拟前辈对话中了解国家成立前后社会经济巨大成就,学习先驱献身革命事业的伟大初衷,让港澳青年在疫情之下也能体验到东莞的魅力。2、建议结合港澳青年的兴趣点和认知特点,可以将爱国主义研学活动相关内容,制作文学作品、动漫、短视频、文创产品等,避免价值观传播方式过于生硬。致力提高爱国主义研学活动吸引力和参与性,激发港澳青年的参与兴趣。3、建议邀请港澳青年参与党史主题创造活动。举办青年创新创意设计大赛、党史教育主题会展、纪念馆福娃、LOGO设计、纪念馆导赏等设计活动,邀请港澳青年参与其中,进行不同视角、理念的碰撞和交流,感受东莞红色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