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案背景
(一)近年来电梯安全事故频发
2021年5月23日,广东省湛江市金海湾二期小区,一乘客被困客梯后电梯突然冲顶造成乘客身亡。2022年广东阳春一小区电梯被关停,6旬老师爬楼时突发疾病去世。2022年12月,东莞中堂“骏颐花园小区”交付还不到两年,电梯已经是故障频发,物业工作人员在处理电梯故障过程中发生意外,造成人员坠亡事故。
(二)提点故障率相对较高、负面影响大
电梯故障率较高:以深圳为例,2015年市民关于特种设备的有效投诉1561宗,仅电梯方面的投诉有1544宗,包括困人、异响、下坠等方面。电梯事故社会关注度更高:例如湖北荆州电梯事故死亡1人,东莞起重机倒塌事故死亡18人、重庆永川煤矿爆炸事故死亡33人,“百度新闻搜索”相关新闻数量分别为4370篇、16篇、1690篇,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社会舆论对电梯事故关注度之高,甚至引发了全社会乘坐电梯的恐慌心理。
(三)电梯安全管理各方问题分析
政府方面:由于人机比严重失调,监管手段缺失。我国电梯安全监管力量与电梯的数量、增长速度极不相适应。业主方面:责任意识、维权意识缺失、拖欠物业费情况频发。 物业方面:压低日常维保费用,专业力量不足,管理不到位。维保方面:电梯维保能力严重不足、维保人员缺口大,三方维保占主流,过度竞争行业,低价维保导致维保不到位,小病大修套取高额利润。科技公司方面:可提供科技手段,但并不具有风险敏感性,缺少赔偿职能。
二、提案依据
(一)政策支持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关于进一步推进广东省电梯保险工作的通知》(粤市监2019104号)中鼓励保险机构:推出符合“一方投保、多方受益”、“先赔后追”和“以人为本”原则的保险产品;进一步开发与电梯相关的财产保险产品,将电梯零配件更换及相关维修费用纳入电梯保险保障范围;创新保险机制,发挥保险的事故赔偿和风险预防作用,促进电梯使用管理和维护保养水平提升。
住房和城乡住建部等10个中央部委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住宅物业管理工作的通知》(住房规202010号),在规范维修资金使用和管理中,提及具体提高维修资金使用效率要求,并探索维修资金购买电梯安全责任保险。
(二)成功案例
人保财险牵头推动全国各省市落地电梯“保险+服务”模式。目前,全国已有32个省印发按需维保政策文件,将电梯保险作为改革前置条件,23省市印发政策文件明确支持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引入保险机制,其中:
宁波模式:宁波自2016年开展电梯保险以来,以三者风险保障+电梯维保质量监督巡查方案开始,承保电梯超过8600台。累计审核通过配件更换索赔1500多次,更换配件3500件,配件更换相应速度平均为0.5个工作日。
株洲模式:株洲市住建局、市场监管局、金融办联合印发试点方案,株洲大胆试点稳妥推进,实现维修资金使用只公示不表决的试点突破。
株洲模式落地后,试点小区维保实施监督管理3790次,开展现场维保巡查12次。试点小区所有电梯故障全部在30分钟内响应,60%故障恢复在半个工作日内,平均维修时效仅1.06天,最长周期未超过3天。
办 法:
三、提案建议
(一)政策建议
东莞市出台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增加购买电梯维修保险政策文件,建议统一、优化各镇街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使用流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电梯保险方案建议
提供电梯“保险+服务”的电梯保险体检、保后维修配件赔付及维保巡查的电梯管理全流程服务。保险公司结合电梯品牌、层高、梯龄、电梯体检情况等评分结果准确厘定电梯保险收费。电梯保险保费来源于小区业主住宅专项维修资金,通过PICC电梯卫士客户端,实现电梯维保维修全流程登记,并为政府监管部门、业主、物业、维保公司提供相应端口,监督、提高电梯管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