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玩产业是东莞打造潮流文化的重要产业载体”。进一步打造潮玩之都,推动潮玩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东莞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形象提升的重要抓手。
  从“一墩难求”的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到卡塔尔世界杯期间火出圈的“拉伊卜”,芭比娃娃、凯蒂猫、史努比等家喻户晓的动漫形象衍生品,都有“东莞血统”。正是东莞有给国内外品牌代工的经验,完备的潮玩产业链为潮玩产业崛起提供了深厚土壤。东莞孕育了深受欢迎的摩动核、拼酷等本土潮玩品牌,孵化了篮球劳拉、巴风特小羊等火爆各大城市的原创潮玩形象,东莞正试图摘掉“代工”标签,大力推动玩具产业转型升级。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潮玩市场规模约384.3亿元,而2021年东莞涉及潮玩生产的规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就达到128.31亿元。由此测算,全国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潮玩由东莞生产制造,成为全国最大的潮玩生产基地。
  东莞是一座人口平均年龄约34岁的青春之城,16周岁至35周岁人数超575万人,年轻人喜欢时尚潮流的文化。进一步打造“潮玩之都”具有广泛的吸引力和传播性,能快速聚集人气和提高城市认知度,赋予了这座制造业名城全新的城市形象。
  东莞成为全国第15个地区生产总值过万亿元、人口超千万的“双万”城市。站在新的台阶上,东莞提出全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潮流文化正是其着重强调的“七大文化”之一,“潮流东莞”也是“四张城市名片”中的重要一张。进一步打造“潮玩之都”,推动潮玩产业高质量发展已作为推动“双万”城市形象有效传播,推动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的重要抓手,让“潮流东莞”城市文化形象更加饱满、更具传播力。


   法:

  一是完善政策体系建设。坚定不移壮大潮玩产业,建议量身制定潮玩产业专项政策,用好用足各级文化产业扶持政策和专项资金,大力实施潮玩产业领航计划,推动潮玩产业升级。建立市镇两级联动机制,支持潮玩龙头企业增资扩产,因地制宜打造“潮玩名镇”,“潮玩乡村”。加强潮玩行业协会建设,规范行业服务管理。
  二是推进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抄袭、盗版风行等问题会随之而来,建议相关部门研究制定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的规范性文件,建立版权保护平台,为企业提供专业打假维权、仿冒追踪、品牌维护、调查取证、诉讼维权等服务,制止侵权使用行为。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版权、重视创新的良好氛围,推动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协调衔接,构建大保护工作格局,有效激发创新活力,助力潮玩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加强平台建设。举办国际国内大型动漫博览会、潮玩设计大赛,开展潮玩系列展览会,打造具东莞本土特色的潮玩展览展会,引导项目、资金、信息、技术、人才等产业资源聚集,推动产业合作、人文交流、文化传播等,搭建全国性的潮玩产业交流合作平台,全面助力东莞“潮玩之都”城市新形象建设。
  四是推动潮流文化建设。推进城市文化研究中心建设,深入研究潮流文化发展趋势、东莞潮流文化品牌打造等,推动研究成果转化落地,为东莞潮流文化发展赋能,为东莞潮流产业发展服务。同时注重潮玩文化思想引导,引导正面价值观,传递正能量。
  五是注重文旅融合和加强城市建设。把“潮玩”元素与东莞篮球城市文化节,“潮流东莞·火柴盒”城市艺术时刻和“潮流东莞·生态露营节”等潮流主题活动相结合,提升传播影响力,助推文旅融合发展。把“潮玩”元素融入城市建设,打造潮玩地标、沉浸式潮玩街区等,推进更多“传统文化+社交属性+新旧融合”的组合型“潮玩”网红打卡点的发掘建设,以潮文化、潮活动推动传统与现代都市的融合碰撞,提高潮玩文化的在地性,创造更多潮玩文化“爆款”,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和文化品牌影响力。

提案者: 李敏杰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