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营造企业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针对不同层级市场主体生成企业画像,实现政策和服务精准推送,努力用一流的营商环境吸引企业,壮大企业。
据了解至2022年我市约有市场主体150万户,涵盖电子信息、电气机械设备、纺织服装鞋帽、食品饮料、造纸及纸制品、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企业主体约有70万家,(其中规上企业1.28万家,高新技术企业7300多家)。
在东莞有很多企业具有较大的市场发展潜力,有些企业在行业和专业领域具有代表性,市场订单持续可预期,普遍都有发展壮大的愿望。但他们在经营发展中又面临软硬件约束,有的是老旧厂房,有的没有拓展空间只能将生产分散,导致产能不能高效统一,更无法与上下游合力,有的是自有物业但没有产权不能融资。面对扩充产能需要引进人才时企业形象不够,引进设备又场地不足等困境,加上因信息资源不足难以寻找适合场地发展,就很容易产生异地设厂的想法,这就成了外省市的招商对象,这其中也有倍增企业,专精特新、在行业中较有知名度等的规上企业。
东莞海纳百川,又地处广州、深圳两市之间,作为全国少数以制造业为主的新一线城市,企业数量众多。聚集着全国各地籍的企业家,由于东莞优势明显,已成为全国招商引资的重点地,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周边省、市、政府部门来莞招商方式不断创新,力度不断加强,通过商会和各种渠道进行政策招商,情感招商,产业招商。很多企业容易成为其他城市的招商对象,他们提供的土地等招商政策,对于部分企业选择搬迁和异地设分厂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莞企每年外流的资金、技术、人才、产业不是少数。当中也有上市和大型企业(如宇瞳光学在江西上饶投资产业园,佳禾电声在江西萍乡建设产业园,仙津饮料在湖北黄岗投资生产等)。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物流体系不断完善,假以时日,莞企流向外地还会增多,我们对此要高度重视。
办 法: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能发展的企业都有市场的需要,在莞本土注册成长的企业,都具有稳定发展的特性。做好稳企业存量工作意义重大。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稳商机制。打造全市一盘棋工作机构考核统筹,盘点清全市的土地、村(社区)的厂房、办公及各种平台企业资源。镇、村(社区)联动成立工作专班,对有潜力企业建立梯度培育体系,优质企业做好跟进服务,对不同层级市场企业生成企业画像,全力做好稳企业存量工作。
二、建立摸排跟踪体系。对全市企业,特别是规上企业,高新企业做好沟通服务,走访关心企业发展情况进行分类台账,对符合增资扩产条件的,要纳入政府土地安排计划,本镇街(园区)暂没有土地资源的,要上报市协调至其它镇街解决。对暂不符合土地支持又需要扩充的企业,也要帮助协调解决,精准引导平台产业园、村级(社区)的物业承载,本镇不能解决的上报到市,由市进行统一协调到其他镇街安排落户,并做好跟踪服务。
三、创新制定企业增量扩产税收奖励政策。对政府没有土地支持的企业,通过租赁厂房场地增量扩产,运营税收奖励机制。税收奖励可奖给增资企业,也可奖励给产业平台或村级(社区)当物业租金补贴,以便厂房租金成本下降,鼓励企业留莞发展、增量。
四、打造出东莞特色营商品牌,用心用情、亲商留商。政府要加大稳企业存量促增量的紧迫感,在企业需要的土地、厂房、办公、市场、金融的问题上关心协调,将服务精准推送,贴心帮护。使广大企业增强留莞增量的发展信心,减少外流,增强东莞产业后劲,巩固东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