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1日,文化和旅游部等十四部门印发《关于推动露营旅游休闲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对露营营地建设、露营全产业链发展、规范露营管理经营等问题逐一明确。这是继11月初八部门联合发布《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中14处提及露营后,有关部门短时间内第二次释放支持露营旅游有序、高质量发展,丰富旅游休闲产品供给,促进露营旅游消费的积极信号。受疫情影响,东莞本地游、周边游崛起,建议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统筹安排,鼓励“露营经济”等文旅新业态发展,充分发掘乡村资源,满足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助推乡村振兴。
一、简要分析我市目前露营经济存在的问题:
1、人民群众露营出行地主要为城市公园草坪空地及经营性露营地,露营出行时间主要为周末及其余法定节假日。每逢旺季、节假日“一帐难求”,有些消费者苦于找不到露营场地,甚至不惜“铤而走险”,到一些不具备条件的野生景点“安营扎寨”,破坏环境不说,有时还会遭遇意外危险;
2、部分露营地的管理服务水平不高,相关露营硬性设施配套缺失,同时在人身、消防、食品等安全问题上存在隐患;
3、部分经营性露营地存在露营活动内容安排方面缺乏新意,收费标准混乱,让人难以产生消费黏性;
4、我市乡村拥有大量自然生态资源,不少乡村生态环境优异的潜在露营资源仍未被发掘等,乡村的露营经济潜力未被完全释放;
5、存在部分城市公园露营地脏乱差的现场,生活垃圾不及时处理,对草坪及树木等资源存在不爱惜和破坏现象等。
办 法:
二、关于鼓励露营经济等文旅新业态发展,推助乡村振兴建议:
露营经济等文旅新业态的健康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应是共同协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其中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重要组成。综上,为促进全市露营等文旅新业态发展的健康发展,推助乡村振兴,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统筹资源,先行先试。我市具有丰富的城市公园资源,据中国商业产业研究院统计,“中国主要城市公园数量TOP 200”中,东莞以拥有1223个公园位列全国第一。建议先行先试打造建设一批城市公园露营地示范区,统筹安排,起到示范作用。同时建立露营地评分标准,为人民群众建立一份“东莞露营地绿色名单”,倡导分流露营,避免高峰期扎推现象。
2、规范经营,提升服务。对经营性露营地提供的服务收费标准进行规范,杜绝乱收费、多收费的现象。同时鼓励和引导营地与文博、演艺、美术等相关机构合作,结合音乐节、艺术节、体育比赛等群众性节事赛事活动,充实服务内容。
3、安全防范,落实责任。为相关露营地的规范管理和安全防范工作划出了“红线”,要求严格遵守消防、食品、卫生、生态环境保护、防灾、燃气等方面安全管理要求,建立相关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监测预警、消防设施设备。强化汛期旅游安全管理,落实灾害预警发布主体责任,细化转移避险措施,开展安全宣传,设置警示标识等。
4、发掘资源,促进经济。由全市牵头,各镇村主动申报。探索支持在转型退出的高尔夫球场、乡村民宿等项目基础上发展露营旅游休闲服务。鼓励有条件的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乡村旅游点、环城游憩带、郊野公园、体育公园等,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划出露营休闲功能区,提供露营服务。
5、加强宣传,引导文明。加强人民群众文明露营意识,推广“无痕露营”。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倡导低碳环保、生态自然等绿色旅游发展模式。引导人民群众亲近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在公共露营地设置文明露营广告牌,适当安排专人进行广播进行文明宣贯,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及时制止等。